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了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结合国家标准化改革工作要求,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联合中国节能协会、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研究编制了《工业园区电力需求响应系统技术规范》标准。该标准结合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及电力体制改革进程,以及园区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对能源电力的新需求,考虑到目前国际上智能电网发展对电力需求响应的重要推动,以工业园区应用为契机,引导电力需求响应在国内更好地推广应用,并为电力需求响应在国内的应用和发展提供标准参考和标准  相似文献   

2.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简称《纲要》)。《纲要》是第一部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颁发的标准化纲领性文件,在我国标准化发展事业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纲要》指出,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基础性和引领性的作用,《纲要》也部署了下一段发展工作的重点,其中推动标准与科技创新的互动发展是重要内容,我们要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3.
200年4月25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一次理事长会议在上海召开。这是中电联第五届理事会成立以来的第一次理事长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两会精神,研究中电联在推进电力转变发展方式、开展电力“十二五”规划研究、电力行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和推进行业文化建设的思路、方法及行动框架。会议还就加强中电联服务能力建设通过了有关议案。  相似文献   

4.
2010年11月12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二次理事长会议在京召开,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近期中电联工作,听取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研究情况的报告,研究部署下阶段中电联各项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5.
中电联第三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举柴松岳同志担任中电联名誉理事长的议案》、《关于高严不再担任中电联名誉理事长的议案》、《关于增补中电联副理事长的议案》、《关于调整中电联秘书长的议案》、《关于增补中电联理事单位及理事的议案》、《关于增补中电联常务理事单位及常务理事的议案》、常务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关于中电联2001年度、2002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2003年度预算草案的报告》等七项议案,现予公布。一、推举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主席柴松岳同志担任中电联名誉理事长。二、高严不再担任中电联名誉理事长。三、增…  相似文献   

6.
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发展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结合我国经济和电力发展的实际,论述了电力需求侧管理(DSM~1)的战略作用和发展前景,对我国DSM进入良性发展的战略步骤和战略重点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随着国家将能源保障、节能减排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国内各行各业,尤其是重点能耗大户,逐渐将节能减排纳入到重点工作当中。能源管理信息系统是信息技术、能源管理技术和自动化与控制等技术的融合与集成,可驱动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经济成本降低的综合管理系统。为了深化和落实我国节能减排政策,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健康有序发展,作为能源消耗大户的电力企业有必要按照"信息化、自动化"的建设要求,建设电力企业能源管理系  相似文献   

8.
除耀强 《中国电业》2011,(12):22-25
7月28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在北京对外发布了《全国电力行业核心价值公约》。该公约共5章19条、2200余字,由总则、价值理念、自律规范、职业操守、附则等部分组成。其主体“价值理念”是灵魂,“自律规范”、“职业操守”是支撑,三者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辅相成。犹如“一体两翼”,形成了独具电力特色的核心价值体系格局。  相似文献   

9.
谢毅  张欣 《广西电业》2011,(12):5-6
未来五年,我国电力需求结构将发生明显变化.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我国电力需求将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到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将由2010年的41999亿千瓦时增加到64000亿千瓦时左右,年均增长率从11.1%回落至8.8%.中国能源研究会11月27日发布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1》(以下简称《报告》)作如上表述.  相似文献   

10.
7月28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在北京对外发布了《全国电力行业核心价值公约》。该公约共5章19条、2200余字,由总则、价值理念、自律规范、职业操守、附则等部分组成。其主体“价值理念”是灵魂,“自律规范”、“职业操守”是支撑,三者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辅相成,有如“一体两翼”,形成了独具电力特色的核心价值体系格局。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需要消耗大量能源。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相对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及较低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加剧了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约束矛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任务迫切而繁重。从我国节能潜力的分布来看,我国终端用电效率低、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大是不争的事实。目前我国单位GDP电耗为发达国家的3~5倍;  相似文献   

