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讯     
浙商银行赢得创新手机银行奖 目前,由新浪网主办的“2013银行业发展论坛暨首届银行综合评选”中,浙商银行凭借完善的个人和企业手机银行业务,形成一个完整的手机银行产品体系,最终赢得创新手机银行大奖。  相似文献   

2.
杨轶清 《金融博览》2011,(23):58-61
浙商的“联合国大会” 首届世界浙商大会上月在杭州举行,大会召开适逢”世界联合国日”.2000余位来自五大洲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新老浙商齐聚西子湖畔,这差不多是“联合国”开会的阵势。但对浙商来说,与会代表只能是“万里选二”——全球浙商人数超过1000万人,差不多是5000浙商里只能有一个代表到杭州开会。  相似文献   

3.
杨轶清 《金融博览》2011,(17):58-61
四个节点划分浙商成长阶段 从过程上看.浙商成长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自发冲动阶段、政策推动阶段和引导发动融合阶段。这样的划分,是通行常见的浙商成长阶段论。此外.也有一些更形象化的说法.比如说浙商从最早“做人家不愿意做的事情”到“做人家不敢做的事情”,最后是“做人家做不了的事情”等等。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财富时代,本刊新辟“感悟浙商”这一栏目,旨在探析浙商如何创造财富、积累财富、管理财富、支配财富。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群的本质是人的“集而群之” 严格地说.浙商并不是上千万商人个体的总和。浙商之所以称雄海内外.乃是他们特殊的结构形态所致——通过“两张网”将所有浙商环环相扣紧紧联接在一起。其一是基于人文认同(比如“三缘”“五缘”)的社会网络:其二是产业网络,包括早期的供销员大军、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中国式现代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对金融机构提出了普惠性、综合性服务需求。其中,金融功能有效发挥,着力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实体经济服务,即其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8月15日,“金融向善”主题研讨会在杭州举办。浙商总会金融服务委员会主任、浙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陆建强在研讨会上表示,对于中国式现代金融创新,金融要回归初心,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推进“金融向善”走向“善本金融”。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群的本质是人的“集而群之” 严格地说.浙商并不是上千万商人个体的总和。浙商之所以称雄海内外.乃是他们特殊的结构形态所致——通过“两张网”将所有浙商环环相扣紧紧联接在一起。其一是基于人文认同(比如“三缘”“五缘”)的社会网络:其二是产业网络,包括早期的供销员大军、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8.
杨轶清 《金融博览》2011,(11):58-61
“一个菜”还是“一桌菜”经常有人问起,浙商的个性特点是什么?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不好回答。因为浙商不是“一个菜”.而是“一桌菜”,温州、绍兴、宁波、金华、嘉兴等地的商人群体都各有特点。这桌菜有甜的.有酸的、有辣的,还有腌的,你说这桌菜是什么味道7我们只能说这桌菜味道很好.很难说是哪一个味道。所以想用一句话来概括浙商的特点,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知道中国的方言谱系中有四川话、广东话、东北话等,但地域面积比这些地方小得多的浙江,却没有“浙江话”。在浙江.甚至一个县就有几种不同的口音,  相似文献   

9.
“浙江制造”出现品牌之忧的原因和浙商的经营理念有着紧密联系。浙商善于用浙江人的方式观察市场上的机会,常常以“自我眼光”为出发点,缺乏对外界、对消费者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一个菜”还是“一桌菜”经常有人问起,浙商的个性特点是什么?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不好回答。因为浙商不是“一个菜”.而是“一桌菜”,温州、绍兴、宁波、金华、嘉兴等地的商人群体都各有特点。这桌菜有甜的.有酸的、有辣的,还有腌的,你说这桌菜是什么味道7我们只能说这桌菜味道很好.很难说是哪一个味道。所以想用一句话来概括浙商的特点,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知道中国的方言谱系中有四川话、广东话、东北话等,但地域面积比这些地方小得多的浙江,却没有“浙江话”。在浙江.甚至一个县就有几种不同的口音,  相似文献   

