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月23日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和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基金会联合举办的“全国优秀企业家”评选活动在湖南长沙举行,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杨春保荣获“2010年全国优秀企业家”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
企业家是企业的核心和灵魂 ,是率领企业在市场经济浪潮中乘风破浪的风云人物。笔者在对企业家进行学习和研究当中发现 ,有关学者和政治家经常提到“农民企业家”、“军人企业家”、“某部级企业家”、“厅级企业家”等一些概念和说法。表面上是对企业家类型的一种划分 ,在这个层面上有其合理性 ,但是在另外一个层面上却容易给人一种误导———企业家也具有身份。作者认为企业家有其深刻的内涵 ,如果有所歪曲 ,就不利于我国企业家的健康成长 ,不利于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完善。“身份企业家”出现的原因一、对企业家的内涵不清企业家的概念在理论…  相似文献   

3.
舒爱丽  宫慧 《企业导报》2011,(4):174-176
现代社会,企业已成为社会最重要的细胞,而企业家在这"细胞"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企业家是企业的掌门人、是企业的舵手和灵魂。随着信息的发展,媒体日益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企业家如何处理和媒体的关系是企业家面临的新的挑战。本文将企业家和媒体的关系大致分为三类:高调型、低调型、见风使舵型。结合案例,从企业家风格、企业类型、行业特点等方面阐述企业家和媒体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企业是以创造经济效益为目的、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创造社会效益的经济组织。任何社会组织都有天然的使命,在调动各类生产要素以促进实现企业使命的过程中,企业家居于中枢地位,发挥着决定作用;而企业家精神,则是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所有理念才能的精髓,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核心要素和稀缺资源。企业家精神渗透在企业中无处不在,又似乎看不见摸不着。企业家精神存乎企业家的“心”,企业家的创新建设成为培树企业家精神的题中之义。本文拟从“什么是企业家精神”“如何加强企业家自身内心建设”方面开展论述,以引导企业家不忘“财富增长”之初心、通达“造福社会”之使命、实现“基业长青”之愿景。  相似文献   

5.
<正> 在我国,许多国有企业存在的“59岁现象”与民营企业“各领风骚三五年”的“长不大”问题都反映了我国企业在企业家层面上存在问题。本文应用系统经济学的观点和方法分析了隐藏在上述现象背后的更深层次原因,即企业的发展依赖于企业家,而企业家问题更根本的是因为企业经济系统自身结构的不完备,这种不完备使得优秀企业家的培养、“出线”权力与企业家才能的发挥受到阻碍。  相似文献   

6.
“上海不出企业家”。上海真的不出企业家吗?中国商界的这一“咒语”,正在被一群新生的上海企业家打破。199g年,携程、盛大创立:2002年,分众、如家创立,在此后的三五年间.这几家由上海人在上海创立的上海企业.迅速成为国际投资者的宠儿,成为中国企业界的耀眼明星。同样是“胆小”,同样是“算计”,同样是“崇洋迷外”,为什么这些原先制约上海人创业、诞生企业家群落的“缺点”,却在陈天桥、江南春、梁建章、季琦这些新上海企业家身上,变成了创下大业的“优势”?是企业家的定义变了还是上海人的内在气质变了?四五家企业、七八个新企业家,也许还不足以推翻“上海不出企业家”的咒语,但假如这几个人身上的气质恰好代表了中国商业与全球契合的新方向,那就值得我们认真解读这几个样本了。  相似文献   

7.
“企业家”这一概念由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在1800年首次提出,即:企业家使经济资源的效率由低转高;“企业家精神”则是企业家特殊技能(包括精神和技巧)的集合。或者说,“企业家精神”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综合才能的表述方式,它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无形生产要素。例如,伟大的企业家、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和井深大,他们创造的最伟大的“产品”不是收录机,  相似文献   

8.
除了必备的文化、专业知识以及生理条件以外,企业家取得成功,需要长期的企业创业实践和经营管理实践,在实践中自觉地加强锻炼和修养,不断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气质、风格、美德,提高驾驭企业和市场的能力。企业家及企业的实践,是具体而鲜活的,是在一定社会一定发展阶段进行的一种社会实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具体到二十一世纪头20年,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企业家形象塑造和企业家素质培养,必须坚持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中完成。“三个代表”重要…  相似文献   

9.
今年“企业家活动日”的主题是:“面向全球化的中国企业家”。确定这个主题,主要目的是推动企业家面对来自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树立新观念,发挥比较优势,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率领企业实现新发展,同时使自己成为新世纪面向全球化的优秀企业家。  相似文献   

