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将区域社会资本划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然后分别分析这三个层次社会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微观、中观和宏观作用体制,建构一个综合的理论分析框架,为地方政府运用社会资本解决区域经济增长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培育微观区域社会资本促进区域企业绩效的提高;培育中观区域社会资本促进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培育宏观区域社会资本优化区域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2.
产业安全的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的学者对产业安全的内涵持有不尽相同的观点.笔者认为,产业安全应当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且是一个系统过程.从层次上看:中观的产业安全问题是关键与核心,是一个国家产业安全问题的集中表现;从传导路径上看:宏观产业安全问题向中、微观传递,在中、微观产业安全中得以体现;微观产业安全问题也会向中观宏观渗透.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国内外学者评价金融产业安全的研究进行了概述,把金融产业安全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创新性的设计了中国金融产业发展中的结构分布评价指标,并加强了预测金融危机先行指标的设计,构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
国际经济和政治秩序的深度调整推动全球金融治理进入新时期,但在新旧国际金融风险相互交织的背景下,国际金融安全不仅没有得到有效改善,甚至有恶化的趋势。微观、中观和宏观层次的传统国际金融风险并未得到有效治理,反而在新冠疫情爆发以来进一步加剧。微观层面,新冠疫情加剧了全球金融风险的积累,并推动国际金融监管弱化。中观和宏观层面,金融风险的国内和国际治理陷入停滞,具有高风险性的等级化国际金融结构得以延续,甚至强化。此外,金融保护主义和大国竞争增加了国际金融安全面临的新政治风险,国际金融“政治化”趋势逐渐凸显,具体表现为金融“安全化”和“武器化”倾向增强。中国需要从国家层面完善对金融安全的战略规划,并根据不同风险类型制定和优化应对策略,同时在国际层面倡导新型金融安全观和金融合作,从而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与国际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5.
从宏观、中观与微观层面分析了新时期我国体育旅游业发展的特点。宏观层面:分析政府的政策保障支持以及体育博览会的助推作用对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中观层面:分析北京奥运会与国内外体育旅游市场的积极影响;微观层面:以北京、上海等6个典型省市为例,分析我国区域体育旅游业发展形式。最后,针对新时期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特点,提出5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金融全球一体化视角出发,对宏观监管体制、市场微观结构、投资者异质信念等多重因素影响下,金融市场时变联动与风险传染的形成原因、影响因素等内在机制进行研究,有助于揭示国际金融风险的传导机制和金融风险传染呈现的新特点,对于完善金融风险传染理论的内容、金融稳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及金融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数字金融为传统金融业、金融体系发展增加了新动力,同时也面临新风险,金融风险防控的不稳定因素增加。本文通过构建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区域风险水平,后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GMM模型对数字金融发展与区域金融风险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接着添加中介变量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对数字金融指数进行维度拆分,进一步分析数字金融对区域金融风险产生影响的传导机制和渠道,最后分析金融监管力度松紧不同、存在地区差异情况下,数字金融对区域金融风险造成影响差异。实证结果显示,数字金融发展对区域金融风险产生直接和间接影响,数字金融发展对解决融资约束困境、地方政府偿还债务压力起到有效作用,有效抑制区域金融风险产生,产生间接影响的主要渠道是数字金融的使用深度,而使用深度的子维度移动支付,则是导致使用深度发挥作用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8.
论旅游产业集群的系统架构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在旅游产业集群研究过程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搭建旅游产业集群的系统架构。一般来说,旅游产业集群包括3个层次:宏观旅游产业集群、中观旅游产业集群和微观旅游产业集群。无论哪个层面的旅游产业集群都以旅游资源为经营核心,以旅游企业为经营依托。旅游产业集群有4种网络结构:区域关系网络、产业关系网络、市场关系网络和社会关系网络。此外,旅游产业集群还包括协作型和竞争型2种市场结构。正是层次结构、网络结构和市场结构,才形成了旅游产业集群的系统架构。  相似文献   

9.
政府采购的基础理论是其制度设计的基石,本文运用政府采购相关知识从三个层次透析:宏观基础理论,它包括理性经济人假设理论、再分配制度的干预理论、控权理论;中观基础理论,它是具有引领政府采购程序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微观基础理论,即关于政府采购方式的划分理论。  相似文献   

10.
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现有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的剖析,提出了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新的分析框架。该框架主要是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来界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指出知识吸收和创新贯穿于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三个层面中,一个产业要获得较强的竞争力,根本手段就是吸收国外的先进知识并勇于创新。  相似文献   