12.
如何看待今年出现的缺电局面今年的较大范围电力短缺现象是自1996年以来首次出现的,当然有很多客观原因。比如,今年的来水偏少,南方一些地区持续高温,有人说是六十年以来首次出现的持续高温;今年前8个月电力增长15.8%,但8月上旬,水电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5个百分点,就是因为来水少。水电减少的5个百分点,只能靠火电补,所以火电的增长速度比发电平均增长速度要快。上海、浙江今年出现了电力紧张,给人民生活生产带来了一些不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实现我们年初对福建电力的预期。当时认为福建的电力是供大于求的,所以国家电网公司去年和今年…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航空机载维护系统仅具备通常的数据记录功能,无法进行故障诊断和趋势分析,地面维护人员需查看飞机的数据记录评估飞行状态和使用寿命。新一代机载维护系统的整体维护性能不断提升,功能高度集成,可解决目前故障虚高和难以复现的问题,极大提升了飞机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需要消耗大量能源。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相对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及较低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加剧了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约束矛盾,节约资源、保护环  相似文献   

15.
《电力技术经济》2006,18(6):60-60
由国家电网公司组织、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牵头、24家网省电力公司参加的“能源基地建设及电力中长期发展规划深化研究”课题,围绕大型煤电基地和水电基地的开发及电力外送问题,对“十二五”及2020年电力发展规划中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的7个大型煤炭基地,进行了能源开发、运输和消费及其  相似文献   

16.
《华北电业》2010,(2):71-71
<正>近年来,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电力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对电能计量工作转变职能、服务客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计量是面向用户最直接的窗口,是反映电力企业管理水平,资  相似文献   

17.
《2003中国电力论坛》胜利闭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论坛传递和交流的大量信息与经验将会有力促进我国电力改革与发展和确保电力安全。为满足读者的要求,本期以“特别报道”栏目集中摘要刊发赵希正总经理、张国宝副主任、宋密副主席、吴贵辉副局长以及彼德(Peter)先生的讲话摘要,其它相关内容将分专题陆续刊登。  相似文献   

18.
去年和今年,我国东部大部分省市拉闸限电,这给了我们很多启示。首先是电量需大于供,电源备用容量不足,电网输送能力不够。其次是今年高温缺雨的外部条件揭开了较长时期以来电力供需低水平、暂时平衡的盖子。现在各行业、各部门都在做发展规划,中国电科院、中国社科院和清华大学等单位做了未来20年我国电力发展规划。2020年全国的用电量将达到4.3万亿千瓦时,是当年全世界用电量的13.3%,是当时美国用电量的67%,日本的2.4倍,德国的5倍。一、加快电源发展为实现2020年全国装机达到9亿千瓦的规划,即从现在开始到2020期间,每年要增加3000万千瓦才…  相似文献   

19.
<正>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是电力市场化改革,而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关键和难点又是电价改革。从2002年国家出台关于电力体制改革的5号文件开始,我国以电力市场改革为核心的电力体制改革已经实施20余年;2015年9号文启动的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正在能源革命战略的指引下,加速推进能源转型的进程。可以说,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同时也仍面临许多重要问题,其中,电价形成机制与电价政策选择等问题无疑是诸多改革问题的聚焦点。近期笔者拜读了长沙理工大学叶泽教授等所著《我国电价体系建设与电力工业发展战略转型研究》一书,深感推进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必须要进一步深化对电价体系建设问题的理解,相应地,电价改革也必须要有新的突破,而该书恰为推进电价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全书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概括起来,大致从五个方面分析和提出了通过电力体制改革促进电价体系建设并实现电力发展战略转型的理论观点与政策路径。  相似文献   

20.
正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的指示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电力生产和建设施工中人身伤亡事故防范工作,近日,国家能源局出台《关于防范电力人身伤亡事故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升电力行业人身伤亡事故防范工作水平。一、《意见》出台的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成为社会共识。中央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