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梁晓姗 《金卡工程》2010,14(6):352-352
自《国富论》问世,斯密开创了古典经济学模型,在自由经济模式下,人人出于利己之心都将努力工作、合理经营,使资源最有效的利用,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最终达成一致。本丈从斯密生活的社会时代背景入手,结合他之前学者的经济理论,寻找斯密的“利己主义”思想来源,看看斯密这只“看不见的手”是怎么来的。  相似文献   

2.
卫方方 《金卡工程》2009,13(10):85-85
斯密通过深入探究人性,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合理辩护和道德规范.重点分析人们的利己心和利他心是如何在商品交换中协调和统一的;其次分别阐述了人性中正义与仁慈的品质在商品交换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经济学中的效用理论 经济学理论建立的基本假设条件之一,是"理性人"假设,"理性人"在一切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都是合乎理性的,即都是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代价去追逐和获得自身最大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4.
"斯密问题"引发了经济学界关于人的本质究竟是自利还是利他的持续讨论.在斯密的著作中并没有将利己和利他截然对立起来--利已或利他都是斯密关于人类天性若干维度中追寻的一种,而"公正"这一思想才是斯密著作中所要突出的理论精髓,从而为斯密所设想的经济制度奠定了基础--公正的制度框架才是保证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其中,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关于"情感共鸣"等概念的相关论述已经在现代生物试验中得到了科学的印证.  相似文献   

5.
1 经济增加值 1.1 经济增加值的起源. 经济增加值是经济学、金融学和管理学不断发展的结果.在1777年作为经济学开山之作《国富论》中,亚当.斯密就对经济利润有所阐述.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经济利润:"按现行利率扣除资本利息之后,所留下的利润可称经营或管理收益"..  相似文献   

6.
1经济增加值1.1经济增加值的起源。经济增加值是经济学、金融学和管理学不断发展的结果。在1777年作为经济学开山之作《国富论》中,亚当.斯密就对经济利润有所阐述。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经济利润:“按现行利率扣除资本利息  相似文献   

7.
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始于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国富论》[1]。接下来的100年里,斯密提出的竞争性市场(competitive market)概念,经过大卫·李嘉图、托马斯·马尔萨斯、弗里德里克·巴师夏以及卡尔·马克斯等学者的努力,逐渐被学术界、商界广泛接受。经济学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次革命:首先是"边际主义"学者英格兰的威廉.史丹利.杰文斯、法  相似文献   

8.
素有"现代经济学之父"之称的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被誉为人类精神文明世界中的一颗闪耀的明星.亚当?斯密不仅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最优秀的代表人物及创始人之一,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亚当?斯密在1776年撰写了鸿篇巨著《国富论》,该书对民富与国富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极具启发性的研讨,其是政治经济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伟大巨作,被誉为"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  相似文献   

9.
经济学鼻祖亚当&;#183;斯密早在两百多年前就预言: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讲。少数企业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对生产和市场进行控制,并在一定的市场领域内从实质上限制竞争的垄断行为,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天然的弊病。  相似文献   

10.
斯密的经济分析主体假定存在矛盾。西斯蒙第、历史学派等对斯密主体假定有较大冲击。认为现代经济分析对采是具体的经济现象,仍然遵循的是斯密的经济主体假定。人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必然考虑自身和他人行为的相互影响,在单个主体的效应函数中应当引入反映其他经济主体行为的有关变量。  相似文献   

11.
悦读     
《新理财》2013,(6):110-110
《经济人生》东方出版社出版定价:$38.00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经济行为、经济制度和经济理性是为实现非经济因素(即人类或社会)目标的手段,而非实现经济自身目标的手段。凯恩斯只对商品的行为感兴趣,而我感兴趣的,却是人。"传统意义上,经济学研究依赖于一个基本假设,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而在德鲁克眼中,人的行为和动机无法模型化,将其模型化是对人的价值与尊严的降低。人有性灵,有情感的、非理性的、观念导引的成分。  相似文献   