11.
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在提升金融运行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从理论层面看,数字金融对我国区域性金融风险具有加剧和减缓两类作用。通过构建我国区域性金融风险衡量指标体系,并利用熵值法进行赋权,得到2011—2020年我国区域性金融风险指数,在此基础上,利用面板模型与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数字金融对我国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金融会显著抑制我国区域性金融风险,且这种抑制作用具有区域异质性和时间异质性;数字金融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最后提出:健全数字金融运行机制,设立数字金融监管机构;优化资源配置,拓宽数字金融的空间溢出通道;实行差异化地区发展战略,增强整体风险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中部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基层人民银行职能定位不清、基层银行监管部门的外部调节错位、县域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等是制约中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金融问题。中部县域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是:加强县域金融组织体系建设,创新金融服务手段,提高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服务水平;大力整治社会信用秩序,优化金融支持中部县域经济发展的环境;积极探索县域经济融资的有效形式,多渠道支持中部县域经济发展;等等。  相似文献   

13.
经济活动中的主体大多偏好金融机构聚集,以期利用其所带来的信息、效率等优势,这是金融中心形成的内在动力。但金融中心的形成还受所在地经济、制度安排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因此,在区域金融发展布局时,我们既要因势利导,发挥微观经济主体对金融机构聚集的偏好及其行为选择的结果对金融中心形成的内在推动力,同时提升实体经济、优化制度安排,使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实现主观能动的匹配。这种推动金融中心形成的模式是经过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共同验证的,也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  相似文献   

14.
开放条件下的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Pagano(1993)金融与经济增长模型和Wurgler资本配置效率,给出计量宏观金融效率的综合指标,对中国宏观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协整、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多元VAR模型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宏观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宏观金融效率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并不显著。相反,经济增长对宏观金融效率有显著的“需求引致”效应。  相似文献   

15.
在金融改革提速与渐进开放,以及两者的互动的背景下,中国区域金融稳定问题受到了学术界与决策层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本文从脆弱的银行体系、金融风险的制度根源、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由开放导入的金融风险等四个方面,给出了中国区域金融稳定的特殊性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6.
金融活动一方面通过金融机构自身的资源消耗与排放影响环境,另一方面更广泛地通过融资的社会经济资源配置功能间接影响环境,因而金融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正在逐步形成环境金融的概念。环境与金融发展状况均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区域性因素的影响,具有区域性特征,这种区域性特征在区域差异较大的中国表现较为明显。从中国区域视角的实证检验中发现,区域金融发展状况与区域环境质量存在较为显著的关联性,区域环境金融投资尚未对区域环境质量做出显著性贡献,区域间环境金融发展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Multi-agent的区域产业集群模块化升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决策主体有限理性角度 ,引入行为金融于区域产业发展集群升级管理体系 ,以Friedman和Savage之谜为释例 ,给出了其异常现象的行为金融解释。提出了行为金融范式下区域产业集群升级管理六要素 ,利用模块化思想构建了基于Multi-agent的区域产业集群升级管理模式 ,指出了各要素之间的优化机理 ,强调战略、组织、方法、信息、文化和过程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8.
推行城镇土地金融是中国经济转型发展时期创新城镇土地资本化路径的重要内容。在对城镇土地金融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将城镇土地金融划分为政策性土地金融和商业性土地金融,主张以政策性土地金融参与宏观调控,并有效引导商业性土地金融,实现城镇土地资本化增值“涨价归公”,促进城镇房地产市场有序、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际金融领域中出现的最令人瞩目的现象就是金融全球化。金融创新活动推动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而金融风险则是与金融创新相伴而产生的。应当秉承注重充分创新与有效监管相融合的监管理念。应完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推进金融监管的体制改革,将消费者利益保护纳入金融监管范畴,以此来促进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安徽省作为农业大省,必将继续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因此,实证分析安徽省农村金融效率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提高安徽省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和农村金融效率提出建议,对安徽省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DEA—Tobit模型测算安徽省2005—2018年的农村金融效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发现安徽省农村金融综合效率、规模效率在2005—2016年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在2017—2018年有所上升;安徽省农村金融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相对偏低,纯技术效率相较而言稳定偏高;农村总体经济水平、农业化水平、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对安徽省农村金融综合效率起积极作用,农村金融机构贷款水平、农村经济膨胀水平对其起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