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在企业异质性视角下,利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分析了影响2004~2007年中国制造业29个子产业出口的因素。研究表明多数子产业同质性程度较高,产出和出口主要集中于众多中小企业。考虑企业异质性情形下,产业内出口规模对贸易壁垒引起的贸易成本变化更加敏感。研究也发现较之距离缩短,技术性贸易措施减少引起的贸易成本降低有更明显的贸易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2.
当前,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逐渐变革传统国际贸易,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带来的“数字红利”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关注。 文章基于 2005-2009 年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数据,实证分析了互联网对我国企业进口行为的影响。 结果表明互联网显著影响了企业的进口总额和二元边际,对于不同特征企业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基于同质企业假设的产业内贸易理论无法对企业间的异质特征做出解释;最近几年,以Melitz(2003)为代表的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揭示出贸易自由化会使生产资源和市场份额向高效率企业重新配置,从而促进产业总体生产率的提高,开启了贸易利得的新来源。本文综述了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的发展,分析了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启示,最后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使用中国进口制造业企业数据,考察了互联网对企业创新的微观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互联网的使用显著提升了我国制造业进口企业的创新水平,且该作用效果在大规模、高效率、民营、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东部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地,互联网主要通过提升进口制造业企业的进口产品质量来促进企业创新;进口产品种类和进口规模的作用效果并不突出。最后,互联网在促进进口制造业企业独立创新的同时,也显著地促进了企业协同创新水平的提高。本文的研究对于数字经济时代制造业企业竞争力和制造业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Helpman et al.(2004)的异质性企业模型框架拓展至服务贸易领域,并引入金融危机影响,分析了金融危机对微观企业服务贸易二元边际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2000-2013年全球42个国家服务产业层面的出口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采用HMR两阶段引力模型,就金融危机对服务出口的边际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危机的发生会显著降低各国服务出口的广延边际,但对集约边际的影响则是不确定的。发达出口国集约边际在金融危机期间显著增加,发展中出口国集约边际则没有显著变化。分组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对服务出口的边际影响存在明显的国别差异和行业差异。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把企业层面的出口增长分解为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其次,使用1999-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专利数据库的匹配数据,综合运用多种计量方法,研究技术创新对企业出口增长二元边际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企业出口增长集约边际有正向而显著的影响,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影响最大,对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影响最小;技术创新对企业出口增长扩展边际有正向而显著的影响,对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影响最大,对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影响最小。最后,本文提出了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出口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2000-2013年期间HS6位码5000多种产品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进口增长的三元边际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多边层次上,还是在双边层次上,中国进口产品数量一直呈现稳定快速增长的趋势,是中国进口快速增长的源泉;在多边层次上,中国进口产品种类一直处于高位,变化不大,在双边层次上,对不同的贸易伙伴呈现不同的特征,但总体上中国进口各主要贸易伙伴的产品种类呈上升趋势;在多边层次上,中国进口产品价格一直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从大多数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口产品价格也一直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近年来中国进口产品价格没有下降的趋势;从影响因素来看,在华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固定贸易成本等因素是影响中国进口贸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本文匹配2002-2018年BACI数据库的HS-6分位5219种产品152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双边贸易及WTO数据库的优惠贸易协定大样本数据,采用泊松拟极大似然估计技术,实证检验优惠贸易协定对出口二元边际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签订及深化优惠贸易协定均能显著促进出口的集约边际和广延边际,且对集约边际的效应大于广延边际。