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郝会会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11):133-137
理论和实践表明,人力资本和外商直接投资都能单独促进经济增长,但人力资本和外商直接投资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两者的相互融合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增长.文章把人力资本、外商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纳入到一个分析框架内,研究人力资本、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之间循环作用机制,并采用中国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
环境规制问题是近几年经济学的热点问题,环境规制对外商直接投资有怎样的影响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环境规制与外商直接投资关系做了实证分析,结果证明,在我国东部沿海各省市,环境规制对外商直接投资存在正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前对于外商直接投资的研究多集中在影响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因素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方面,本文则从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出发,分析中国这种对外投资行为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我们仍然将关注的重点放在投资环境上,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主要受到东道国经济增长、东道国平均工资、两国间地理距离、文化差异、法律环境以及政策限制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章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额对我国的贸易总额、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额的影响要大于对进口额的影响.应不断优化外商投资软环境,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与质量,引导外商直接投资的资金流向,从而提高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对外贸易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广东省21个市的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集聚情况出发,从两个方面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从统计和理论分析角度证明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集聚有促进作用。又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产业集聚对外商直接投资有强大的吸引力。同时指出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价格、开放度、投资区位的距离都是外商直接投资进入广东省考虑的区位因素。从而指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培育相关产业集群,协助广东省实现腾龙换鸟。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上海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卓有成效,关键在于上海已初步建成较为理想的外商直接投资环境。要进一步提高引资效率与水平,关键仍在于继续改善上海投资环境。本文基于对82家在沪外企进行的实证调查,分析了上海外商直接投资环境的综合优势、硬环境、软环境,并探讨了在沪外企的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基于熵的投资环境评价模型,对深圳2005-2010年外商直接投资环境进行实证分析,认为深圳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环境逐年改善,其最优状态为0.742,同时表明深圳外商直接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因此,在分析不确定性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优化深圳外商直接投资环境的对策建议:(1)发展创新型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增长;(2)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外商投资软环境;(3)开拓产业发展空间,增强吸引外资能力;(4)优化人才环境,提高人才聚集效应;(5)引导外资投向,开放外商直接投资新领域。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逐步与世界接轨,外商对华直接投资额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外商直接投资是否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发展是否吸引了更多的外资,二者究竟是何关系?文章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协整检验,并根据1985-2006年外商直接投资(FDI)与中国GDP的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对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增长是引起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因,而中国经济增长对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也有显著的影响。在实证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合理利用外资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进行现代化建设是中国十年改革开放的一大成就。从1979年开始,外商在中国投资迅猛发展,到1989年底,外商直接投资累计额达186.6亿美元。从1982年至1989年,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年平均增长率达30%。本文拟探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实力、经济增长率、国家开放政策诸因素的关系,并就我国十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作出实证分析。 一、AFDI与经济实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表征污染物排放量与外资企业投资额以及内资企业投资额之间关系的函数基础上,建立以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为因变量,以三资工业企业总资产和内资工业企业总资产为自变量的协方差回归方程。实证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生产环境产生了明显的负面效应。通过对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就外商直接投资对三大地区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程度而言,东部地区最为明显,其次是中部和西部。  相似文献   

11.
根据双缺口理论以及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外资对工业化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广东省利用外资和工业化演进过程的实证研究发现,实际利用外资、尤其是其中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对广东省工业化水平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反过来,产业结构优化又促进了外商对广东的直接投资,外资利用和工业化之间呈现出明显的良性互动关系。本文的研究还证实了对外借款和其他形式的外商投资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在实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本文还结合现实对广东省引进外资的政策趋向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是世界各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策略,亦是国际直接投资的惯例。我国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中,既要与国际惯例接轨,又要从基本国情和改革开放实践出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注意创造条件,逐步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武汉市1985年至2006年的外商直接投资、环境状况和经济增长等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实证分析发现,武汉市引进的外商直接投资虽然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其总体上质量不高;武汉市在某种程度上承接了大量高污染的跨国企业,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勇  江心英 《特区经济》2010,(12):50-5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苏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和水平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本文应用1999~2008年的样本数据,运用协整分析法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实证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与江苏省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实证研究表明,江苏省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与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不同于以往的学者单从外商直接投资或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角度来研究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关系,而是以小岛清的“边际产业”理论的新阐述为基点,从外商直接投资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两方面,以中国与发达国家和中国与非发达国家两个视角,通过岭回归的实证研究,证明了中国的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是互补关系,检验了国内某些学者的观点,同时也在某些观点上同一些作者持有不同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葛秋颖 《特区经济》2006,(1):282-283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增多,FDI地区分布不均匀的现象越来越明显。本文采用2002年的相关数据,对影响FDI在华区域分布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当前我国FDI区域性分布与各地区的经济实力、投资环境、人力资源有关,而平均工资对外商直接投资几乎没有影响,说明外商在决定向各地区投资时更关注的是软环境因素(市场潜力、投资环境等)。文章最后根据这些影响FDI在华区域分布的因素提出了一些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徐明 《特区经济》2012,(5):26-28
运用协整等计量分析方法实证研究广东省技术创新产出及其影响因素和负外部性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科技使用额对广东省技术创新产出能力的提升具有推动作用;实际外商直接投资水平和环境规制能力对广东省技术创新产出能力的提升具有抑制作用。同时,科技使用额、实际外商直接投资水平、环境规制能力和广东省技术创新产出能力之间不存在显著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广东省实际外商直接投资水平的变化会引起广东省环境规制能力变化。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了外商直接投资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微观机制,并运用企业层面的统计数据验证了上述机制的存在性,接下来基于面板数据就外商直接投资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效应进行计量估计。实证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通过产业集聚效应缓解了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其融资效应由合资企业、处于产业集聚区的非合资企业和未处于产业集聚区的非合资企业依次递减;而在信贷市场上,FDI对不同类型民营企业却起到截然相反的融资效应,对于合资民营企业起到明显的融资缓解效应,却加剧了非合资企业原本的融资困境。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基础上发展了一个关于环境污染与外商直接投资、环境规制和产出水平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我国1999~2012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分别选择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作为环境污染水平的代理变量,通过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检验了全国及分区域外商直接投资对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环境污染呈"倒U"型关系,即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环境规制对污染排放的治理没有促进效应,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支出与环境污染排放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这反映了当前地方政府缺乏治理环境污染的积极性和前瞻性,各地正面临环境越污染越治理的困境。  相似文献   

20.
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运用协整方法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之间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外商直接投资是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格兰杰原因。然后分析了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现状,最后提出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