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开始在天津临港投资3.042亿美元建一套MDI中试装置,其MDI产能为80kt/a,将采用中化集团自有技术。一期工程项目还包括一套400kt/a硅树脂装置、140kt/a蛋氨酸和1600kt/a深度催化裂化(DCC)装置,预计2009年完工。[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Huntsman公司拟在荷兰Rozeunburg地区建一套400kt/a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生产装置,预定于2011年内投产。Huntman公司拟通过采用其苯胺、二氨基二苯甲烷和MDI专有技术对分布在美洲、亚洲和欧洲地区的MDI及其衍生物装置进行扩能。与现行技术相比,该计划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产品收率,使其能效提升40%。该公司曾于2006年宣布,与其合作伙伴评估在中国上海漕泾地区建设第2套MDI生产装置的可行性(现在该地已有一套产能为240kt/a的装置)。  相似文献   

3.
2003年世界苯胺生产能力约为3840kt/a,主要用于生产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国内苯胺生产能力约460kt/a,目前需求量约为340kt/a。文章分析了国内外苯胺消费现状,并对未来的发展作了预测,随着未来MDI的快速发展,消费结构调整加快。2006年我国苯胺生产能力将达到950kt/a,而总需求量预计为730~740kt,因此,建议我国苯胺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1)增加向周边国家出口苯胺及其下游产品;(2)适当扩大中小型苯胺装置的生产规模,并配套生产下游产品。  相似文献   

4.
据ICIS 2005年10月3日报道,上海三个异氰酸酯合资项目拟于2006年第二季度开始启动。第一个项目是上海联恒异氰酸酯有限公司在建的一套240kt/a粗MDI装置以及苯胺和硝基苯装置,联恒公司由Huntsman、BASF、上海华谊集团、上海氯碱化工公司(SCAC)和中石化上海高桥分公司(SGP)合资组建;第二个合资项目是上海BASF聚氨酯有限公司即将建设完成的MDI项目和一套以硝酸和硝基苯为原料的160kt/aTDI装置,合资方为BASF、华谊和SGP;  相似文献   

5.
据CAN2004年11月22日报道,中国石化石家庄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拟对100kt/a芳烃装置(产品为苯、甲苯和混合二甲苯)脱瓶颈改造,同时也将对炼油装置进行3.50Mt/a至5.00Mt/a的扩能改造。现已向有关部门提交了该项目的可行性计划,预定于2006年启动。此外,该公司还打算将现有的65kt/a己内酰胺装置扩至160kt/a,而原料苯来自芳烃装置。  相似文献   

6.
2011年3月11日,烟台万华公司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一体化项目在烟台经济开发区万华工业园区开工建设。一期项目总投资高达132亿元人民币,项目涵盖600kt/a MDI、300kt/a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同时配套建设300 kt/a的离子膜烧碱、240kt/a甲醛、540kt/a硝酸、180 kt/a合成氨、480 kt/a硝基苯、360 kt/a苯胺、480 kt/a氯化氢氧化制氯、1.52×10~5m~3/h造气  相似文献   

7.
苯乙烯生产现状及市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全球苯乙烯的总生产能力约为25880kt/a,总消费量约为23506kt/a。预计2006年总消费量将达到约25368kt/a。2004年我国苯乙烯的总生产能力为1190kt/a,产量为985.7kt/a,消费量约为3866.1kt/a,产不足需,每年都得大量进口。预计2005年和2010年我国苯乙烯的消费量将分别达到4380kt/a和5600kt/a。苯乙烯在我国发展前景广阔,今后我国应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扩大装置的生产规模,以从根本上缓解我国苯乙烯的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8.
新加坡Eurochem技术公司计划在尼日利亚建设天然气-石化产品联合项目。该联合装置包括一套生产能力为2480kt/a的天然气制甲醇生产装置,产品甲醇将用作甲醇制烯烃(MTO)装置的进料,MTO装置设计生产能力为400kt/a乙烯和400kt/a丙烯,产品乙烯和丙烯再用于生产400kt/a高密度聚乙烯和400kt/a聚丙烯。  相似文献   