该影响效应存在着条款、国别以及产品三维度的异质性。协定条款中的边界深度对集约边际和广延边际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边界后深度只对集约边际有促进作用而对广延边际没有产生影响。从不同类型的国别贸易上看,签订优惠贸易协定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为帕累托改进,但对不同类型国家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从产品层面上看,“北北型”“南北型”和“南南型”优惠贸易协定对于同质化和差异化产品以及不同技术密集度的产品的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也存在异质性。本文为不同国家间签订恰当的贸易协定和选择合适的缔约国提供了实证支持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2003—2015年间我国186个地级市样本数据,构建DID模型检验了"智慧城市"试点影响FDI的"二元边际"扩展的异质性。结果显示:第一,"智慧城市"试点总体促进了FDI的"广延边际",但对FDI的"集约边际"扩展的作用不明显;第二,东部城市FDI的"广延边际"扩展受到"智慧城市"试点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第三,"智慧城市"试点引起FDI的"广延边际"拓展具有滞后效应且至少在2年之后才会出现;第四,"智慧城市"试点主要通过降低投入成本,增强基础设施和提升人口素质等途径实现FDI的"广延边际"扩展,但伴随着"智慧城市"试点出现的严厉环境规制会对FDI的"广延边际"扩展形成抑制作用。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于:揭示了"智慧城市"试点与FDI的"二元边际"扩展的逻辑联系,并给予经验层面的支撑和政策层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诸竹君  王芳 《财贸经济》2022,(9):117-132
长期以来中国制造业面临较强的来自美国的进口竞争,这是否促进了中国企业的创新行为,仍存在较大学术争议。在中美经贸关系趋向平缓和中国扩大进口战略的背景下,本文将产业链关联和技术差距引入基准分析框架进行扩展,揭示了来自美国的进口竞争对中国企业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总体上,来自美国的进口竞争显著提升了中国企业创新数量、质量和效率,同行业正向作用大于前向关联负向作用,后向关联影响整体不显著;总效应关于来自美国的进口竞争程度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绝大多数行业处于正向作用区间。机理上,进口竞争对中国企业创新行为存在正向竞争逃避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和资源重置效应,以及负向竞争挤出效应和产品锁定效应;基于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回归表明,竞争效应主要存在于同行业,技术溢出效应存在于同行业和上游行业,产品锁定效应存在于上游行业。政策上,强化与日本、韩国和德国等“第三国”进口合作,提升企业技术水平、管理效率和地区市场化水平,有利于更好发挥进口竞争的正向创新效应。本文对扩大进口战略提升中国企业创新发展水平和重新理解中美经贸关系,推动新发展格局下创新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外商直接投资对企业出口规模影响的研究成果已经很丰富,但对出口路径的研究并不多见。文章以二元边际分析为框架,基于"企业—产品—目的地"的视角,利用2000-2006年企业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外资对出口的影响较弱。进一步区分出口的宽度和深度后,表明出口集约边际受FDI的影响不明显,有利于企业通过扩展边际实现出口的扩张。将出口扩展边际细化后,显示外资对新产品出口至老市场以及老产品出口至新市场的影响尤为显著。另外,外资对出口的拉动作用受制于行业技术机会的影响,对新产品出口的作用主要在"低技术机会行业"。最后,文章提出了如何利用外资促进中国出口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00—2006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产品层面交易数据,本文重点考察了出口临界生产率对企业出口参与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出口临界生产率的提高,企业出口参与的意愿将显著下降;出口门槛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导致企业的出口进入概率平均下降0.0068。进一步地,本文发现出口门槛主要通过出口的广延边际影响企业的出口行为,而对出口的集约边际并没有显著性影响。另外,与Melitz (2003)的预期相反,出口门槛对企业出口进入与退出决策的影响并不具有显著的对称性,即出口门槛主要影响企业的出口进入,而对企业的出口退出并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由于集约边际效应及广延边际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高科技产品进口价格调整对汇率变动存在不完全传递。在此基础上,使用2004—2017年法国、德国、日本、英国及美国从中国进口的HS制度下6位数字的高科技产品进口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汇率调整对样本国高科技产品进口价格存在较高程度的传递。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利用中国2004~2006年17万余个制造业企业大样本平行数据,从微观层面验证了企业融资状况对资本品进口的影响效果。研究表明:企业资本品进口决策与企业融资约束状况密切相关,流动性越高和负债率越低的企业进口资本品的概率越大;融资约束对企业资本品进口来源国的选择行为构成限制,从而也对进口资本品的技术档次构成限制。