12.
“经济人”假设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以下简称为主流经济学理论)中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假设前提。它认为人在一切经济活动中都具有利己的本级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承认自私和利己性是人的本性。有其积极、合理的一面,我们应该予以肯定。但是将它作为经济理论大厦的根基。其科学性就很值得商榷了。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斯密的政府作用最小化观点”一直主宰着当代经济学领域,但有一点被“斯密的政府作用最小化观点”忽视了,即从侠义角度来看斯密所提出的政府三项义务中并没有穷尽政府的全部经济角色,斯密对政府的描述是它应当扮演商业促进者的角色,斯密所赋予他们的内容其实否定了最小化论者们的任何说词。把斯密的《法律讲义》和《国富论》两者结合起来不难看出,推崇市场化无须抱有“政府经济角色最小化”观念,正因如此,“政府作用最小化观点”在斯密的著作中自然也找不到支持的证据。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斯密的政府作用最小化观点”一直主宰着当代经济学领域,但有一点被“斯密的政府作用最小化观点”忽视了,即从侠义角度来看斯密所提出的政府三项义务中并没有穷尽政府的全部经济角色,斯密对政府的描述是它应当扮演商业促进者的角色,斯密所赋予他们的内容其实否定了最小化论者们的任何说词。把斯密的《法律讲义》和《国富论》两者结合起来不难看出,推崇市场化无须抱有“政府经济角色最小化”观念,正因如此,“政府作用最小化观点”在斯密的著作中自然也找不到支持的证据。  相似文献   

15.
价值理论是经济学的一个核心问题,对价值的不同认识构成了不同学派的立论基础。自亚当·斯密以来,各学派为价值问题争论不休,一直没有达成共识。后来新古典经济学干脆不再讨论价值,而是把价值与价格合一,只研究价格。但不讨论不等于不存在,价值理论的争论推动了经济学的发展,对我们了解经济学说的演变至关重要。在斯密的经济学说中,价值理论居于枢纽地位。斯密从分工引出商品交换,再从商品交换引出货币,然后以价值理论为基础探讨了"以货币交换货物或以货物交换货物"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国民经济的增长涉及国家、民众两个层次:或从国家的角度思考宏观的经济增长问题,或从民众的角度思考微观的财富积累问题.前者的代表约翰·海尔斯(John Hales)和托马斯·孟(Thomas Mun)的"重商主义"体系;后者的代表是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古典经济学.到现代,由前者发展出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及需求管理政策,由后者发展产生了供给学派及供给管理政策.  相似文献   

17.
一、理性经济人假设 自从古典学派代表人亚当·斯密(1776)提出"经济人"这一概念以来,经济学史上对该问题的争论或探讨就没有停止过.在亚当·斯密看来,所谓"经济人",是以追求私人最大经济利益为唯一目的,并按经济原则活动的主体.每个人都力图用自己的资本来使其产品得到最大价值;人们一般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而仅仅追求其个人的安乐和利益.  相似文献   

18.
邢潇潇 《金卡工程》2008,12(11):87-87
利己之心是人性诸要素之一,无所谓善恶,法律应该立足人性,体恤人的利己之心.  相似文献   

19.
从亚当·斯密自由放任学说到凯恩斯传统政府干预理论,近两百多年的经济学发展史中讨论最多的话题便是:政府在经济活动中充当怎样的角色?本文从不同的历史时期阐述了政府干预经济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伟大的思想家总会留一些有待后人解释的谜。亚当·斯密是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大师在为我们留下经济学圣经的同时,也留下若干“疑案”, “斯密之谜”就是其一。“斯密之谜”也称“斯密难题”或“斯密悖论”,即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倡导利他主义伦理观,同在《国富论》中主张利己主义利益观的矛盾。亚当·斯密充满智慧的思想之谜,经济学界在他去世后的200多年间争论不休, 这或许是后人对他的思想理解有偏差,或许是大师受时代限制提出了一些自己未解决的问题。但解开这些谜团,则是斯密弟子梦寐以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