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8年一季度,央行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注重把握金融宏观调控的节奏、重点、力度,控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总体看,一季度货币信贷增幅明显回落,从紧货币政策成效显现,金融运行平稳。  相似文献   

2.
作为宏观调控重要政策手段之一的货币政策,其目标主要是稳定币值、促进经济发展。今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人民银行认真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金融宏观调控取得了新的成效。近日,央行再次重申坚持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过快增长,抑制依然旺盛的信贷需求,防止投资反弹。鉴于一季度CPI上涨达到8%,  相似文献   

3.
2006年,央行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适时调节货币信贷总量,货币供应和贷款总量均保持稳步增长,金融宏观调控效果得以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4.
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于1月5日至6日在京召开。会议提出,2009年要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金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会议认为,2009年央行要重点把握处理好4个方面工作:第一,着力货币信贷的总量调控和政策引导,  相似文献   

5.
1995年金融运行基本平稳,各项存款稳定增长,货币回笼按计划实现,央行基础货币增势明显回落.国家银行贷款投放进度控制较好。1996年是“九五”计划实行的第一年,金融政策的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仍要把治理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继续执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从严控制货币和信贷总量,进一步加大信贷结构调整的力度,努力确保国家重点资金需要;坚持间接融资为主,适当发展直接融资,积极稳妥地发展债券、股票融资。  相似文献   

6.
2006年3季度,央行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适时调节货币信贷总量,货币供应量和贷款增长均出现回落,金融宏观调控效果初步显现。  相似文献   

7.
2004年积极财政政策从反经济周期转向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货币政策将担纲主力宏观调控政策,央行将采取微调办法合理调控货币供应量的增幅,保持信贷总量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民银行7月11日公布的2007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表明,2007年上半年,货币信贷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相适应,金融运行总体平稳。根据数据,央行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稳中适度从紧,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维护总量平衡。[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今年以来宁波银行业运行和发展形势 (一)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发挥了金融杠杆作用。一是信贷总量增长放缓,投放过猛势头得到遏制。今年头4个月,宁波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加十分迅速,平均每月保持了新增5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8.9%的态辨。5月份以后,银行机构积极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按照有效管控信贷“闸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重点分析了2010年以来宏观调控背景下令人迷惑的七大金融问题,包括高法定准备金率是否有上限、巨量货币供应如何形成、超额储备是否是战略选择、高物价与房价为何难逆转、信贷资源配置是否有效、私募股权投资为何热衷于IPO退出、利率与汇率因何纠结中央银行等。通过解释这些现象背后的未观测金融活动的影响,从结构角度分析未观测金融存在的必然性,进而揭示未观测金融的规模与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规制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今年以来,中央银行坚持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采取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控制货币信贷的过快增长。国家发改委、银监会等决策和监管部门与中央银行密切配合,联手对过快增长的货币信贷和固定资产投资加以“降温”,金融宏观调控成效明显,固定资产投资和部分过热行业生产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遏制,货币信贷增幅明显回落,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回调至17%的调控目标以下。但货币政策紧缩力度过度,货币供应量增速下降过快,贷款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值得关  相似文献   

12.
观点     
《东方经济》2005,(4):8-8
加强金融调控五原则,正确看待头两月CPI指标,从国民经济全局来看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3.
在宏观调控中强化与完善土地金融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城市经济》2008,(4):24-37
在社会经济转型、发展方式转变、国际金融环境动荡的重要时期,强化与完善土地金融政策深入参与宏观调控,对我国宏观调控的成败得失、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报告通过分析我国当前宏观调控的整体形势与存在的突出问题,阐明强化与完善土地金融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现实紧迫性,提出了强化土地金融政策创新并积极参与宏观调控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体系的发展与完善,社会经济活动主体融资不再单纯地看银行信贷,在全社会融资增量中,来自银行的信贷融资规模已经降至一半左右。这无疑给主要依赖信贷量、货币供应量指标作为中间参照指标的宏观金融调控带来挑战,政策效果已经不如从前。监测社会融资总量对于完善宏观金融调控体系意义重大。因此,明确社会融资总量的内涵、口径与政策机制非常必要。本文提出了广义社会融资总量与狭义社会融资总量两个基本指标,并分析其内涵、口径与数据,通过实证研究其在宏观调控中的政策实践意义,提出完善金融统计监测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宗强 《中国经贸》2011,(12):102-103
在我国现有银行业监管架构和采取信贷规模管控的调控方式下,调控行为、监管行为和监管目标会明显影响信贷规模进而影响银行业创造货币的能力,从而可能在基础货币供应不变的情况下引起货币供应总量的变动。因此,研究宏观调控行为、监管行为及其所指向的目标对货币供应量的作用是控制货币供应量进而完成货币政策目标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去年下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现。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逐月回落,从今年4月开始,宏观调控的效应逐步显部分行业投资增速显著下降,货币、信贷的增速放缓,农业基础得到加强,粮食播种面积增加,夏粮增产,粮食价格高位趋稳。宏观经济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实践证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必要的,也是及时的.  相似文献   

17.
2007年第3季度,央行实行稳中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措施加大金融调控力度,维护总量平衡。前三季度,货币信贷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相适应,金融运行总体平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要求,更充分发挥金融在国民经济中宏观调控和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国务院于1993年底作出了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并于1994年起正式全面推进金融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9.
2003年,我国国民经济克服“非典”疫情等多种困难,呈现出增长加快、效益提高、活力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人民银行认真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增强货币政策和金融宏观调控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加强“预调”和“微调”,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对货币信贷过快增长进行调控,努力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促进总量平衡和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上半年信贷增长过快的趋势在四季度得到有效控制,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金融平稳运行。一、货币信贷基本情况(一)货币供应量增速较高2003年末,广义货币M2余额22.12万亿元,同比增长19.58%,增幅比上年末提高2.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投放规模受限,证券业的不景气拖累了基金业和保险业发展。宏观调控下,银行、证券业出现的这种经营问题,对单一化、分业经营的金融机构冲击和影响巨大。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优势与宏观调控的整体思想相契合,为混业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带来了生机和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