10.
企业家的激励约束机制与收入预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动企业员工特别是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始终是我国国企改革的出发点。从“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制”直到今天的“股份制”等,无不是以有关责、权、利安排为核心的制度试验。由于企业家位于所有者———经营者———企业员工这一委托———代理关系链条的中心环节,因此有关企业家责、权、利的安排就更为关键。企业家的激励———约束机制1在所有企业内部人员中,对企业家的激励———约束机制是最重要的。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讲,企业家相对于工人更为重要。企业家才能作为独立于劳动和资本的生产要素,它的重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  相似文献   

11.
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机遇和挑战都非常鲜明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最显著的一个特征是信息爆炸。人们往往在大量涌现的信息面前感到茫然、迷失,找不到自身定位。有些人因盲目地寻找一些没有希望的“机遇”而四处碰壁,甚至将威胁模糊地当作机遇。这就引出了一个定位的话题,这个情况也出现在企业、产品、个人事业之中。尤其是企业的一家之主——企业家。因为企业、产品、个人的定位在企业家身上是“三合为一”的。  相似文献   

12.
过去人们常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现在已经没有这个“久”字了,我们周围的世界只是短暂的分分合合。面对这样一个快速多变的环境.变革已经成为企业最高使命。在变革面前.企业家们常常会面临种种迷失。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企业家》2022,(12):90-90
一、名单介绍《中国企业家》杂志一直关注企业家群体,积极弘扬企业家精神,关注新商业文明:每年的“25位年度影响力企业领袖”,是对企业家群体的商业成就与社会贡献的认可,也是对中国商业史的记录在过去20年里,雷军、张一鸣、王兴等133位企业家先后入列“25位年度影响力企业领袖”,其中,曹德旺、任正非、宁高宁、马蔚华等21位企业家也因对中国商界的卓越贡献获中国企业领袖“终身成就奖”围绕“行动派”这个主题,我们经过前期大量的候选人收集、讨论,形成了百余位的企业家候选人名单,再经过专家评审、定量指标以及网络投票,最终发布了今年的企业领袖名单。  相似文献   

14.
迟福林 《企业世界》2005,(12):30-30,42
企业的发展,与企业家的形成和作用的发挥直接相关。近几年,我一直在研究并呼吁承认和实观企业家的价值。这里,我就“企业发展与企业家价值”,简要谈4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变革”是生长在我们这个时代企业家所面临的第一个考验。企业家笃信的法则,在我们这个巨变的时代,“变化”是不变的法则。美国的企业经历了上百年的历练,美国的CEO角色也已经历了从1884年帕特森的独裁者时代,到阿非尔德。斯隆的管理者时代;从吉宁的热衷数据管理时代到洛克菲勒的“政客企业家”时代;从韦尔奇的“大刀阔斧改革派”到艾柯卡的“明星式CEO”的百年演变。我们本土企业家正直面企业高速的跌宕起伏,正以百米的速度完成着企业的长跑路径。有的还来不及静下来思考,企业就沉沦下去;有的还没有做好思想准备,企业又开始新的创业;有…  相似文献   

16.
企业家是“强者”也是“弱者”,过去几年中,在接二连三的企业危机事件中,我们看到最多的是企业家危机.中国企业家怎么了?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企业家的崩溃?是外部环境的驱使,还是企业家自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几乎企业发展的每一环节.都面临成败的考量和决策。如此。一种全新的成败观,将成为今日企业家的必修课。成为“竞争态势中的文化谋略”。  相似文献   

18.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应具备的素质李义福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看,形成企业家队伍尤为重要,因为,市场竞争实质是企业家之间的竞争。企业家处于企业领导班子的核心地位,决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作为一个社会主义企业家应该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素质:1.理论素质企业...  相似文献   

19.
前些时候,在与一位有卓越成就的企业家闲聊中了解到:目前,在我国企业家队伍中存在一种超越常规的心态。这位企业家坦诚地告诉我:“我实在不愿意媒体宣扬我的企业和我个人的业绩,因为这种宣传有意或无意地会加速我的企业垮台和我个人的失败。”接着这位企业家扳起五指...  相似文献   

20.
当人类社会的发展开始进人知识经济时代之时,正确的战略决策对企业家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企业制胜市场的保证。美国兰德公司的专家们在研究了国际大企业成功经济之后,继而对失败的大企业又作了研究。研究的结果表明:“当今世界上倒闭或被兼并的1000家企业中,85%是因为企业管理者决策不慎造成的。”这个结论说明,企业家战略决策的正确与否,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是摆在企业家和企业管理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涌现出一大批知名企业家,认真研究他们战略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对推动我国企业的发展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