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比较分析合芜蚌三地市近几年专利申请、授权基础上,指出了存在知识产权纠纷案件类型不断增多,发明专利所占比重小,知识产权意识薄弱、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核心技术不足,知识产权交易市场机制不完善六个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突出知识产权保护的主体地位、实现企业研发向产业研发的转变、增强公众的知识产权保护观念、发挥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的引领作用、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法庭、共同组建合芜蚌专利池、发挥知识产权讲师团的作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亨明  朱剑峰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8):159-160
文章从"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发展状况、影响"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发展的突出问题及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发展的对策建议等几方面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3.
曾凡银 《乡镇经济》2010,1(1):86-90
安徽“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发展可以欧盟一体化的经验为鉴,推进区域创新一体化,建立一体化的创新规划、一体化的创新政策、一体化的创新平台、一体化的创新产业、一体化的创新支撑平台、一体化的创新环境。通过政府推动、企业联动、民间互动、市场驱动,形成政、产、学、研、资、介、民的有效协调、分工与协作有序推进、竞争与合作的利益共享机制,促成区域自主创新与产业竞争力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4.
吴子敏 《乡镇经济》2010,1(2):120-121,124
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是安徽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推进跨越发展、加快安徽崛起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以合芜蚌为主轴,创新体制机制,集聚创新资源,实现在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上的率先突破,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优势,  相似文献   

5.
加快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是安徽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伟大动力.整合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创新促全省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激发活力,助推试验区创新要素加快积聚(一)创新资金投入不断加大。试验区建设启动以来,省及试验区三市财政共安排自主创新专项资金30.5亿元,支持了500余家企业和项目。  相似文献   

7.
张根文  朱卫东 《特区经济》2010,(10):182-184
文章概述了合芜蚌试验区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分析了该区创新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而对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力求为该区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试析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总被引:39,自引:4,他引:39  
郝寿义  高进田 《开放导报》2006,(2):25-28,47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的战略启动点,正在为国内外所关注。它的提出顺应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背景,是中国社会经济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必然选择,是“科学发展观”的现实体现。本文从“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提出现实背景分析入手,阐述其具体的内涵、本质及其特征,并结合区域发展实践,提出建设“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具体目标。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深圳经济特区作为我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一些重大的改革开放措施先行先试,将在新时期为全国改革开放起到示范作用。当前这三个试验区的主要任务有:进行政府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创新型社会体制和机制,建立法制社会,建立循环经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进行金融体制和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这三个试验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真正落实“选行先试”的有关政策,给这些地区一定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综合配套改革各试验区研究热点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及其实践的不断深入,理论界就此开展了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研究。本文以现有的微观研究即分区研究为基础,分析各试验区理论研究的热点,阐述了分区研究的特点、所取得成果的意义及仍需深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中关村、东湖、张江创业投资发展模式的剖析,并结合合芜蚌试验区的特点,得出从创业投资环境、创业资金的进入退出、人才等方面发展适合合芜蚌试验区的创业投资模式。  相似文献   

12.
13.
中部地区建设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战略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在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推动下的新一轮中国体制改革和创新。中部地区不仅与东部地区一样有创新的动力和机制,而且有着强烈的发展渴望和冲动,因为东部经验在中部地区无法复制。迫切需要通过试行试点创造中部模式,武汉凭借自己的比较优势可以成为中部地区最合适的试验区。  相似文献   

14.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土地制度创新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设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大背景下,作为统筹城乡改革关键环节的农地制度创新问题受到学界高度关注.本文分析了现阶段试验区土地制度创新理论的热点,阐述了此方面研究的特点,取得成果的意义及需要进一步深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合芜蚌自主创新进展情况.建立统计监测数据库,今天来芜湖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刚才,芜湖市创新办、经委、科技局、经开区、及市和区统计局的各位同志作了很好的发言。我感觉对我们这次来芜湖调研,相关单位非常重视.准备认真,发言有经验、有体会、有数据、有建议,并且都提供了书面材料,首先向大家表示感谢。从介绍的情况看.我认为芜湖市贯彻全省合芜蚌自主创新动员大会精神,行动迅速、措施得力、成效初显。  相似文献   

16.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改革的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客观定位我国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实现目标,设计了综合配套改革的总体思路,并对我国如何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各地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争夺热潮的高涨,研究设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理论基础和准入条件,为中央在全国选取试验区时提供一个客观的、可以量化的和能够操作实施的标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就设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准入条件进行了初步探索,并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8.
黄敬林 《特区经济》2009,(10):33-35
"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经济特区之后有一制度创新,它与经济特区一样,其精髓在于自主与创新,特点在于综合配套改革和试验。它与经济特区的不同之处在于所处的发展阶段、发展资源、发展的约束条件、发展目的、发展模式、政策的优惠程度都有一定的区别;还面临竞争的不公平、资金、技术、项目等经济发展资源的恶性竞争、人才、技术短缺等困难。为了实现经济崛起需要做好思维方式的转变、制度的变革、吸收与创新并举,以及加强政府的导向和投资倾斜等,实现"试验区"经济崛起。或许通过比较会为经济特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压力。  相似文献   

19.
“国家统筹城乡配套改革试验区”若干问题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成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今年6月7日,重庆市和成都市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依靠中心城市推进新一轮改革的试验开始启动。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最引人注目之一的是深圳、厦门、珠海、汕头等经济特区的相继建立,而21世纪初,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最引人注目的是国务院先后批准全国设立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一些国家级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深刻认识这两种类型经济体产生的历史背景,就必须回顾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及其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