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居民储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当前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状况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我国居民储蓄行为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居民高储蓄背后的根本原因就是居民的预防性心理.  相似文献   

2.
戴根有 《财贸研究》1991,2(1):33-41
<正> 本文例举的影响家庭储蓄的因素有:收入、价格、利率、社会消费风气、心理预期、金融资产规模和结构、个人及家庭的生命周期、商品生命周期、储蓄服务工作水平和储蓄所网点建设等九个方面。下面逐一分析。  相似文献   

3.
改革以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发生的最显著、最深刻的变化之一,就是私人储蓄的急剧增长。经济发展本身,早已就超越了储蓄是否“笼中虎”之类的传统观念,而要求经济理论深入分析储蓄与消费、收入和投资之间的内在联系,以确立储蓄与投资之间的良性循环机制。  相似文献   

4.
刘永明  白霞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20):136-137
首先对我国居民储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巨额储蓄的存在对我国经济运行的不利,提出影响我国储蓄增长的三个因素:租金效应;实际存款利率;居民收入;接着对我国储蓄的收入效应进行了检验,得出居民收入增长对我国储蓄的影响作用不明显的结论,并分析了居民储蓄增长的原因;最后针对检验结果提出四点建议:适当增加政府公益性事业支出;改善金融机构信贷环境;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步伐;积极促进金融工具的创新与引进;完善对社会资金的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5.
分别阐述了我国居民储蓄和外汇储备各自居高不下的原因,比较了两者原因的相似性,运用多种经济学理论分析和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论证了两者的相关性,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高额居民储蓄与外汇储备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6.
大力推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成为新发展阶段建立防返贫长效机制的工作重点。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实证研究了健康状况对家庭财务脆弱性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健康状况恶化会加剧家庭财务脆弱性,且该结论在使用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和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健康状况的变化通过改变家庭劳动参与情况和风险态度进而影响家庭财务脆弱性程度。异质性研究表明,健康状况对家庭财务脆弱性的影响存在城乡和收入水平异质性。为“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范脱贫人口致贫返贫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与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居民储蓄实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胡乃武  张海峰 《财贸经济》2001,(4):21-24,30
本文利用储蓄函数,分析了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对近年相关政策进行了评析,并对扩张内需,抑制储蓄过快增长,促进经济增长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居民预防性储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雯 《江苏商论》2006,(1):144-146
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预防性储蓄动机,造成我国居民储蓄率较高,而抑制了即期消费。本文从预防性储蓄理论出发,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我国居民的预防性储蓄行为,然后分析预防性储蓄动机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谢惠云 《商》2013,(6):117-118
本文从近十年的数据出发,通过建立简单的计量经济模型,来研究我国的利率变动对居民储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货币政策是各国政府调控经济和稳定社会的重要手段之一,而银行利率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变量和各国政府掌握的重要经济杠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利率是各国政府通过中央银行调整、控制、管理、稳定、引导宏观经济的颇有效力的手段,我国政府在近10多年来,比较充分地利用了利率这个经济杠杆。随着经济“软着陆”,通货膨胀得到抑制、物价稳定和回落,特别在1997年10月以来,出现经济增长趋缓,生产能力过剩,商品销售不畅,物价递跌状况后,提高有效消费需求以带动经济增长,成为政府部门及理论界议论的焦点,形成了降息以抑制储蓄、挤出消费的一些宏…  相似文献   

11.
储蓄的形成和转化是资本积累的两个关键环节,对于一国而言,高储蓄并不能保证高投资和高积累,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效率问题.本文分析检验了1978-2008年间我国储蓄、投资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变化,并对我国政府储蓄与居民储蓄的投资转化率差异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2.
邱源嵩  陆焱平 《中国市场》2013,(37):111-113
储蓄率是影响一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它的高低会对经济增长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储蓄率随着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提高呈不断上升趋势。本文以1979—2002年的城镇居民的数据为样本,引入城镇居民储蓄率,通货膨胀率,一年期储蓄利率,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城镇居民基尼系数5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并利用Eviews6.0软件对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以及各因素对我国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大幅度上升,居民储蓄存款持续快速增长已成为我国最引人注目的经济现象。本文根据行为学的一般理论知识,从行为的主体、原动力、影响力及性质四个角度对我国居民储蓄这一特殊的经济行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居民储蓄存款更是出现了持续上升的长期态势。“高储蓄,低消费”的结构性矛盾下,分析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诸因素及其作用比例显得尤为必要。文章基于1992至2009年统计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得到我国居民储蓄函数模型,并对各因素作用原因做现实分析。  相似文献   

15.
《商》2015,(27):148-149
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巨大、发展迅速,将长时期保持很高的递增速度,属于老龄化速度最快国家之列。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总人口和老年人口都占世界的五分之一。由于长期积贫积弱,在改革开放前我国GDP还不到世界的1%。中国人口庞大,并且又迎来加速老龄化,是典型的未富先老的国家。居民储蓄与老龄化关系复杂,一方面从生命周期角度和养老保险实施之后,老龄化会减少居民储蓄,另一方面老人的消费少爱储蓄又会导致我国的居民储蓄增加。  相似文献   

16.
纪艳香 《中国市场》2013,(37):89-9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储蓄呈现出很明显变动。本文分析了影响居民储蓄变动的主要因素,并指出在制定宏观政策上采取适当的措施,使储蓄率保持适当的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快速的增长。  相似文献   

17.
试论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对私人储蓄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运用生命周期模型来推导养老保险制度对私人储蓄的资产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关系,并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可降低我国城镇居民边际储蓄倾向和城镇居民储蓄率,老年人口抚养比的提高则会提高城镇居民储蓄率。  相似文献   

18.
居民储蓄存款是社会总储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资源,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但是过度储蓄构成经济的一种潜在威胁甚至现实扭曲,它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本文分析了解决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金融市场的规范、信贷制度的规范和发展、收入的分配以及税收的合理化等问题,指出要在制...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快速并且稳定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收入持续增高。这就带动了我国储蓄事业的发展,使得我国居民的储蓄存款日渐增多。本文就对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存款问题的提出,反映出最近几年的储蓄存款增长速率变缓的事实,并且根据2010到2014年这四年间各种可能影响储蓄存款的成交额的数据分析总结出了四条相关结论,并根据结论对我国的居民储蓄存款问题作出了总结,从而使我国储蓄事业健康稳定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并且健康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金融环境。  相似文献   

20.
选取国内生产总值、利率、通货膨胀率、S&P股票指数等主要因素来探究中国具体储蓄行为的规律,发现居民储蓄余额与我国GDP的关系是正相关的,利率水平的变动与居民储蓄的变动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通货膨胀率与居民储蓄水平是负相关的关系,S&P中国股票价格指数与居民的储蓄率是正相关的.因此,应改善居民个人收入的分配结构,完善金融市场,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和社会福利制度,缩小贫富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