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通过构建对小国和大国经济均适用的劳动力市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推导出汇率影响就业和工资的传导机制,然后利用岭回归实证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对中美制造业细分行业就业和工资的影响,并考察了行业特征在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人民币贬值能拉动中国大部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行业的就业和工资增长,升值则能促进部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就业上升,而人民币贬值或升值对美国绝大部分行业就业和工资的影响均不显著。因此,我国在实现人民币汇率长期稳定的进程中,应充分把握人民币升值对制造业结构升级的驱动效应,从而保证制造业就业的稳定增长;对于美国而言,其解决失业问题需从经济发展的环节进行突破,而不应一味地指责人民币汇率问题。此外,经营活动的性质和工会特征分别是造成中美制造业行业间就业水平差异的显著因素,平均受教育水平、专业技术水平、经济性垄断程度和所有制垄断程度则能对中美行业间工资回报差异产生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构建小国经济的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模型,推导出汇率变动影响就业的传导机制以及汇率的测算公式,并利用现值法、分解法和加权法测算出人民币实际汇率,然后利用岭回归实证研究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中国制造业就业和工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汇率的长期趋势在实际汇率构成中的比重远大于短期趋势,所以汇率长期趋势对就业的影响远大于短期趋势的影响,因此选取加权法测算的人民币实际汇率作为汇率指标更加合理;通过制造业进口投入水平和出口份额这两条传导机制,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会导致制造业就业水平下降,但进口投入水平上升或出口份额下降会部分地抵消这一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构建劳动力需求和供给模型,考察了影响美国制造业就业的主要因素,并基于最优消费决策条件的经验数据测量模型(K-R),重点研究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美国制造业就业的影响;然后通过实证研究全面分析了1981~2011年度人民币实际汇率和美国国内因素对美国制造业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短期还是长期,美国制造业技术进步率上升和人均资本存量增加均能够显著拉动制造业就业增长;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实际汇率贬值和美国实际利率下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制造业就业增加;但从短期来看,美国制造业实际工资率上升对制造业就业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DEA(数据包络分析)相对效率评价方法,对2004-2008年上海市制造业35个行业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行业这两方面效率差异显著,多数行业不能同时实现技术与规模有效,并且五年间多数行业的这两方面效率出现一定的退步,说明上海市制造业效率仍存在较大的提高余地;在此基础上用Malmquist效率指数计算了上海市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将其分解成技术进步率和技术效率,结果表明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均出现不同幅度的增长,但技术效率出现一定的退步,提升技术利用效率和调整生产规模应成为上海市制造业未来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汇率传递的视角,详细考察了中国贸易价格的汇率传递问题,通过构建贸易价格指数和汇率指数,分析了中国总体、分类商品、分贸易伙伴的汇率传递弹性及其对称性。从总体上看,中国贸易价格的汇率传递弹性具有不完全传递的特征,出口和进口的价格汇率传递弹性仅约为20%,且两者变化均与人民币汇率变动密切相关。从分类商品上看,各类商品的汇率传递弹性体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其中,矿产品和化工产品的出口;12率传递弹性较大,动植物和金属产品的进口汇率传递弹性较高。人民币汇率变动方向和幅度对汇率传递的影响基本存在对称性,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也并未明显影响汇率传递的程度。从分国别上看,以美国和韩国为例,中国与前者贸易价格的汇率传递弹性明显较大,是与后者的2.5~3倍左右。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中国和美国统计的中美贸易差额数据和人民币汇率这一全新的视角对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差额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以及人民币升值能否有效改善贸易收支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基于中国统计的中美贸易差额与人民币汇率并不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而基于美国统计的中美贸易差额与人民币汇率之间却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且人民币升值在长期内能够有效改善美中贸易赤字。但进一步的短期误差修正模型表明,短期内人民币升值并不能改善美中贸易逆差,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美中贸易逆差。相应的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显示,长期内人民币汇率对改善美中贸易逆差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这一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改善贸易收支的理论在我国并不成立,而在美国长期内却是成立的。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转向技术创新驱动、新型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新常态背景下,文章基于2004-2014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相关数据,利用拓展的C-D生产函数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全国以及东中西部技术创新、城镇化及以两者交互项表征的新型城镇化的就业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从全国和东、中部来看,技术创新和城镇化对就业均呈现显著负效应,而新型城镇化可以有效促进就业增长;从西部来看,城镇化抑制就业增长,但技术创新以及新型城镇化的就业效应不显著。以协调理念促进技术创新和城镇化平衡发展对中国破解就业困局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建立国际贸易对就业影响的理论模型,利用美国制造业面板数据分析中美贸易对美国就业的影响问题。实证结论表明,美国进口中国制成品对美国就业没有显著影响,也不是美国失业的Granger原因;美国制成品出口对增加美国就业虽有显著影响,但作用不大;影响美国国内就业的主要因素是实际工资、企业发展状况等实际因素。这些结论充分说明,美国的失业问题不是由美国进口中国制成品引起的,美国减少中国制成品进口也解决不了美国的失业问题。  相似文献   

