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伦理教育:内涵、困境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生态伦理的含义、生态伦理教育的含义及生态伦理教育内容三个方面分析了生态伦理教育的内涵,认为当前我国生态伦理教育还存在系统教育理念的缺乏、全民教育理念的缺位、终生教育理念的缺省等问题,应顺应道德社会化的规律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加强高校生态伦理教育,使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态发展观和生态道德观,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对当代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有四点启示:加强生态伦理教育研究,正确认识发展与环保的关系;注重区域差异,增强生态伦理教育的针对性;树立正确的生态发展观和生态消费观;积极拓展生态伦理教育的形式。  相似文献   

3.
调查显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农民教育的互动,当前农民的生态伦理素质现状要求必须加强针对性的教育。要加强生态伦理意识、生态伦理知识、生态伦理原则、生态伦理规范和生态道德能力等方面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从深层次上讲就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不正确认识。本文分析了环境伦理对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价值,提出了公众环境伦理教育的内容以及针对政府、企业、学校、农村和社区等不同对象进行的环境伦理教育中各有特点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儒家伦理在现代社会的命运和出路,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一个颇为复杂的现实问题。对于儒家伦理如何实现现代转型,如何能够真正融入现实生活,理论界见仁见智。我们为此专门组织了一组笔谈,以期促进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是我国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进入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的世纪,生态伦理教育是解决生态危机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林业院校大学生作为新生社会生产力的中坚力量,其生态道德的水平和观念决定着我们民族的发展和未来。生态危机语境下对大学生开展生态伦理教育有利于使大学生确立生态危机和环境保护参与意识,培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感与欣赏之情,引导他们做一个保护生态、尊重生命、善待自然和适度消费的理性生态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三聚氰胺奶粉"、"瘦肉精"、"染色馒头"及"胶囊事件"等产品质量问题屡屡曝光,这不仅体现了某些企业管理的混乱,而且也反映了这些企业在商业伦理道德方面的缺失。家庭、社会和学校在这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培养学生在学校期间养成良好的商业伦理道德具有重要意义。经过访问调查发现学校在学生的商业伦理教育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进而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田亮  邵海萍 《经济师》2006,(10):135-135,13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管理,这种管理具有浓厚的伦理属性。管理与伦理两者之间相互包涵,相互制约。管理之中有伦理,伦理具有管理功能,管理与伦理的和谐统一对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高校公司共基础生态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人类对自然和自身的不正确认识及盲目开发行为,导致了20世纪60,70年代世界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生态危机的产生,发成为世界及我国生态教育兴起发展的基础,生态教育是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生态世界观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我国西部开发中西部生态环境得以保护和改善的根本保护和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0.
王玲 《经济研究导刊》2009,(33):217-219
在呼吁建立社会生态文明的今天,生态教育的重要性已愈加凸显出来。高校作为培育和传播文化的主要阵地,在其中开展有深度、有广度的生态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但现实中国高校的生态教育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而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经过岁月的洗涤,仍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他启示着当代高校生态教育变革思维方式,用前瞻性的眼光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意识观念,运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双重教育为社会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生态生力军。  相似文献   

11.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种生态理想,生态文明是生态理想的现实化,生态理想的现实化有赖于制度变革和制度安排,制度安排应当遵循生态伦理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2.
陈俊 《经济研究导刊》2012,(27):246-247
随着生态医学模式的建立,医学伦理的类型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医学伦理的生态化趋势日益明显,其结果必然促进生态医学伦理的建立。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为生态医学伦理的建立提供了哲学基础,和谐环境伦理为生态医学伦理的建立提供了伦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高校应基于课程思政全面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引领学生有效继承中华传统生态智慧的精髓,确保学生有能力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体与自然的关系。教育工作者需对课程思政视阈下的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意义建立正确认识,科学构建人才培育目标体系。通过以正确目标为导向,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的深层次融合、聚焦大学生的价值引领及生态情怀的培育、贴合现实社会的生态文明与课程思政的全面融合、基于社会大环境凸显行为实践四个工作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工业革命以来,以经济活动为主的人类活动在地球生物圈迅速扩张。这种快速的经济发展在给人类带来物质极大繁荣的同时,也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遭受到了日益严重的破坏。改变生态危机现状,必须改变传统的人类经济主义价值观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狭隘的经济增长方式,重新树立遵循生态伦理的新的生态经济主义价值观及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15.
《经济师》2018,(2)
伴随着各国经济不断合作与发展,环境伦理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间的重视。近几年来,虽然我国高校在环境伦理教育方面取得进展,但和别国比较,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以我们的邻国日本为例:日本国土面积小,资源匮乏,但如今日本在环境保护工作上世界闻名,日本成功地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因此,学习日本先进的环境伦理教育经验,对我国贯彻可持续发展,以及推动我国高校环境伦理教育的全面开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促进法是人类主动实现同自然的"和解",合理地"支配和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社会制度的变革;它体现了人、社会、自然环境三者之间应然的伦理关系,同时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必须从伦理道德上关注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问题.本文试就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中我们应确立的生态伦理原则,阐述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要建设生态文明,除了运用经济、法律和政策外,还必须依靠道德的力量,才能将生态文明的理想性化为现实性,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持久和谐。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隶属于学生工作部(处),心理咨询工作也必须满足管理与服务的需要,那么高校心理教育工作会与学校的社会工作需要紧密的配合.学校社会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核心理念和基本价值观保持着一致,同时都会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伦理两难问题.笔者思考并整理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易出现的伦理困境,提出应对伦理困境的原则,目的在于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葛振国 《经济师》2001,(6):32-33
经济建设是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看到,一方面,它使人类从自然界获得财富,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它又带来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使人类的生存环境 以严重的威胁,这样,就面临着建设与生态化理的冲突,要解决这种冲突,必须要改变某些陈旧的传统观念与价值取向,确立文明的生态伦理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