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韩建交20年来,经济相互依赖度不断提高,贸易贡献度指数快速增长。相关数据显示韩国对中国的依赖度要高于中国对韩国的依赖度,其中韩国对中国的出口依赖要高于进口依赖。分析中韩产业间竞争力指数变化的情况可以看到,韩国对华优势产业占中韩总贸易额的比重明显高于中国优势产业所占的比重,中韩经济合作依然是以垂直互补关系为主,这不仅与两国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也是因为韩国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主导着中韩产业内贸易。中韩两国应该继续深化双边和区域性合作,一方面通过调整贸易政策,加快自贸区建设等方式努力解决贸易不平衡和贸易摩擦问题,另一方面加强重点领域的开发合作,打造新的合作亮点和增长点,实现两国经济的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2.
文章根据三大环境污染物排放分别建立环境污染物排放—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外商直接投资—城镇化的P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方差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比较五个变量的双向动态关系。结果表明:五变量的动态关系在碳排放中最为显著,且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和城镇化与污染物排放存在着显著的双向耦合关系;根据方差分析可知,除自身因素外,外商直接投资对碳排放和固体废物排放预测方差贡献度最大,城镇化对废水排放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3.
4.
抗战时期,大后方与沦陷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经济关系。这种经济关系包括物资战和货币战这两个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层面,并且随着时局的变化,其表现形式也随之变化。在太平洋战争前,中日货币战占主导地位。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物资战成了经济战的重心。日本在这场经济战中达到了一定的战略目标,国民政府则处于下风,但日本促使中国大后方经济崩溃的目的并未达到。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江苏省制造业生产和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层面数据,考察了企业生产率、融资约束等因素对企业对外投资决策的影响。论文发现生产率和融资约束都是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重要变量,相比国有企业而言,民营企业受融资约束的影响更加强烈;融资约束的影响会随着生产率水平而发生变化,企业的生产率越高,融资约束变量在企业对外投资决策中产生的影响越大。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生产率和融资约束只对企业是否进行国际直接投资以及海外投资项目数量产生影响,对企业投资规模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学者对企业绩效差异形成的原因探索已经从企业内部因素转移到企业外部的关系因素上来。本研究以组织间学习理论和双元理论为基础,使用254份高技术企业的研究样本,探究了关系学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尤其是探索了双元创新在关系学习和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关系学习的三个子维度(信息共享、共同理解、特定关系记忆)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在将双元创新纳入到研究模型之后,双元创新分别在信息共享以及特定关系记忆与企业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假设获得支持;但是双元创新对共同理解和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假设没有获得支持,所以双元创新在关系学习和企业绩效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局限性进行讨论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可行性建议。考虑双元创新这个重要因素可以更好的解析关系学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能够为转型经济背景下的企业开展关系学习活动和提升双元创新能力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空间交互作用的视角,基于投资、物价、利率、汇率和国际石油价格5个传导机制,以动态双边贸易总额权重为连接矩阵,构建了一个包含51个国家的GVAR模型,考察了"一带一路"国家双边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国家间的经济增长、利率、进口和出口贸易4个经济变量存在同周期性;长期来看,该地区双边出口和进口贸易1个标准差的正向冲击可促进中国经济增长1.57%和1.77%,相反,中国经济增长1.2%则可提高该地区双边进出口贸易0.63%和1.02%,但短期内双向冲击的结果均为负;这两种关系在各国间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8.
对外直接投资,是充分利用全球资源与市场进行经济扩张的重要举措。本文总结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与行业分布,阐述了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安全的关系,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双目标模型分析了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策目标,提出了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渐进性、多元化和动态性的产业选择战略,并具体对劳动密集型和成熟适用技术产业、对资源开发型产业、研究与开发型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等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Grossman and Helpman(1994)的保护待售模型和Grossman and Helpman(1996)带有外国直接投资的扩展模型为基础,运用1993-2000年省际面板数据,使用最小二乘法和工具变量的估计方法,以及关键变量的多种计算口径估算了中国政府的目标函数。本文认为,政府对国有企业保护政策的内生性过程,是对外国直接投资所带来的收益与国有企业因为竞争加剧所带来的损失所进行的权衡。经验估计结果表明,在政府目标函数中,国有企业产出所占的比重是消费者福利所占比重的6倍。显示在国有企业面临外资企业竞争时,政府对国有企业的保护,一定程度上消减了消费者福利。 相似文献
10.
企业政治关系在许多国家都普遍存在,并对企业经营活动和竞争能力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从企业政治关系的内涵、理论解释、价值以及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等四个方面对该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并指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不足及可能进一步拓展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目前领导有效性研究已经从原来的"内在、单向、静态"视角转向"内外、互动、动态"视角,并且将"追随者"纳入研究范畴。领导者与追随者对彼此关系的认知、确认与认同是领导有效性发挥的关键,因此领导(关系)的实质是领导者—追随者关系认同建构与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将领导者与追随者的关系纳入实现某种共同的工具性目标的行动。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领导关系认同建构的概念、理论视角、影响因素、建构过程及维持这几个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并针对现有研究所存在的不足,对该领域研究的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希望能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12.
