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数字     
《华商》2011,(6):21-21
8家 湖南省新增8家“中华老字号” 湖南省商务厅于5月31日举行全省“中华老字号”企业座谈会,并向获得第二批“中华老字号”称号的8家企业授牌。目前湖南共有20家企业荣获了“中华老字号”的称号。  相似文献   

2.
2006年12月19日北京饭店的金色大厅灯火通明,金碧辉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正在这里召开我国首批“中华老字号”的授牌仪式.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为荣获“中华老字号”的企业代表颁发了铜牌,这全国430块铜牌中,有我们北京百花蜂产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一块,从此,我们跻身“中华老字号”行列。  相似文献   

3.
《四川物价》2007,(2):30-31
阅读:《中国经济时报》报道:去年12月,商务部向第一批430家获得“中华老字号”称号的企业授牌并颁发证书。这是商务部为拯救:“中华老字号”拿出的第一项措施。中国品牌研究院公布了《首届中华老字号品牌价值百强榜》,入围中华老字号100强的品牌价值仅为460.74亿元。而且自1990年以来由国家商业主管部门评定的中华老字号只有1600多家,仅相当于新中国成立初期老字号总数的10%,其中很多现在还都出现经营危机。[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企业动态     
《糖烟酒周刊》2006,(40):88-88
赏中原文明 领略赊华品位;“中华老字号”授牌仪式在京举行刘伶醉接受首批授牌;振兴鄂酒工业 重振武汉市场 稻花香金珍品二号酒品鉴会在武汉举行;古越楼台公司及董事长姚胜获三项全国性殊荣。  相似文献   

5.
魏雅华 《商界》2004,(4):30-31
今天的“中华老字号”与当年历经百年沧桑的“中华老字号”几乎毫无血缘关系,“南京冠生园”之死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中华老字号”面临的种种尴尬。“中华老字号”应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6.
《国际广告》2009,(12):146-147
商务部:外资不得涉入“中华老字号”商务部即将对“中华老字号”的认证进行重新审定,外资一律不得入驻“中华老字号”。上世纪90年代末,在国内发生过多起外资恶意收购老字号品牌之后将品牌“雪藏”的事件。商务部作出这样的规定,可能是出于保护中华传统文化、传统品牌的考虑。然而不少老字号企业认为,“老字号”是否能引入外资不应“一刀切”,外资对老字号的发扬光大曾有过正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江苏商业会计》2005,(1):15-15
苏州东亚仪百货化用品有限公司是由百年老店“东来仪具商店”改制组建而成,是国内贸易部授牌的“中华老字号”商店。店名“东来仪”则出自“紫气东来”、“有凤来仪”两句古语典故,表明店主人创建时的气势不凡、志向高远,定要“东来仪”的规模和名气超过上海具店同行,让“东方”同行“来仪”。  相似文献   

8.
<正>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中华老字号企业品牌逐步衰退中华老字号(China Time-honored Brand)是指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饱含中华传统文化底蕴的老品牌。它们通常会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形成良好的信誉品牌。1991年以来,有1500余家老牌企业被商务部授牌。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字号品牌逐渐淡出人们的眼界,销量逐年减少,品牌逐步衰退。2.老字号企业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9.
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老字号工作委员会于2月26日至27日在京召开第三次工作会议,同时召开“中华老字号和国际金融危机研讨会”,就扩大内需、扩大就业问题进行专题研讨;并举行“2007--2008北京稻香村杯消费者喜爱的中国老字号品牌”揭晓仪式,表彰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华老字号传承创新优秀企业,并发布《中华老字号扩大内需、扩大就业倡仪书兢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商业联合会日前制定了《中华老字号认定规范(征求意见稿)》(下简称意见稿),重新设定了申报“中华老字号”的条件,并于6月初向社会公示一个月,现在公示期快到期了,如果意见稿获得通过,将对我省老字号带来不小影响。意见稿制定的5项“中华老字号”评定条件是:经工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且经营50年以上;具有民族特色和鲜明地域文化特征;有世代相  相似文献   

11.
聚焦老字号     
我们国家曾经涌现出了许多像“张小泉”、“王麻子”、“全聚德”、“狗不理”、“六必居”等著名的品牌企业,今人谓之“中华老字号”。“中华老字号”有2000多家,主要集中在医药、饮食、食品等行业。这些老字号无疑都有着令人称道的、辉煌的过去。  相似文献   

12.
<正>名存实亡的中国老字号目前,国家授予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共有1600多家。据悉,建国初,我国老字号企业约有1万多家,涉及零售、餐饮、医药、食品加工、烟酒加工、居民服务等行业。经过家族企业——公私合营——国有企业的历程,现在尚有70%勉强维持现状、20%长期亏损,只有10%晋身“中华老字号”。传统老字号本来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可是现在这些老字号一个一个大  相似文献   

13.
《糖烟酒周刊》2007,(4):75-75
2007年1月13日,河北省“中华老字号”新闻发布会在石家庄市河北宾馆举行。河北省首批获得“中华老字号”称号的8家企业,获得老字号企业所在的商务部门主管领导及河北省各大新闻媒体记者参加了发布会。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千百年的社会经济发展,孕育了众多特色浓郁、匠心独具、享誉世界的“老字号”品牌。每个“老字号”背后都有许多生动的故事,其创业、经营历程凝聚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心血和智慧,代表了中华商业文化的精髓,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本文主要针对“中华老字号”目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研究“中华老字号”的振兴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2007年1月30日,商务部办公厅下发了《商务部办公厅关于继续开展中华老字号认定等工作的通知》,各省纷纷组织申报。但是,商务部对中华老字号的“钦定”之举也引发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华老字号如何通过情感营销实现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蒿倩文 《商场现代化》2007,(13):205-206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华老字号”品牌普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催生“老字号”的活力,实现“老字号”的再度崛起?本文将探讨老字号企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及如何实施情感营销,协调传统营销,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来,国家有关部门的一份统计数据进一步揭示出我国传统“老字号”的困难处境:曾经辉煌的老字号正在以每年5%的速度消亡。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还有1万多家“老字号”企业。1993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又确认了1600多家“中华老字号”。但现在勉强维持现状的占70%;长期亏损、面临倒  相似文献   

18.
王昌文 《经贸导刊》2000,(11):45-45
曾几何时,中华“老字号”在多少年的经营风霜和化沉淀中闻名遐迩。但随着市场开放化、主体多元化、业态多样化和竞争白热化态势的日趋强劲,曾走过无数辉煌和灿烂的中华“老字号”也正在面临巨大的挑战。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依然熠熠生辉的“老字号”已为数不多了,甚至有的已成为了陨落之星。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 ] 近日 ,由中国商业联合会牵头组织 ,有包括全聚德、同仁堂在内的 5 0多家老字号参与起草了一部《中华老字号评定规定》 ,以对中华老字号的评定重新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据有关部门统计 ,我国约有老字号企业数万家 ,经正式认定为“中华老字号”的有 2 0 0 0多家 ,主要  相似文献   

20.
丁诗谣  陈旭  李思奕 《中国市场》2022,(9):118-119+126
文章以南京市为研究范围,探究中华老字号包括创新能力、传承能力的生存现状,讨论其可能面临的发展困境,助推老字号企业在“互联网+”和数字经济时代重现中国品牌。文章通过对曾消费南京市中华老字号的人群开展问卷调查,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影响中华老字号忠诚指数和美誉度的因素。结果显示,新时代的老字号更需抓住创新潮流,同时也需兼顾传承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