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为新南南合作的典型,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和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受到了高度关注。由于两者各自的局限性,文章提出金砖国家合作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协同发展机制,由金砖国家提供机制支撑,丰富"一带一路"倡议的内容和形式,打造南南合作的新方式。协同发展机制的建立,不仅能推动金砖国家经济合作程度的深化,还有利于"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着宝贵的人文合作历史传统,但也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金砖国家人文交流合作取得良好的经验,形成了具有示范作用的"金砖路径",可以引领"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合作建设。通过加强"一带一路"沿线政府、民间人文交流合作,扩大教育和科技合作,探寻并培育共性文化,助推文化产业发展等,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3.
在本质上,国际制度反映的是国际行为体的利益博弈与诉求。由于制度是非中性的,不同利益主体在同一制度框架中的收益却不相同。当今时代的全球治理是一个制度网络体系,而现行最主要的、影响力最大的全球治理机制都是在发达国家(集团)的主导下建立的,因此发达经济体是现行全球治理的既得利益者,分享全球治理最大份额的收益,而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在其中处于一种相对不利的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公平、不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减少全球治理非中性带来的不利影响,金砖国家走到了一起并建立了新的合作机制,以推动世界格局从传统的统治与服从的强权型特征向符合时代要求的平等参与和互利共赢的民主型特征转化。同样,由于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非中性,不同的行为体从金砖国家合作中获取的收益也会不同,这甚至可能带来部分行为体之间潜在的利益冲突。为此,金砖国家合作应具有足够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积极探索"BRICS+N"等新的开放性的合作模式,最大限度地包容其他利益攸关方的关切,推动国际制度规则体系的渐进变迁,以尽可能地减少因世界格局的剧烈转换带来的冲击。  相似文献   

4.
刘轶  江时学 《亚太经济》2017,(3):177-182
最近几十年,世界格局中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这一变化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金砖国家和其他一些新兴经济体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显著上升。伴随着金砖国家的问世,国际上的评论应有尽有,莫衷一是。本文以英文文献为基础,对这些评论作一初步的梳理和分析,以期为学术界对金砖国家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相似文献   

5.
杨娜 《亚太经济》2017,(3):12-17
中国作为金砖机制的重要成员,力寻国家利益、金砖成员诉求与全球治理需要的契合点,而以金砖成员身份参与全球治理,有助于化解美国及其西方盟友的疑虑、发展与金砖四国的良性竞合关系、凝聚广大发展中国家并以金砖为平台开拓新合作领域。中国在金砖合作机制下参与全球治理受到诸多挑战,制约了其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次级跨区域合作模式、重合机制模式、中心合作模式及渐进治理模式是中国在金砖合作框架下参与全球治理的模式探索。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应对当前挑战,包括以经济互补为基础推动金砖成员加强经贸合作、力促金砖与欧盟共同抵御贸易保护主义、将合作共赢的"中国方案"与金砖合作精神有效对接为全球治理新理念。  相似文献   

6.
作为新兴经济体国家主要代表的金砖五国,近年来对联合筹建金砖国家独立评级机构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意愿。本文从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论述了主权信用评级的含义与影响,介绍了金砖国家本土评级机构发展历程与现状。在此基础之上,对建立金砖国家独立评级机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给予讨论,认为建立金砖国家独立评级机构需要从核心竞争力、公正性、公信力、协调性和国际监管五个方面做出相应努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简要分析WTO、IMF、世界银行等全球治理机制和框架,建议金砖国家建立共赢性发展互动机制,强化内部合作,增进共识,提升国际议题设定能力,将G20机制作为推动全球经济治理变革与转型的重要战略平台,以"循序快进"方式推动全球经济治理的变革与转型。  相似文献   

8.
作为典型的国际公共产品,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基本特征,同时,从设计理念到操作框架、从愿景到行动,都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理论上,"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全球治理理论的多重创新,丰富和发展了国际合作理论和全球价值链理论,"丝路精神"是对新中国外交核心价值理念的继承创新,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更是对全球治理理论的重要贡献。实践上,"一带一路"倡议兼具区域合作、国际协议等特点,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实践和国际合作的新模式,具有发展、和平、文化、合作等方面的典范价值,为新时期国际关系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三年有成。"一带一路"建设正处于量变到质变、小成至大成的关键时期,下一步要积极推进两大主轴建设,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进一步对接,创新"一带一路"理论体系,打造"一带一路"安全系统工程。"大事小以仁,小事大以智",中国应在大国外交框架下,稳妥处理与沿线国家的竞合关系,深入推进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9.
义利观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外交理念,不同于西方大国经济外交中的"胡萝卜加大棒"理念。它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合作共赢,与亲诚惠容、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奉行正确的义利观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一带一路"的一个基本要义。正确的义利观不仅决定了"一带一路"存在的合法性,而且决定了它发展的可持续性。没有义,"一带一路"将失去应有之意;没有利,"一带一路"最终将不可持续。在这种意义上,"一带一路"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正确的义利观能否真正得到贯彻。政府是"一带一路"的倡导者,企业是其主要参与者,贯彻正确的义利观的核心是协调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简言之,政府要以市场为基础,引导企业在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完成国家的战略目标。为此,我们既需要全面把握义利观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具体表现形式,又需要探索符合正确义利观理念的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0.
国际科技合作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目前"一带一路"科技合作模式主要有政府主导搭建的科技合作平台、民间促进国际科技合作发展以及共建产业园区带动国际科技合作等。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共建更多的沿线国家或地区双边及多边科技合作平台、科技合作研究中心、特色科技园区等模式,推动"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  相似文献   