发展中的中泰经济关系福建社会科学院林勇,游滨80年代以来,中泰两国更加注重经济问题与双边合作,至今双边贸易与经济合作已成为中泰关系的中心。一自1975年中泰两国正式建交至今,贸易一直是双方经济关系中的主要内容;虽则到目前为止双方贸易额在各自对外贸易中... 相似文献
13.
美国是经济全球化的极力倡导者和推动者 ,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 ,2 0世纪 90年代美国对外直接投资不仅规模空前膨胀 ,而且其投资的地区流向、产业流向、投资方式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从经济全球化视角 ,分四个部分论述了经济全球化对2 0世纪 90年代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东南亚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取得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曾将东南亚的经济业绩归功于新自由主义理论和新宏观经济理论在东南亚的成功实践,亦归因于东南亚各国政府顺应经济全球化要求,在经济领域实行自由化、非制度化和私有化的改革,值得其他发展中国家所效法。但是,1997年突发的在东南亚经济史上前所未有、破坏性极强的金融危机,引起了人们对经济全球化的利益能否公平分享的质疑,促使东南亚各国政府重新认识、辩证地看待主要由发达国家推动的经济全球化,从而制定更加符合本国国情和本民族根本利益的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 相似文献
15.
新兴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主要分两大类:一是利用传统FDI理论解释新兴经济体ODI,二是尝试超越传统FDI理论,进行理论创新,引入新视角。本文针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对其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合法性视角探讨了经济转型时期我国外资企业的资产收益。文章认为,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下,外资企业能否获得政府和社会赋予的合法性,对其资产收益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运用实证方法研究了在怎样的具体条件下,外资企业更容易获得合法性并取得较好的资产收益。根据2001~2011年期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显示:环境规制对外资企业资产收益的影响存在“正u型”效应,而能源消耗对外资企业资产收益的负效应显著;外资资本密度不利于外资企业资产收益的提高;本土私营企业合法性提高对外资企业资产收益带来的负面作用相对有限;吸纳当地就业显著改善了外资企业的资产收益。同时,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因素在影响外商与港澳台两种不同投资来源的企业时呈现不一致性。文章结论充分表明,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外资企业资产收益离不开以合法性为核心的社会系统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呈融合发展态势。文章从理论上构建了要素禀赋差异下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关系的理论模型,并以中国为例实证研究了要素禀赋差异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结果表明:总体上来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中国的资本和高技能劳动要素数量增加时,企业将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而减少出口,而低技能劳动要素丰裕时,企业将选择减少对外直接投资而增加出口;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时,中国企业更趋向于选择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反之,则倾向水平型对外直接投资;随着相对要素禀赋差异的扩大,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当期的出口创造效应较弱,甚至会起到抑制作用,但对滞后一期的出口创造效应较强。 相似文献
18.
所有制改革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提供了制度保证,是经济转型过程中促进中国OFDI扩张的一种机制。文章采用2003~2014年187个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国(地区)的跨国数据,实证研究了所有制改革及其引起的对外直接投资主体多元化对中国OFDI的影响效应。在控制了市场寻求、资源寻求与技术寻求动机以及东道国市场风险和人民币汇率等影响因素后,实证结果表明:所有制改革对OFDI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对外直接投资主体多元化方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主体占比的增加对OFDI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投资主体占比的增加对OFDI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合作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投资主体占比的增加对OFDI的影响效应不显著或具有负向影响;进一步考虑东道国异质性的研究发现,金融危机前所有制改革与对外直接投资主体多元化对中国OFDI的影响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国家之间是有差异的,而金融危机后对中国OFDI的影响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企业间合作关系的管理是战略与组织管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既有研究对合作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均做了详尽的考察及整理,但缺乏对合作关系终止研究的系统回顾与整合。本文旨在对合作关系终止的相关研究做全面综述。综述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首先,何为企业间合作关系的终止;其次,哪些因素导致了合作关系的终止;第三,合作关系的终止对企业有怎样的影响。本文试图建立一套系统的整合框架对以上三个问题的研究进行评述,在指出现有文献中不足之处的同时,提出未来研究的可行方向,以期为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并为企业间关系的管理实践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20.
著名经济史学家汪敬虞先生毕生致力于中国经济史研究,著述丰硕,桃李成林,在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中外经济关系等领域留下丰厚的学术遗产。本刊创刊以来,汪先生始终给予热情的关怀和指导。在汪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本刊约请与汪敬虞先生有较多交往的学者撰写回忆纪念文章,以纪念这位享誉海内外的经济史学前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