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画家笔下的色彩——色彩的冷暖》为湘教版美术教材初中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的教学内容,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通过对比欣赏绘画作品,引导学生体验冷暖色带来的不同情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帮助学生认识色彩的色性与相对性,提高色彩的感知能力,抓住事物特征.通过实践体验学习,指导学生掌握灵活运用色彩表达情感,培养善于联想、大胆表现的学习品质和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创作的乐趣.  相似文献   

2.
人们依据心理感受赋予了色彩许多意义,色彩不仅仅具有装饰性,还具有相应的象征性。一般人都有色彩的情感体验,画家通常以此进行色彩的情感性表现。色彩在心理层面上的作用充实了绘画的内涵,使其具有了其它绘画语言很难企及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3.
刘果 《魅力中国》2014,(5):180-180
油画风景写生是油画风景创作的主要手段,是艺术家体验现实生活表现大自然风貌的主要形式。通过油画风景写生学习,掌握油画创作构图的基本规律、观察方法、分析方法、绘画色彩的运用和丰富多样的技法表现;能培养敏锐而生动的审美能力,丰富拓展画家的审美感受空间以及油画创作能力的提高。色彩归纳写生是艺术设计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它是建立在绘画色彩写生基础上的对新的写生方式的一种探索。通过色彩归纳写生训练,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归纳色彩的造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还可以锻炼新的思维方法、表现方法、审美意识、设计意识、想象与创造意识。  相似文献   

4.
孔灵 《黑河学刊》2007,(4):49-50
文学作品表现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对于色彩的表达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文学大师们很多都注重并擅于在色彩的对比、调和、变化中表现色彩的视觉美感,且更善于利用色彩的联想、象征作用,表现色彩的情感意义。  相似文献   

5.
郭惠林 《魅力中国》2011,(1):336-336
设计色彩基础课教学是针对学习设计的同学所开设的基础教育课程,旨在开发学习者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最终达到从构想到实践的转化过程色彩的训练,使学生应用色彩语言自由地表达基础设计的构想,并通过色彩的相关训练将设计提升到艺术的层面.设计色彩基础造型训练,旨在开发学生的思维与创造能力,通过主观理解与动手实践,系统地学习和研究色彩变化的成因。  相似文献   

6.
杨宁 《新西部(上)》2012,(12):117-117
本文阐述了油画色彩和谐的形式构成,介绍了色彩和谐美的分类,探讨了色彩和谐美与情感表达的关系。认为只有和谐的色彩搭配才具有美感。色彩的和谐是人们对色彩的感性体验。色彩的和谐是被多种因素影响的,是色彩对比和色彩调和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林妍峰 《魅力中国》2011,(1):335-335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领域的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人生观。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更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兴趣、学习方式、情感体验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能力这个媒介更好地为学生接纳和内化。因此,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式、情感、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从激发兴趣、自主合作探究课堂、生活化课堂、促进师生的情感交融、关注学生情感体验、重视教学评价、学法指导方面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情感体验,能力培养,实现思想品德的课程标准,从而搞好思品课堂教学,让思品课堂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  相似文献   

8.
周奕瑾 《魅力中国》2011,(12):150-150
大千世界、五彩缤纷.人类对色彩的体验。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积累和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审美情趣,渗透了诸多对色彩感受和解读的主观因素。在绘画艺术中最具情感因素的是色彩。一幅艺术作品中的色调、色彩构成形式都渗透着画家强烈的主观因素。“诗言志”、“画抒情”。画面恰当的色彩表达是作者抒发主观感受和情感的外在形式,  相似文献   

9.
要尝试从研究学生的角度去探讨中考英语词汇的学习和复习,从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入手,充分关注学习者的情感态度、参与角色、合作学习、成功体验。  相似文献   

10.
李金波 《魅力中国》2014,(20):210-210
新课程改革之后,教师只不过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学生学习数学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理解新知识的有意义的过程。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体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所以,我们要用活用好教材,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陈铭 《黑河学刊》2011,(8):85-86
色彩构成作为艺术设计的重要基础课程,对从事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色彩体系、属性的认知和规律的把握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色彩构成教学现状分析,提出"更新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对色彩本质的理解;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运用色彩的能力;改革教学手段,利用数字化多媒体提高教学效果"等色彩构成教学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油画作品中,色彩冷暖的概念与表现较为直观,且是最直接反映作者情感的表达形式。因此,可以认定色彩的冷暖遵循一定的规律。文章以作者在学习油画过程中对基础技法的认知出发,结合自身体会和实践经验,分别对色彩的冷暖的产生、色彩的冷暖在油画中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正确认识到色彩冷暖在油画中的价值,培养自己从理性和感性两方面去观察色彩的习惯,提高对色彩冷暖的感知能力和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运用情感教育方式,注意以情施教、以境育情,以探究性学习来促进学生情感体验的升华,全面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4.
孟愿纯 《魅力中国》2010,(18):86-86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目前,“填鸭式”、“注入式”课堂教学仍然存在,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已经压抑了学生的个性成长。新的课程标准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春风,它强调应从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形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充分体验到“自主学习”的快乐。  相似文献   

15.
有效而全面的品牌战略必须考虑品牌色彩因素,这一点至关重要。在整个品牌认证和品牌体验中,品牌的色彩远远不只要考虑美学因素。色彩是客户接触品牌时的第一感知要素,客户基于这一点引发一系列情感联想,产生相应的品牌认知。品牌的色彩是品牌故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特征。因此在选择一种色彩代表品牌时,考虑的因素要远远超过个人主观喜好。  相似文献   

16.
易仲阗 《魅力中国》2010,(12):51-51,56
高中阶段的美术考生,大多数面临没有基础、学画时间短,学习任务重的问题。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提高的表现力和色彩素养方面做了经验之谈;从认知色彩、考试要求、表现技法、画面效果的等几个方面逐步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张国芳 《魅力中国》2010,(11):232-232
体育活动可以看成是整个社会活动的缩影,“从众心理”不仅在工作、生活、活动中表现出来,在教育教学尤其是体育教学中表现更为明显。体育教学是一种体验活动,是一种基于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经验,从中获得感性认识的过程,主体在学生本人,活动中其情感表现相互感染、融合,并反馈于教学活动。教学的实效性在于学生是否自主、能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并从中获得充分的学习体验,以促进身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夏斌 《走向世界》2013,(14):78-80
<正>摄影的世界充满了无限丰富和不断变化的色彩,摄影中色彩的充分表达是摄影师情感的传递,也是摄影作品灵魂和生命力的体现。随着数码时代的到来,摄影师对照片色彩的控制可以轻松地通过数码后期技术来实现。本文将帮助大家认识色彩、了解色彩,并能够正确地将色彩情感带进摄影作品里。文图/夏斌(杠一)  相似文献   

19.
在中等专业学校色彩的基础教学中,为了普遍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识辨能力和驾驭能力,应以强调主观色彩表现方法的方式来引发学生的联想、回忆、推理、想像等思维活动,激发其色彩感情神经,培养其创造性的思维,使学生不断地带着创造的热情和美好的愿望去追求、去探索,帮助学生挖掘观察色彩和主观形体的能力,提高艺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袁红欣 《魅力中国》2010,(24):69-69
科学研究表明:“单纯的行为参与方式并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思维、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习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由此可见,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同时也是学生健康成长和潜能得以发展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