11.
9月1日至2日,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国际金融论坛2006年会上,由中国国际金融论坛组委会特别发起的“2006中国十佳金融新锐人物、中国十佳成长金融机构、中国十佳金融生态城市”评选活动揭晓,北京银行董事长阎冰竹凭借带领该行十年发展做出的创造性贡献,以及在创新、管理和经营方面的突出成就,荣膺“2006中国十佳金融新锐人物”。北京银行凭借骄人的成长速度、良好的市场表现、卓越的服务品质和强大的创新能力,获评“2006中国十佳成长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浙商没有明星,一定会有很多人不同意。是的.浙商有马云、宗庆后.鲁冠球、李书福这样在全国家喻户晓的风云人物,但他们并不是浙商的全部。浙商的真正厉害之处.并不是这些名人大腕,而是庞大的群体阵容——他们低调得近乎隐形!即使经营着规模庞大的企业.他们仍然成功地躲避了媒体的聚光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隐形”的企业家们更能代表浙商的文化个性,尽管很难清晰地描摹他们的面孔。  相似文献   

13.
浙商银行     
《金融纵横》2012,(4):74
2008年12月18日,浙商银行南京分行正式开业,这是浙商银行在浙江省外设立的第5家分行。浙商银行南京分行的成立,体现了浙商银行开创大局面的雄心,标志着浙商银行向遍布全国的目标稳步前进。浙商银行南京分行致力于探索和培育小企业银行业务,按照"专业化经营、近距离设点、高效率审批、多方式服务"的业务经营方针,将成立小企业专营业务部,并进一步完善业务发展模式和创新金融产品,全面提升小企业银行业务的金融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4.
“系统投产以后,成效显著,突出地表现在简化了柜员操作、提高了内控效能、改善了客户服务、节省成本开支和支持网点的转型与升级。”在“共建智慧的银行——浙商银行与IBM合作新闻发布会”上,浙商银行副行长徐仁艳这样评价2009年10月18日投产的新一代柜面业务处理系统。到12月22日发布会当天,系统已经稳定运行了两个多月,浙商银行的评价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5.
隆冬季节的杭州,空气清凉湿润。在位于西子湖畔的浙商银行总部大楼,本刊记者独家采访了龚方乐这位由央行支行行长“变身”为民营银行职业经理人的浙商银行行长。  相似文献   

16.
<正>布莱特·金在《银行4.0》一书中提出,“银行业正处在一个技术主导一切并且无处不在的世界中,不被淘汰的唯一办法就是为那些数字化的消费者打造新的体验模式”。金融如何汇聚“数”“智”合力、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摆在银行业面前的一项现实而艰巨的挑战。本文将结合浙商银行的实践探索,重点分析数智金融服务的三大场景,并对未来发展的创新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阳帆 《中国金融家》2012,(3):114-115
“民营经济从生成那天开始,就没有离开过民间资金拆借。” “现在有600万浙商在省外,150万浙商分布在世界各地。浙江尤其需要加大金融改革力度,而且盘活民资的意义应远远不止局限于浙江。” “监管部门正在进一步梳理民间资本进入银行的规定,梳理以后打算汇集起来做一个细则,看看还有哪些地方需要突破。”  相似文献   

18.
对于2006年的中国人来说.“房车”似乎己不再陌生。“房车”已经作为一种新锐产品在涌入我们的消费市场,可国人并未弄懂“房车”的真谛。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工行浙江省金华市东阳支行充分利用当地政府“东阳人存款回归”活动,积极开展异地“商会行”营销工作,以服务在外浙商为切入点,积极拓展市场,取得良好业绩,开辟出一片新的业务天地。截至2012年6月,已拓展在外浙商客户2380户,金融资产余额达2.49亿元。比年初新增1.68亿元;储蓄存款余额2.01亿元,比年初新增1.31亿元;理财产品余额2620万元,中高端客户508户,营销商友卡2300多张、白金卡900多张。东阳支行在浙江省上半年的在外浙商市场拓展考评中排名第一。  相似文献   

20.
作为第11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成立于2004年的浙商银行自诞生之日起就有着年轻的基因,而对于创新而言,年轻,恰恰是一大先天优势。在这个谈创新势必绕不开"电子"的时代,浙商银行也将电子银行作为其开拓创新的重要支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