9.
汇率变动对就业的影响——基于内生劳动供给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开放条件下的内生劳动供给模型中假定居民可以将一定比例的收入以资产的形式持有,以此来分析汇率变动对就业的影响。结果发现,汇率变动对均衡就业水平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它取决于商品消费的相对风险规避系数和其临界值的相对大小。由于我国的现实条件所限,当前中国居民的相对风险规避系数较大,因此汇率升值将不利于我国就业,1980年至2005年中国制造业就业的实证分析验证了这个结论。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LMDI分解分析方法,将我国制造业二氧化硫排放的驱动因素分解为经济规模效应、产业结构效应、技术进步效应、能源结构效应和污染治理效应,并定量考察2002-2014年期间各种因素对其排放量的贡献程度。结果显示:在整个分析期内,规模效应是导致二氧化硫(SO_2)排放量增加的最重要因素;技术进步对SO_2减排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能源结构变动的减排效应存在较大的波动性,其在"十二五"期间逐渐成为促进SO_2减排的主要动力来源;制造业行业结构调整的减排效应微乎其微。此外,环境规制作用所产生的污染治理效应在"十一五"期间逐步增强;但随着工程减排的增长空间日益缩小,其在"十二五"期间逐渐濒于消失。  相似文献   

11.
美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台实施了一系列的先进制造业发展计划,敏捷制造、智能制造成为其先进制造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在政策支持上,美国以创新政策引领,推动官产学研合作,助力大中小企业积极参与,依托其"软实力"自上而下重新塑造制造业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由WIOD数据库整理所得的1995~2011年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文章从整体就业和不同技能劳动力就业两个维度实证分析了离岸服务外包的就业效应。研究发现:总体而言,离岸服务外包具有技能偏向型特征,因为离岸服务外包有助于高技能劳动力就业,而抑制了低技能劳动力就业;离岸服务外包对就业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承接国异质性,由发达国家承接的离岸服务外包对中高技能劳动力就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由发展中家承接的离岸服务外包与其恰好相反;无论从不同技能劳动力就业视角还是从不同承接国视角来看,离岸服务外包对就业的替代效应均显著为负,而效率效应均显著为正。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我国制造业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和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综合考虑了汇率变动对产品出口和中间品进口的不同影响,估算了所有80个制造行业各自利润率受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并模拟了人民币升值不同幅度后的各行业利润率动态变化。结果显示:47个行业会因升值受损,33个行业会因升值获利,升值会对制造业总体带来负面影响,并降低制造业吸纳劳动力能力和研发强度,同时会扩大国有经济在制造业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资产总和占据全球外汇储备90%以上,探究影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币种比例的因素差异,以及四种主要货币之间的替代关系。创新性的从货币发行国角度进行分析,考虑最重要的三种因素:经济规模、汇率和利率。研究发现,货币发行国GDP是影响货币占比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实际有效汇率,利率对货币占比影响不显著。对于发展中国家,欧元和日元替代关系明显,而对于发达国家,英镑和欧元替代关系明显。  相似文献   

15.
汇率冲击和行业就业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Campa和Goldberg的贸易结构理论,我们对国内15个行业就业和汇率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大多数行业在汇率冲击后的反应和理论一致,即人民币升值会抑制其就业增长,而贬值有利于其就业扩张,尤其是对高开放度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影响显著。但由于其他行业就业汇率弹性并不显著,因此降低了整体就业汇率弹性的显著性。此外,由于我国各行业开放度高于美国,因此就业汇率弹性也较大。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利用工程机械23家上市公司2007—2011年的面板数据,对我国工程机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采用两套指标体系对实证结果的稳健性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实证分析的结果是稳健的;在影响工程机械企业转型升级的内部因素中,营销能力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最大,资金能力对企业的转型升级也存在正向影响,技术水平、人力资源和管理能力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不稳定;在影响工程机械企业转型升级的外部因素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企业的转型升级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行业集中度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既不稳定也不显著。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工程机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实现价值创造是制造业服务化的根本。文章基于服务生态系统视角探讨制造业服务化价值共创模式具有现实意义。首先分析了制造业服务化模式和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互动层次;然后基于这两个维度构建服务化价值共创模式矩阵,详细阐述并比较了九种服务化价值共创模式;最后得出结论,以为制造业实现价值共创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8.
汇率变动本身会影响其他各种经济变量——即汇率的杠杆属性。就业不仅是重要的经济变量,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事项,面临近年汹涌而来的要求人民币升值潮,我国人民币汇率是否需要调整、如何调整,在考虑汇率调整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的同时,更要研究其对我国就业可能带来的影响。因此,研究人民币汇率对就业的影响就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上海制造业的结构调整既关系到制造业产业高端化目标能否实现,又关系到上海创新驱动的转型进程能否有效推进,应当以产业的经济绩效和能耗水平作为结构调整的主要基准。本文对上海制造业的33个大类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上海市制造业增加值率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在全员劳动生产率和能耗方面较优,并由此提出了各大类产业未来调整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利用2000~2006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首次从企业一日的地角度分析了汇率变动对多产品企业出口的影响。本文的分析显示:人民币升值对企业出口产品的范围有显著影响。但对于生产率越高的企业,汇率变动对企业出口产品范围的影响会越小;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将使得企业出口产品的销售偏度增加,将使得出口额最大和第二大的两种产品的销售额比例增加,出口额最大的产品和所有其他产品的销售额之比将增加,而企业内部产品间的赫芬达尔指数将增加。这也说明人民币汇率升值将促使企业集中精力生产自己擅长的核心产品,而人民币贬值将促使企业更多地生产非核心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