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李娜 《港口经济》2017,(5):52-53
资源整合与区域一体化工作是"十三五"时期港口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港口资源整合的过程中,要实现区域内港航资源和要素的优化整合,促进区域内港口的合理分工和港口群的优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陈天力 《广西经济》2007,(11):25-27
2006年,围绕着《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划分的5个港口群,全国沿海港口从北到南,港口资源整合大戏纷纷隆重上演。本文将试图透过全国沿海港口资源整合现象,分析其展开的动因和特点,为我们正在进行的北部湾港口资源整合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京津冀港口资源整合对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当前津冀港口群资源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以资源整合为抓手,进一步增强有关港口的比较优势与核心竞争力,进而在港口竞合发展方面实现有效突破,形成津冀港口群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带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赵楠 《港口经济》2013,(4):13-15
自2002年港口管理体制改革后,我国港口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投资建设热情高涨,吞吐能力迅速扩大,吞吐量快速增长,我国港口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然而,也随之出现了结构性产能过剩、港口间恶性竞争、资源无序开发等问题。为此,我国从中央到省级层面再到地方企业集团掀起了港口资源整合的热潮。一、我国沿海港口资源整合现状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港口应不断完善港口立法和管理办法,加强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加快区域港口资源整合,推进管理和技术创新,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港口,使港口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相似文献   

6.
王森勋 《特区经济》2012,(3):251-253
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时代,随着船运公司和货主的实力增强,港口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港口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具有较强的自然垄断力。本文以日照港为例,分析我国北方港口煤码头运输现状,从港口文化、港口战略、生产管理、资源整合、硬件设施、政策因素等六个方面研究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长三角地区港口资源整合,一直是业内关注的焦点。近日有专家指出,整合港口资源,已成为建设节约型交通系统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长江下游港口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慧珍  司马锡生 《特区经济》2006,211(8):266-268
随着长三角经济的一体化进程推进,区域物流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港口依托物流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是大势所趋,本文通过分析长江下游港口发展物流的优劣势,指出了长江下游港口物流建立区域港口物流协同发展策略,并提出了相应建议和对策,以期对政府在统一规划,港口资源整合,江苏的沿江开发以及港口企业的发展有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9.
赵楠 《港口经济》2011,(11):5-6
一、我国港口“十一五”建设重点及成就回顾 “十一五”,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进出口贸易量巨大,经济快速腾飞对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港口的需求旺盛。加大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长江黄金水道等级、加强港口资源整合、促进现代物流发展成为国家港口“十一五”规划重点。  相似文献   

10.
在全国新一轮的港口建设浪潮中,位于渤海湾西岸的津冀两地港口纷纷基于各自视角提出了宏大的发展规划并付诸实施。由于地理邻近、腹地共享,津冀港口需要通过资源整合及协同竞争推动港口群的一体化,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及避免过度竞争。具体对策则包括集装箱运输网络建设、培育跨区运营商等内容。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三角洲港口群一直被看成是地区经济的增长点,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大势所趋的背景下,文章主要探讨如何运用行政、经济和市场手段推进港口资源整合,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存量资产调整,优化增量配置,实现建设节约型交通系统的目标,最终实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2.
7月11日,正在福建考察调研的国家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指出,港口资源整合是港口岸线资源优化配置和发展功能科学定位的有效手段,变通运输部鼓励地方结合实际,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对港口资源配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整合长三角港口资源,关于长三角港口群内各港合作的话题再次受到关注。然而,尽管港口行政当局之间的合作屡见报道,但是港务集团之间的合作仍然未见突破性进展。笔者认为,长三角港口资源整合的要害在于“去行政化”。  相似文献   

14.
长三角区域主要港口之间的竞争合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当前长三角港口发展前景看好,但港口之间的竞争动力却还在加强。虽然竞争影响了资源整合,造成一定的浪费和无序,但总体上利大于弊。合作是发展的重要方向,是竞争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要求。本文具体阐示长三角区域主要港口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寻求协调发展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5.
东吴 《港口经济》2010,(11):1-1
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港口未来发展趋势看,“十二五”期间港口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改善资源配置方式,进行港口资源整合,全面调整港口结构:布局结构、功能结构、生产要素结构、资源配置结构、货源结构、利润结构等,在可持续增长上下工夫,全力打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港口,为构建中国特色的“大交通、大港口、大物流”新格局,走出一条大胆改革、求质图强、率先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6.
环渤海区域港口群竞合关系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永 《改革与战略》2009,25(7):105-106
环渤海区域有着无可替代的港口物流优势,目前正面临历史性的战略机遇,但产能过剩趋势也开始显现,区域内港口群急需资源整合,从单纯的竞争走向竞合,实现共赢。从区域环境分析,影响环渤海港口群竞合关系的关键性因素在国际层面主要是东北亚地区日、韩港口的挑战;国内层面主要是“双三角”港口群的竞争以及区域内本身存在的体制性障碍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的深入应用推动了现代港口发展,智慧港口建设以智能设施设备为基础、以互联网信息系统为依托,实现港口城市物流、资金流、商流、信息流等资源整合,并以智慧基础设施为基础推动产业发展。宁波港智慧港口建设应立足打造"全球供应链节点",优化现代港口服务,并围绕智慧物流、现代工业转型、"互联网+智慧港航"、现代通信与云服务实现港口产业转型升级和港城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8.
蒋千 《港口经济》2006,(4):36-38
进入21世纪的五年,经济全球化趋势更加明显.中国入世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并带动了沿海港口的高速发展.大规模的港口建设面临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资源整合、发挥港口群的整体优势是适应经济快速发展、提高地区港口整体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基于港口联盟的浙江港口发展新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港口联盟的基本内涵和意义 1.港口联盟的基本内涵 港口联盟是企业战略联盟理论在港口业的实践,指港口企业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契约关系而建立的长期而又较为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并在相关业务领域采取协作行动,基本实现港政管理统一或港口企业经营管理统一。港口联盟是两个资源互补港口之间或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为了某一共同的特定目标所形成的长期合作协议或组成的网络式协作关系。港口联盟是港口资源整合的主流模式之一,可分为水平型联盟和垂直型联盟。  相似文献   

20.
哲刚 《港口经济》2012,(3):20-20
港口产业一直是浙江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也是浙江省外向型经济的基础。按照浙江省实施大投人大建设大交通促进大发展的思路和“港航强省”战略,浙江省大力打造以宁波一舟山港为龙头,嘉兴港和温州港、台州港为两翼的现代港口体系,推进全省港口资源整合和开发,加快转型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浙江开拓港航创新合作环境,凸显港口联盟合力巨大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