11.
贸易投资合作引领机制创新是应对金砖国家经济增速放缓,逐步化解结构性矛盾,激活经济发展动能,促进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的战略选择。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创立十多年来,贸易和投资关系运行良好,但也存在结构性矛盾和诸多不确定性因素,迫切需要加快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化创新进程。展望未来,金砖国家应继续奉行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强化政策协调沟通,推动经贸、金融、产业合作机制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全面繁荣。  相似文献   

12.
该文认为,地方政府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思路与对策,需要考虑国家战略的顶层设计(纵向)、地方政府的相互竞争与学习(横向)、自身发展战略的路径依赖(内部)和地方的国际联系(外部)等四个方面的因素。上海作为我国海陆双向开放的重要节点,具备多方面的比较优势,应进一步结合"四个中心"、科创中心和自贸试验区建设,加强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协同联动,重点突出金融、经贸投资、科技创新、人文交流和交通物流等领域的平台、基地、中心和枢纽功能。该文指出:上海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真正的突破方向不在于具体项目,而是搭建高端合作平台,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全面提升自身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  相似文献   

13.
从总体上看,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之间存在贸易互补,但即使高度互补的产品在不同市场上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竞争,其他金砖国家也对中国出口产品进行较高的贸易保护。因此,应通过产业优势互补、创新驱动贸易结构升级、加大投资建设和契合"一带一路"倡议等措施,继续深化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的贸易合作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现有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主要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但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以及美欧危机的相继爆发,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实力和愿景愈加增强。金砖国家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力量,在2008-2015年全球经济增量中贡献率高达69.48%,金砖峰会也成为务实合作的新平台,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成立标志着金砖合作进一步深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逆全球化思潮愈演愈烈,对金砖国家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金砖国家在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的过程中,一是要立足本国发展要求,做实金砖合作;二是要在G20框架内,防止逆全球化进一步蔓延;三是存量改革与增量创新并重,渐进式推动全球治理的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15.
刘超 《亚太经济》2017,(3):74-79
安全合作是金砖国家合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金砖各国积极推动多边和双边安全合作,取得突出成绩。当前世界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传统安全风险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金砖国家安全合作既有难得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推动金砖国家安全合作继续深入发展,需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着力构建安全伙伴关系,不断夯实和发展金砖国家合作的价值基础、制度基础、物质基础、文化基础和信任基础。  相似文献   

16.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已建立十年多,取得显著进展,但总体尚不完善。习近平主席提出金砖国家应共同推进经贸大市场、金融大流通、基础设施大联通、人文大交流建设,系统设计出了金砖国家务实合作的四个方向。金砖国家应共同推动自贸区建设,加强互联互通能力,在资源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高技术产业、农业等重点领域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深化金融合作,推动国际金融体制改革。在向这四个方向努力的同时,要加强政策沟通协调,完善组织架构和常态化合作机制,从而推动金砖国家合作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7.
18.
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客观上为金砖国家合作提供了新动能,国别间的互补性使产能合作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潜力。根据经济增长活力、产业结构、人口与劳动力素质、资源与商品等方面的比较分析,表明金砖国家之间存在明显的非均衡性差异。因此,中国与金砖国家产能合作应该按照彼此不同的比较优势和基础条件,结合各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在贸易、投资与合作的方式和领域上有所区别,采取互补型贸易、梯度型转移和产业链分工三种路径,垂直型与水平型转移各有侧重,地理空间和产业领域相互契合,以进一步提高中国与金砖国家产能合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关于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对东道国国家治理的影响仍然缺乏系统的理论和经验研究,学界很少关注为何一些“一带一路”参与国能够较好地抓住倡议所带来的共建机遇和发展红利,提升国家治理水平,另一些参与国的表现则相对逊色。作者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对东道国国家治理的“有条件影响”分析框架,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总体上对于参与国提升国家治理水平具有积极影响,但这种影响取决于参与国在政治上对华友好的程度。友好的政治关系通常可以显著增加深度合作与信任,防止第三国对参与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干扰,从而更有利于这些国家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内容,促进其实现国家有效治理和发展。利用195个国家2014—2020年的面板数据对上述观点进行实证检验,统计结果支持上述观点,并表明在中美战略竞争时代,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项目落地、推动东道国的国家治理水平提升不仅需要进一步维护与强化参与国的对华友好政治关系,也需要防范第三国的战略干扰。  相似文献   

20.
建立金砖国家可再生能源政策数据库,剖析各国可再生能源政策中战略规划、财政支持、金融激励和调控监管等四类政策的差异。结果发现,金砖国家可再生能源战略规划类政策颁布水平相当;中国更为重视对可再生能源公共支持和税收减免政策的制定,印度侧重制定可再生能源贷款优惠政策;南非的可再生能源调控监管类政策比重显著高于其他金砖国家,巴西和印度更为重视电价政策和配额制政策的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