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对国际能源形势产生了重要影响。可再生能源异军突起,高效、清洁、低碳已经成为世界新能源发展的主流方向。但风能、太阳能发电的间歇性和不可控是影响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制约因素,2014年我国风电仍有15%~20%的弃风率。在解决可再生能源并网难的问题中,储能产业在市场中获得了发展的重要契机。例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AB2514法案要求加州公共电力委员会(CPUC)从2012年3月1号开始着手确定由投资者拥有(IOU)的电力公司在2015年和2020年的电网储能  相似文献   

2.
关于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1978年以来我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的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探讨了2009年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下降和电力供需偏紧共存的主要原因。发电设备利用小时的变化同电力需求增长、电源装机总量增长及其结构调整、网间交易电量增长、电网负荷特性等因素密切相关。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激化、清洁能源的大力发展,拉动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上升和下降的因素并存,未来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仍将呈波动变化态势。对避免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大幅波动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全部类型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以及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的下降、上升,不能简单归咎为装机容量的过剩或不足。应对发电设备利用小时的变化,电力企业要做好综合优化预案,及时制定企业新时期的发展战略,提前筹划企业经营与对标预案。政府部门在制定能源电力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过程中,要统筹安排好常规火电与新能源发展的结构比例。  相似文献   

4.
我国发电企业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降低机组运营成本,通过内部管理与技术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随着机组利用小时数和负荷率的逐年下降,使许多大容量高参数火电机组长时间低负荷运行,导致了严重的能源浪费,削弱甚至抵消了技术改造和运行调节等节能降耗措施的效果。当前亟需加快实施节能发电调度,健全完善节能调度办法,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以更有效引导发电侧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5.
储能技术的发展应用是我国"十二五"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之一,国家相关部门对储能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已制定了一系列相关鼓励政策,这将会引导储能相关厂商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国内外电力市场中。在确保我国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在保证电力发展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前提下,安全、合理、高效地使用新型储能技术,逐步完善适应于新条件下的调频(AGC)、无功调节等辅助服务市场,对于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满足我国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储能技术的发展应用是我国"十二五"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之一,国家相关部门对储能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已制定了一系列相关鼓励政策,这将会引导储能相关厂商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国内外电力市场中。在确保我国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在保证电力发展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前提下,安全、合理、高效地使用新型储能技术,逐步完善适应于新条件下的调频(AGC)、无功调节等辅助服务市场,对于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满足我国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需要,提高电力  相似文献   

7.
<正>4月27日,国家能源局在京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表示,今年以来,中国持续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重大水电项目和抽水蓄能建设,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了良好开局。截至一季度末,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2.58亿千瓦。同时,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常态,能源行业在新的发展阶段也进入了新常态。过去30年,我们的能源供应在大多数时间内都处于紧急状况,电荒、油荒、气荒时有发生,能源工作的重点是增加供应能力,满足市场对能源的需求。因此,上项目、搞建设、增产能是当时的常态,我们也习惯了这种工作状况。但是现在情况变了,经过30多年高强度的建设,电力、煤炭的生产能力迅速增加,已经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供应短缺已不再是能源工作的主要矛盾,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甚至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2014年,我国电力消费只增长了  相似文献   

9.
当前光伏应用市场主要包括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发电两种方式,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指装机规模较小(几千瓦至数兆瓦)、布置在用户附近的光伏发电系统,通常接入35千伏等级以下的电网。居民分布式光伏发电,一般是安装在居民建筑屋顶的光伏发电项目,与大规模电量输出的光伏电站相比,居民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特点是“自发自用、余量上网”,发出的电有相当部分被用户自身消纳,由此具有靠近用户、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