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内蒙古形成创新发展的背景观点 (一)新产业革命驱动下,创新是引领内蒙古经济转型发展的第一动力 针对我区经济主要以资源型产业为支柱的现实,突破传统规模化扩张思维,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乃是推动全区产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第一动力,新产业革命是这轮结构调整的根源.因此,就内蒙古而言,重塑发展动力,优化产业结构,破解"新常态"下的战略难题,必须以第四次新技术与产业革命为背景驱动,将创新作为引领全区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尽早主动付诸于我区传统支柱产业的转型升级中,积极探索创新型转型升级路径以及与战略新兴产业交融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创新驱动是高新区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高新区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关键在于构建科学的合作联动创新网络体系。面对现实存在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整合与优化创新资源能力不足等困境,高新区应进一步完善创新资源流通渠道和制度安排,推进创新资源互补与高效对接;建立健全高新区创新网络合作联动一体化机制;构建以产业集群为核心的创新链条,通过技术需求和服务需求对接增强创新网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创新驱动是中国坚持走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重要战略,也是中国国家高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创新驱动发展模式下,国家高新区面临着发展战略地位不明晰;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层次偏低;创新资源整合力和辐射能力不高等问题。文章认为,中国国家高新区要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必须创新发展理念,推动国家高新区发展定位创新;优化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创新驱动的长效机制;推进自主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建设,提升国家高新区的产业结构水平。  相似文献   

4.
创新驱动是中国坚持走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重要战略,也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在创新驱动发展模式下,企业面临着资金不足、创新驱动制度不完善、企业整合与运用创新资源能力偏低等问题。文章认为,企业要实现创新驱动、提高核心竞争力关键是要创新管理理念,培育和强化企业创新驱动的思想基础;培育和构建企业创新驱动体系,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引导力和保障力;强化创新资源整合与运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明确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状况对"新常态"背景下全面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创新型旗舰企业发展不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投规模偏小、产业技术创新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提出了加强产业技术创新统筹规划、打造创新型企业集群、加快构筑产业技术创新人才高地、加快建设高水平产业技术创新载体、优化区域技术创新布局、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金融市场培育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经济新常态下,河北省高技术企业的发展面临机遇和挑战。利用2009—2013年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数据,研究发现:河北省高技术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特征明显,经济效益整体较好;但是,近年来增长速度逐渐放缓,不同细分行业发展不均衡。分析认为,调整企业发展结构布局、发挥市场主体功能、实施创新驱动和互联网+等战略措施,可以有效促进河北省高技术企业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2014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天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面对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两个重大战略的双重机遇,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后,将作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试验区,成为天津市全面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起点。在天津构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拥有一定优势和条件,关键是应该把握好在天津构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战略基点。一、构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战略背景从国际上来看,2008年头号经济大国美国爆发了  相似文献   

8.
创新驱动发展是"十三五"时期在经济新常态下的重大战略,本文在总结众多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创新驱动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进行纵向比较时,本文借助主成分分析方法从众多指标当中评选出贡献较大的指标,在进行横向比较时,采用熵值法对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创新驱动总体发展水平进行评价。计算结果表明:第一,北京、上海和深圳创新驱动发展水平处于较高水平,以较大优势领先广州;第二,在2014年一线城市经济发展当中投资驱动依然是主要力量,在未来经济新常态格局下,改变传统的投资驱动发展模式是当务之急;第三,广州市在创新驱动发展当中,研发投入较少,是其落后于其他一线城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正重庆万州区主动适应新常态,深化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把发展的立足点真正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以转变发展方式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实创新平台,集聚创新资源万州区紧紧围绕促进创新创业,搭建各类创新平台,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加强研发中心建设,建立了认定管理、评价考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产业集聚区也进入了提质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在新的时期,应大力推进产业聚集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提升企业创新水平,完善创新发展载体,推进创新要素集聚,提高科技创新成果应用转化,构建良好的创新环境氛围,加快培育形成新时期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发展的新动力,打造竞争实力强和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性产业集聚区。  相似文献   

11.
创新已成为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的一个关键因素,中外创新环境也发生了新变化。中国企业深刻认识到:原有的经营模式已难以为继,创新已成为发展瓶颈;市场换不回、花钱买不到核心技术;“中国制造”如何向“中国创造”转变?必须加强自主创新和创建自主品牌,提升产业层级,构建核心竞争力,才是惟一出路。  相似文献   

12.
海运作为满足世界和中国进出口货物运输的最主要的方式,其发展直接受到经贸形势的影响。伴随着世界经贸增速持续放缓,中国经济走入"新常态",海运业也随之进入"新常态"。在这种经济背景下,海运业受到了增速放缓、运力长期过剩,市场处于漫长的调整期和大型航运企业纷纷转向联盟化经营等各方面的影响。文章阐述了我国企业在"新常态"的严峻形势下的积极探索,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创新服务,同时努力抓住新的发展契机,以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从而致力于更加有效的供给侧改革。  相似文献   

13.
“未来五年,西安高新区将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西安创新资源集聚优势,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金融融合、军民融合、人才聚集等方面积极探索,开展创新政策先行先试,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推动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再造新优势,取得新突破,实现新跨越,努力成为在经济新常态下引领区  相似文献   

14.
区域发展是一个涉及产业发展和城市规划等各方面的复杂系统工程,但其核心是通过创新驱动促进产业发展和升级。经济新常态下,昆明是一个明显的经历了增速下滑、经济活力下降、产业和区域优势大幅下降的城市,昆明市必须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使改革和创新成为实现昆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新基础和新动力。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构建国家创新体系,是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促进国民经济转型发展的根本途径。经济结构供给侧改革和十八大以来的改革政策着力为落实创新驱动战略铸造制度平台。推动国家创新发展,企业也要发挥主体能动和系统调动作用,担当创新主体力量的重大职责。文章以创新经济、演化经济和美国学派的经济理论为依据,从历史发展的纵向角度,考察美国创新型企业通用电气,得出其在发展历程中,演化形成了科技、制度、人才政策、金融政策、市场力量等综合创新能力,驱动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这将为中国企业塑造创新能力,落实创新驱动战略,提供一定的理论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6.
走进新常态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国家发展战略的新要求,我国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中国经济 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已转入新常态.通过梳理中国经济新常态内涵和阶段性特征及发展形态,吸收借鉴国外应对新常态先进经验,谋求天津在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新机遇,从而提出天津主动适应、引领新常态实现发展改革新突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科技部近日发布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驱动战略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0年,努力将国家高新区建设成为自主创新的战略高地,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引擎,实现创新驱动与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域,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充分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新旧动能共同构成新常态背景下支撑经济增长的力量。青岛市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本着增强科技创新的思路,通过分析国内外科技创新态势和青岛市科技创新现状,从打造形成源头供给、夯实动能转换产业基础等六方面为增强科技创新动能提供可行性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第十四届中国经济论坛是中国经济周刊发起主办的全国性经济学术研究论坛,2001年至今历经14届,形成媒体牵头、社会支持、共话经济、促进发展的良好社会效应。中国经济论坛坚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设置议题,今天的主题是"新常态可持续——创新是中国发展新引擎"。当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速度上,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上,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上,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已经转向了创新驱动。要适应新常态,必须摆脱旧习惯,彻底摒  相似文献   

20.
《江苏科技信息》2019,(34):78-80
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协同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新常态下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文化创意产业中起到了"增效协同"的作用。文创产品的发展在协同创新的背景下,有了更深的内涵,能够实现各主体资源投入后的整合创新,文章在协同创新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文创产品发展的现状、特点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并对此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协同创新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创产品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