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现代港口的发展已经完全跳出了传统"海港"的概念,形成海(江河湖)港、陆港、空港等交通枢纽一体化发展的"枢纽型大港口"新概念。站在"十三五"规划期的新起点上,中国正在实施的以打造"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一带一路"国家大战略和以构建与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为主体的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决定了枢纽型大港口经济正在成为城市经济发展重要新动力和新增长点的新空间,决定了"港城一体化"成为现代化国际城市和中心城市的第一基本特征。建设枢纽型大港口需要依托城市行政全域空间;需要深度对接"一带一路"国家大战略;需要建立与完善通连"地球村"全空间的城市立体交通体系;需要建设高效枢纽型经济区。  相似文献   

2.
港口城市可持续地发展港口经济,必须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之路.当今港口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托产业集群的发展,依托港口群的发展,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之路,树立"大环保"理念更显得必要.  相似文献   

3.
研究港口经济,发展港口经济,在新时期、新形势下,针对“港为城用、城以港兴”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非常重要。港口经济是与时俱进的,我们必须坚持创新,提出新思路、新举措,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新经验,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做出新贡献。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一个大趋势。21世纪的中国将以更大的规模,在更广的领域走向海洋,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港口经济的依托,海洋经济和港口经济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海洋经济也就谈不上21世纪的港口经济,没有港口经济也难以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经济与港口经济各有其特色与内涵。港口经济…  相似文献   

4.
港口经济依托港口而生。港口是海上运输与陆地运输的连接点,是货物中转、换装和散装的场所。随着现代港口的逐步发展,港口的升级换代已由单纯的"运输、装卸"的节点向配套物流园区发展,将为资源配置型的第三、四代港口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港口应不断完善港口立法和管理办法,加强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加快区域港口资源整合,推进管理和技术创新,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港口,使港口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相似文献   

6.
正一、树立安全绿色低碳发展理念1.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资源和环境压力持续增大,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能降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已成为全社会、全世界的共识,成为新时期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和发展潮流。我国是世界港口大国,正在加快建设港口强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港口行业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加快转变港口发展方式,创新发展理念十分重要,我国港口必须坚持安全绿色  相似文献   

7.
韩宝林 《港口经济》2010,(12):35-38
在交通运输部提出的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两型港口”精神指导下,青岛港着力转方式、调结构,努力打造低碳绿色港口,实现集约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港口经济》2016,(4):65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当前,全国各地积极行动、务实响应、全面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一带一路"战略将成为引领中国港口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港口如何"走出去"?如何对接融入"一带一路",推动港口产业的转型升级?在国家相关部委的指导和支持下,《港口经济》杂志将在国家商务部推出的"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项目下  相似文献   

9.
2016年,我国将继续深入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十三五”规划期间的重点工作之一,将成为新常态下港口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一带一路”倡议下港口转型升级的基本思路是: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港口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0.
张堂云  朱良华 《特区经济》2009,242(3):223-224
加快梧州港口航运基地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将港口航运基地打造成区域性的综合物流中心的基础上,梧州应该创新港口航运基地建设的内涵,积极发展沿江产业集群,构建基于"水"的"自组织系统",实现港口——腹地经济一体化,再造梧州新优势。  相似文献   

11.
京津冀协同发展给唐山曹妃甸带来了机遇,同时曹妃甸作为一个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主战场,作为一个新兴港口在建设中也应该考虑绿色和长远发展。本文试图从绿色港口的概念出发,阐述曹妃甸建设绿色港口的重要性,分析当前曹妃甸绿色港口建设现状,并提出进行绿色港口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台州各港口根据其空间自然资源优势和当地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就大体趋势来说,以头门港和海门港为代表的台州湾港区,宜发展成工商贸为主,兼顾煤、油、渔的综合性港口群。以健跳港为代表的三门湾港区,宜逐步发展成与"中国电力城"相配套的港口群。以大麦屿为代表的乐清湾港区,宜以深水中转港为主要目标,并继续发展油港、渔港建设,形成中转型多用途港口群。  相似文献   

13.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中国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位一体的发展理念,这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我们党在21世纪,面对新挑战、新情况、新问题对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新概括,更是实现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人与自然和谐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文章就"绿色发展"的思路与法治保障进行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14.
港口的发展对国际贸易具有重大影响,"一带一路"战略不仅为环渤海地区港口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也对其定位与布局提出了新要求。基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分析了环渤海港口的发展现状和问题,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港口竞争力的核心评价指标,用引力模型测度了环渤海主要港口的引力,结果显示港口综合引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天津港、唐山港、青岛港、烟台港、大连港、秦皇岛港、日照港和营口港,然后根据引力测度结果,借鉴国外知名港口群的发展经验,明确它们各自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提出以天津港为核心港口,辽宁、山东及河北省港口为两翼,形成环渤海港口群新布局,各港口发挥自身优势并分工协作,有效对接"一带一路"战略,总体增强各港口的国际竞争力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走开放的道路,跨出自己的小天地。"这是多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的话。如今,他说:"‘十三五’期间,中国将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开放发展,顺应中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年初发布的《中共宁波市委关于制定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也指出,要坚持在更高起点上放大港口、开放的联动效应,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深化拓展经贸、人文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交流,增强港口经济圈的辐射带动能力,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全面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浙江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宁波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提升开放层次""港口经济圈""海洋科技城""建设保税港"都成为宁波代表口中的热词。于是,向海洋挺进,推进谋求提升开放层次,成为宁波共识。  相似文献   

16.
论第五代港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代港口到第四代港口基本上都忽视了可持续发展及气候变化,而这恰恰是人类现在面临的最大挑战.文章基于此提出建立第五代港口.第五代港口就是绿色港口或低碳港口.它的提出对世界港口的发展具有一定重要意义.从世界港口发展阶段来看,这标志着宣布世界港口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第五代港口作为中国港口的发展方向也具有紧迫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17.
天津港绿色港口建设创新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港口是既能满足环境要求又能获得良好经济利益的可持续发展的港口模式,是未来港口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绿色港口建设现状的基础上,讨论了当前天津港建设绿色港口所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天津港绿色港口的建设理念。同时,结合天津港绿色港口建设规划的实施,重点阐述了其绿色港口建设内容及方案,总结了当前天津港绿色港口建设成果及经验。  相似文献   

18.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五"发展理念,将促进中国进入人类社会发展的全新时代。"五·五"发展理念有利于加速中国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的进程,为世界发展产生巨大正能量。"五·五"发展理念将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梦"的实现,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制度建设、思想建设的马克思主义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际产业转移方兴未艾、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分析了江苏盐城港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港口腹地空间范围狭小且经济发展滞后、在与周边港口竞争中处于劣势、集疏运体系不健全。在此基础上,文章把盐城港定位为最接近日韩的外向经济口岸、发展中的南方航运中心北翼深水港、富有潜力的淮江区域"海上新门户"和东部沿海特色工业港。最后,提出了提升港口竞争力的发展路径:河海联动编织内陆港口网络,拓展港口腹地空间;立足港口优势做强临港产业链,陆海统筹培育港口物流新需求;以"共建共赢"为指引构建港口战略联盟,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绿色城镇化,作为绿色发展的起源和当今世界城市化的主流,也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绿色发展的关键性命题,同时既是一个全面绿色化的关键性概念,又是一化含"三化"的推动两型社会建设的关键性途径。其具体路径为:以心养绿、以规治绿、以制保绿促绿,以官示绿带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