促进先进技术设备进口的贸易政策需要与金融政策相协调,通过改善企业融资环境,降低企业融资约束程度,将推动企业进口先进技术设备,进而提高企业生产率并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与海关贸易数据,研究了僵尸企业对非僵尸企业进口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僵尸企业显著降低了非僵尸企业的进口规模。具体而言,地区-行业层面僵尸企业占比每提高1个百分点,非僵尸企业进口规模平均下降0.15%;此外,僵尸企业还对非僵尸企业的进口决策、进口种类和进口质量均产生了显著的抑制效应。进一步的影响渠道检验表明,僵尸企业显著提高了非僵尸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进而对其进口产生抑制效应,并且这一抑制效应在高度依赖外部融资的行业和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这也进一步印证了僵尸企业确实是通过加剧融资约束进而影响非僵尸企业的进口。最后,异质性分析发现,僵尸企业对纯一般贸易企业和制度环境差的地区的进口的抑制效应更大,另外僵尸企业对资本品和中间品进口的抑制效应较大,而对消费品进口的影响较弱。本文研究结论意味着,解决僵尸企业问题可以缓解非僵尸企业的融资约束、减少资源错配,进而有助于推动中国制造业进口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2000~2010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贸易统计库合并数据,全面系统地评估了中间品进口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间品进口与企业生产率呈正相关关系,产品质量效应、产品种类效应与技术溢出效应是中间品进口提升企业生产率的三个可能的渠道,其中产品质量效应起主导作用。进一步地,产品异质性检验结果发现,第一,从发达国家进口的中间产品对企业生产率有显著正向影响效应,尤其是从G7国家进口的中间产品对企业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为突出,而来自欠发达国家的中间产品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有限;第二,零配件进口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效应最强,其次是加工型中间品,而初级型中间品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企业异质性贸易模型,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贸易统计库的合并数据将中国出口总量增长分解为出口的扩展边际和出口的集约边际,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了中间品进口对二元边际的影响。结果显示,中间品进口对企业出口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系数标准化发现,中间品进口的促进作用更多体现在集约边际而非扩展边际;分样本检验中,发现中间品进口来源国、贸易方式以及所有制类型会对促进作用产生显著影响。本文的发现为中国出口贸易扩展主要源于集约边际提供了一个科学的解释,也为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与转型提拱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运用BEEK-MGARCH模型测算了中国大豆主要进口来源国的进口价格波动性,发现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的价格波动最大,阿根廷次之,美国最小;随后运用差异化进口分布(DIA)模型实证分析了进口价格波动对中国大豆进口来源布局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总进口量、进口价格水平和季节性因素外,进口价格波动风险也是影响中国大豆差异化进口需求的重要因素;在中国大豆的进口市场中,阿根廷是唯一受自价格风险影响的国家,中国从阿根廷进口大豆的价格波动风险每增加1%,进口需求将下降1.11%;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的价格波动风险增加会使中国增加从阿根廷的大豆进口,而减少从美国的大豆进口。  相似文献   

19.
齐欣  王强 《财经论丛》2020,(11):13-22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海关贸易数据库及手工整理的儒家学院数据,探讨儒家文化对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儒家文化通过降低管理成本、促进研发创新、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及优化资源配置影响渠道显著促进企业出口的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儒家文化对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影响依次减弱,对外资企业的影响是负向效应。儒家文化对技术密集型企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资本密集型企业扩展边际的影响为正向效应且显著,但对集约边际的影响为负向效应且不显著;对劳动密集型企业扩展边际的影响为负向效应且显著,但对集约边际的影响为正向效应、不显著。据此,本文为中国出口企业行为探索新的研究路径,提出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2004-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采用倍差匹配的估计方法 (PSM-DID),实证检验了互联网对企业进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整体而言,互联网显著促进了我国企业进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而且这种效应在企业使用互联网之初最为显著。进一步的异质性检验发现,互联网仅对中小型企业进口技术复杂度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大型企业的影响并不显著;仅对中、高开放地区企业进口技术复杂度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低开放地区企业没有显著影响。本文丰富了互联网对贸易影响的研究,为互联网的进口技术复杂度促进效应提供了微观层面的证据,同时也为"互联网+贸易"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