9.
Bayer材料科技公司(BMS)宣布,将强化其异氰酸酯生产基地扩能,使其每一个主要生产地区都拥有一套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装置。该公司也将扩建其在欧洲的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装置产能。德国Dormagen的300 kt/a TDI装置将在2014年年底投产,并将替代在德国Brunsb(u|¨)ttel的160kt/aTDI装置和在Dormagen过时的70kt/aTDI装置。新装置将采用Bayer气相法光气化技术,该技术已在Dormagen的中型装置进行过验证,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丁基橡胶生产现状和市场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全球丁基橡胶的总生产能力约为892kt/a,2003年总消费量约为747kt/a。预计到2006年总消费量将超过800kt/a。目前我国丁基橡胶的总生产能力为30kt/a,2003年产量为27kt/a,消费量约为100kt/a,产不足需,每年都得大量进口。预计到2005年丁基橡胶的消费量将达到140kt/a,2010年消费量将达到210kt/a。针对目前我国丁基橡胶生产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生产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前,全球苯酚的总生产能力约为9260kt/a,2004年总消费量约为7745kt/a。预计到2009年总生产能力将达到11350kt/a,总消费量将达到9452kt/a。2005年我国苯酚的总生产能力约为580kt/a,2004年产量为410kt/a,消费量约为689.6kt/a,产不足需,每年都得大量进口。预计到2010年我国苯酚的总生产能力将达到约1000kt/a,消费量将达到约855kt/a。针对目前我国苯酚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丁醇市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全球丁醇生产能力为2490kt/a,我国为160kt/a,占全球生产能力的5.2%。我国丁醇主要用于生产醋酸丁酯、丙烯酸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分别占消费总量的32,7%、15.3%和9%。  相似文献   

13.
丁苯橡胶的国内外供需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全球丁苯橡胶的总生产能力为4737kt/a,总消费量为4011kt/a。预计到2010年总消费量将达到4823kt/a。目前,我国丁苯橡胶的总生产能力为597kt/a,2005年产量为514.2kt/a,消费量为653.2kt/a,产不足需,每年都需大量进口。预计2007年我国丁苯橡胶消费量将达到720kt,2010年消费量将达到850kt。针对目前我国丁苯橡胶生产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乙丙橡胶的生产现状及市场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乙丙橡胶的生产方法主要有溶液聚合、悬浮聚合和气相聚合法3种。目前,全球乙丙橡胶的总生产能力约为1461kt/a,2004年总消费量约为901kt/a。预计到2006年总消费量将达到1013kt/a,2008年将达到1181kt/a。目前我国乙丙橡胶的总生产能力为20kt/a,2004年产量为21.756kt/a,消费量约为117.628kt/a,产不足需,每年都得大量进口。预计到2006年我国乙丙橡胶的消费量将达到约145kt/a。2010年消费量将达到约210kt/a。提出了提高我国乙丙橡胶装置生产能力、开发新产品和新牌号以及应用新技术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沙特聚合物公司拟在沙特AI Jubail地区建造一套烯烃新装置,日本JGC公司和其沙特JGC子公司得到了该项目的工程、采购、建筑合同。该烯烃联合装置将为:1200kt/a乙烯、200kt/a丙烯和100kt/a 1-己烯,将采用Lummus技术,预计2011年初投产。该联合装置中的约40kt/a乙烯产品将作为歧化单元的原料生产丙烯,歧化单元也将采用Lummus技术。这是JGC首次和Lummus公司在烯烃项目方面的合作。  相似文献   

16.
山东石大胜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kt/a碳酸二甲酯(DMC)与24kt/a碳酸丙烯酯联合装置正式投料生产,并已成功地生产出优质DMC、丙二醇和碳酸丙烯酯产品。石大胜华现拥有30kt/aDMC、36kt/a碳酸丙烯酯、1kt/a碳酸甲乙酯、1kt/a碳酸二乙酯、500t/a碳酰肼等生产装置。  相似文献   

17.
中国石油锦州石化分公司拟在“十一五”期间投资4.18亿元人民币,采用自主技术和新技术相结合,新建一套150kt/a异丙醇装置,从而将使异丙醇产能达到250kt/a。此项目拟于2006年开工建设,2007年上半年竣工。该装置将生产多牌号的异丙醇以及3kt/a超纯异丙醇,并联产异丙醚。  相似文献   

18.
我国C5烃分离及综合利用始于20世纪80年代,上海石油化工总厂(现在的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首先与北京化工研究院、北京工程公司等合作建成25kt/aC;分离工业示范装置,在克服物流聚合堵塞等一系列技术问题后,现生产能力已达65kt/a,装置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接近国外水平。其他相关装置包括3kt/a异戊烯、15kt/a戊烷、2.5kt/a芳樟醇。  相似文献   

19.
据ICIS 2005年10月13日报道,中国石化武汉分公司108kt/a芳烃装置投产。该装置设计产能为24kt/a苯、42kt/a甲苯和42kt/a混合二甲苯,上述大部分产品将销往湖北、湖南和四川等地,少量销往南方地区。中国石化还在武汉建设800kt/a乙烯裂解装置,并预计于2010年投产。  相似文献   

20.
日本旭化成公司计划通过水岛地区苯乙烯装置的关闭和扩能,提高其苯乙烯生产竞争力。该公司拟将现有三条生产线中的一条150kt/a老生产线关闭,并使第二条生产线的产能从300kt/a提高到320kt/a。尽管该公司苯乙烯产能由原先的840kt/a下降到710kt/a,但增强了其现存两条苯乙烯生产线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