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意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的现代化带来了中国公民意识的觉醒。文章从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来探析中国人公民意识的发展历程,并进而分析公民意识与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以及人的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郑玲 《魅力中国》2010,(35):117-117
在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中国的公民社会开始兴起,并促进了公民社会理论的发展。同时和谐的社会发展理念在近年也得到长足的发展。本文立足于当代中国和谐语境中的公民社会议题,回顾了公民社会的理论和现状,分析了中国公民社会对于社会和谐发展所起到的现实意义,并着重阐述了目前公民社会组织建设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和企业"走出去",中国公民和企业的海外安全也前所未有地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今年4月中国政府动用我国海军军舰紧急撤离在也门地区的中国公民、在尼泊尔强震中中国政府采取强有力的"中国行动"以及最近马航MH370航班失联事件取得重大发展,使得中国公民海外安全风险和领事保护问题持续成为全社会关注热点。最近,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领事司副司长、领事  相似文献   

4.
继承中国传统礼仪是时代的呼唤,加强公民礼仪教育是时代赋予的新内容。加强当代公民的文明礼仪教育,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塑造中国公民良好的国际形象,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龙长海 《北方经济》2015,(10):38-39
一、中国公民在蒙、俄人身安全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 与财产相比,人身安全是最重要的.没有人身安全,所有的一切都将是虚无.当然,无论中国公民在国内还是海外,都存在遇到天灾或人祸的可能性.但是,当中国公民在海外遇到专门以中国公民为侵害对象的势力时,这种在海外被害的风险则被极大提高.  相似文献   

6.
曾睿 《重庆与世界》2015,(17):44-51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和企业“走出去”,中国公民和企业的海外安全也前所未有地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今年4月中国政府动用我国海军军舰紧急撤离在也门地区的中国公民、在尼泊尔强震中中国政府采取强有力的“中国行动”以及最近马航MH370航班失联事件取得重大发展,使得中国公民海外安全风险和领事保护问题持续成为全社会关注热点。最近,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领事司副司长、领事保护中心主任翟雷鸣专程来到重庆指导外事系统开展海外领事保护工作,本刊特地就中国公民与企业海外安全风险、领事保护等话题对他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7.
公民是民主政治的主体基础,现代公民的培养对于实现政治民主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是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国家,一个具有现代公民意识、公民能力的公民群体的形成关键在于农村。从公民意识培养和公民能力培养两个视角上看,村民自治在我国公民培养中的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朱晓燕 《理论观察》2013,(6):113-114
公民教育是构建公民社会的基础和前提,而当代中国推行公民教育的社会条件已然成熟。党和国家的有关文件为开展公民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支持;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公民教育提供了群众基础;网络事件助推公民意识觉醒,大众传媒成为公民教育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9.
公民社会理论属典型的西方话语体系,引入中国学界后,研究视角为之一变,不再是单纯的由上及下的国家中心视角。中国的公民社会论者面临两方面的挑战中国无任何本土资源支持,建构论或设计论的局限。然而,由于“全能主义国家”观念的式微和政府需要释放背负的巨大的合法性压力,政府对公民社会的建构持积极态度,加之市场经济的强劲推动,使得公民社会的建构在中国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民主政治是以民主、法治为内核的现代政治制度,它的实现需要充分的公民社会基础。中国公民社会发育的背景与西方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政府的主动改革以及经济、社会的特殊环境使得中国的公民社会与民主政治发展带有很强的"中国特色",探究社会主义公民社会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机理与实际作用,在当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公民出境人数激增,中国公民的海外安全风险也成为一个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为此,本刊特就相关问题向率团来访的外交部领事司领事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参赞杨舒进行了独家专访。问:请简要介绍一下2016年中国公民遭遇的海外安全事件的整体情况?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中国公民社会的现状,阐述了培育公民社会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探讨了多角度提升公民素质,合力促进和谐社会创建的途径。指出要积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不断提升公民的法制化认知程度和"公共理性"水平,深入发掘中国传统伦理文化资源,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道德精粹的滋养。  相似文献   

13.
李静雅 《黑河学刊》2010,(9):67-69,72
以社团参与为核心特征的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和完善对于当代的政治民主和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分析我国公民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认为历史30年的社会变革为中国公民社会的培育提供了必要的机会、条件和发展空间,进而阐述公民结社及公民社会发展的制度环境,并提出进一步构建公民社会和发展民主政治,应当以克服政治制度和法律规范的障碍为首要前提。  相似文献   

14.
我国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目标应是培养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趋势的优秀公民;教育内容应体现公民教育的中国化、世界化、社会主义化与学校差异化,涵盖公民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健康素质以及礼仪、生态、网络文明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康建利  石乔楠 《魅力中国》2013,(32):329-329
公民法律意识是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必要条件。公民法律意识为加强立法、司法和守法提供良好的思想和理论基础。本文从法律意识的概念、公民法律意识的重要性以及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途径三方面来研究公民法律意识问题。  相似文献   

16.
赵延华 《魅力中国》2010,(23):103-103
公共决策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主要方式。公共决策过程是否有公民参与,是否符合公众的利益需求,决定着公共决策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论文分析了当代中国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的理论与现实问题,认为中国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面临着一些局限性。针对这些问题,论文提出了促进公共决策中公民参与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7.
颜俊  程娟娟 《魅力中国》2014,(20):53-53
公民社会已然是中国的现实,这不仅是由中国的宪法所预设的,而且是由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和广泛的公民结社很现实地代表着的。作为联系政府和社会的桥梁角色,公民社会对政府治理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正是通往善治之路。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但是在社会转型的进程中,我们发现,政治国家的力量大大超越了其应有的力量,致使出现许多政府力量无法克服的问题。而市场经济的所带来的公民社会的成长却一直被政治国家所漠视。由于公民社会的现代性价值蕴涵,使之成为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应然的价值目标被确立起来,从而实现了公民社会发展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耦合。本文浅析了公民社会在我国政治现代化的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所应发挥的作用,并提出了建构公民社会的若干路径。  相似文献   

19.
张磊 《理论观察》2012,(6):49-51
公民参与作为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标志,不仅是公民的一项法定权利,更是影响政府决策和国家事务的重要途径。然而,受中国几千年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如官本位、臣民意识等思想,虽然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公民的权利意识在不断觉醒,但就目前公民参与的现状来看,中国公民参与存在着参与冷漠化和非制度化参与等问题,这需要构建和塑造参与型的公民文化来改善民众参与,特别是对政府决策的参与,以期推动公民权利意识和主体意识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崔爽 《理论观察》2013,(10):87-88
21世纪初,凭借采访“重庆钉子户事件”一举成为中国首位公民记者的周曙光改变了中国传统的传播生态,从此由新媒体催生出的“公民记者”现象一发不可收拾.然而,对于“公民记者”的确切理解,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始终未下定论,尽管该现象的实践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但“公民记者”这个词汇还不是一个被学界普遍认同的学术概念,甚至对其在提法上的科学性存在质疑,对其概念的阐释学者们也是各持己见,意见不一.网络时代的“公民记者”,如何扬长避短,规范“公民记者”参与传播行为,是时代背景下的当务之急.本文的写作旨在研究中国现实网络环境下“公民记者”发挥作用的空间及方式,结合“公民记者”自身的利弊,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前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