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出发,分析了高职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而在职业发展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在此基础上,就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途径进行了探索,以期提高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高职生在职业生涯中健康发展,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林芸 《中国电子商务》2013,(15):151-151
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很有必要去探究我国职业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问题。职业院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有利于解决职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自身的竞争力,增强院校的凝聚力,有利于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职业院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的策略有:建立起职业信息反馈档案;开展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方式要多样灵活。  相似文献   

3.
国际经贸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其职业选择的奠基石,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与竞争力的重要保证。面对当前国贸专业学生职业选择不佳、就业形势严峻等问题,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职业生涯规划为研究对象,提升了国际贸易专业高职学生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4.
职业生涯规划,关注到学生的未来,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专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将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提高专业技能,为就业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定的基础。当前,各高校在开展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对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缺乏重视;机构不健全、队伍不稳定;学院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职业规划内容、形式单一等。各高校应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健全机构、稳定队伍,加大投入,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规划活动,学院的相关部门还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主题知识大赛、主题演讲比赛、技能竞赛等多种方式让大学生参与进来,在潜移默化中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形成注重职业生涯规划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5.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时期,毕业生人数不继增加,高职院校的就业压力将长期存在.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无论是从自身还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来看,都需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现状分析,发现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共同努力,建立系统的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推进和深化产教融合是发展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战略选择。本文从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进行供给侧改革的要素分析入手,阐述了"五位协同"人才培养机制的内涵。从政府、学校、企业、学生四个角度分析推进产教融合面临的困境,最后从参与高职教育供给侧的主体角度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着规划意识不强、所作规划过于理想化,不符合高职院校实际情况等缺点,各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进行自我认知,准确职业定位,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创新能力.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应做到全程化、全员化、系统化.本文从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定义,建设意义以及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三个角度进行了全方位思考,最后给出解决办法,以全面推进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规模持续扩大,高职学生毕业的高峰已经到来,就业形势变得日趋严峻,这就使重视并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更加迫切.但目前这项工作在我国高职院校仅处于初步的探索发展阶段,还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探索我国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是高职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然而在就业压力下,目前我国高职教育过分注重学生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得职业精神教育边缘化。为适应国家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满足高职院校自身生存发展以及高职学生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将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有效融入职业技能的培养中。  相似文献   

10.
李圆 《消费导刊》2013,(1):9-10,12
我国的中外合作办学是产生于全球化大背景下的新事物,本身具有探索和创新的性质,在我国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整体处于初级阶段的大环境下,通过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探讨了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并找出相关问题的解决对策,对于构建中合作办学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长效机制和指导体系,解决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叶灵艳 《商》2014,(44):26-26
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是检验高职人才培养的标准之一。高职就业指导工作围绕学生就业创业工作而展开。职业生涯规划影响高职学生对职业的认知,是就业指导工作理论联系实际的立足点。本文结合高职教育发展特点,高职学生就业指导现状。从职业生涯规划的视角下,提出离职学生多维度就业意识培养的方法及途径,以期为高职职业教育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刘莹 《商》2014,(41):32-32
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了一项重要问题,而这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提出了更高的挑战。目前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断的提升,因此,高职院校学生面临的要离也越来越大,所以,高职院校学生必须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从而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为自身树立一个长远的目标。本文主要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更好的帮助高职学生实现早日就业。  相似文献   

13.
《商》2016,(7)
随着时代进步经济发展,我国企业面临改革发展的新局面,我国所进行的市场化改革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进入十三五规划期后,要想保持经济的稳健发展,从供给侧着手将会是一个有效切入点,改善目前的供给失衡状态,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府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企业优胜劣汰、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4.
肖强 《北方经贸》2012,(3):118-120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在国外已有较大的发展,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竞争和职场压力,大学生需要尽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选定职业目标,高校应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辅导,因此,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全程指导体系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研究本土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始终坚持科学研究原则与方法,充分考虑国人的价值观和文化特点,结合高校教育制度,以及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特点,从而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操作体系。同时,由于中国大学生长期缺乏独立生活的环境,学生普遍缺乏自我决策意识,自我管理意识,以及社会参与意识,这与美国大学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大学生的职业成长中需要有更好的管理模式来引导学生成长,本研究构建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五级学生管理模式",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6.
"90后"的青年是高职院校的主力军,这一代青年人思维活跃,思想上追求独立,追求个性化,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他们更期望自己有成功的职业生涯.该文从做好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意义,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高职院校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服务体系的有效路径等角度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利于大学生职业定向、增强其就业能力,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需要。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无论学生、亦或学校、社会企业普遍存在认知模糊、队伍不整、实践不强、指导不力、联系不紧的问题。基于此,高职院校应以就业为导向,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通过精准定位,科学指导,创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学生面临就业困难的现状,而社会对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需求却不断增加。传统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不能有效地解决人才供需之间的矛盾,教育的趋同化还导致了学生创新创业层次低端、成果转化困难等问题。国家提出的供给侧改革在构成要素和实施要点上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相通相融,以供给侧改革思路深化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应该从转变教育理念、突出自身特色,强化科技创新导向、提升科技含量,搭建双创实践平台、提高创新创业本领这几个方面着手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变革,从而有效地提升教育成效。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目前中职财会专业职业生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构建中职阶段财会专业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做初步探讨,旨在培养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顺利解决从学校到职业的过渡,更长远的是促进学生追求自我职业生涯目标,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地方高校非财会专业财会类专业基础课在人才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设置时应满足"职业导向+融合发展+本土服务"的培养目标。但是财会类基础课程供给侧,却存在着供给侧因素分析观念长期缺失、供给主客体关系混乱、供给内容缺乏针对性、供给方式杂乱等问题。因此,地方高校财会类专业基础课程进行供给侧改革十分必要,特别应在供给主体、供给客体、供给内容、供给渠道、供给环境等方面探索新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