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分析人民币在岸市场与香港离岸市场相互影响机制,并运用VAR模型和DCC-MVGARCH模型分别考察了8.11汇改前后CNY与CNH人民币汇率均值溢出效应和动态关联性。文章得出以下三点结论:一是汇改前CNY拥有人民币定价权;二是汇改后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发生变化,人民币定价权归属呈现阶段性特征;三是CNY与CNH之间原有的稳定联动机制受到汇率形成机制调整的冲击,两地汇率动态相关系数波动性增强。通过分析汇改后影响人民币定价权变动和两地联动机制的因素,文章建议促进在岸市场建设,巩固在岸市场人民币定价权;加强央行与市场的政策沟通,锚定市场预期,同时重视外部风险冲击,稳定两地汇率动态关联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建立基本的GARCH模型和扩展的GARCH模型,探讨了市场基本面、全球金融市场环境以及相关政策等因素对人民币离岸和在岸市场的定价差异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离岸和在岸市场定价差异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两个市场流动性差异和参与者预期差异对于人民币离岸和在岸定价差异及其波动会产生显著影响,全球风险厌恶情绪上涨和美元升值会增大人民币在两个市场的定价差异及其波动。在政策方面,允许人民币资本跨境流出的措施会明显减少两个市场的定价差距,反之亦然。在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形成机制改革显著地扩大了人民币两个市场的差异,加剧了其波动。  相似文献   

3.
4.
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汇率的动态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论文主要检验了人民币在岸市场(CNY)与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CNH)以及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市场(NDF)之间汇率波动性的动态相关关系。根据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将样本区间分为四段,采用日度数据,利用DCC-MVGARCH模型研究三个市场日汇率数据之间的动态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发现:三个市场相关程度不断增强,信息传递较快;2009年7月1日前CNY市场与CNH市场汇率波动率的相关系数较低且规律性不强;2009年7月2日至2010年7月19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民币汇率稳定不再升值,其相关系数接近于0;2010年7月20日至2011年6月27日汇率波动性的相关性逐渐增强,表明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逐渐加大。2011年6月28日至2012年12月24日间汇率波动的相关性显著增强,这说明人民币不同市场之间的信息溢出程度加强,境内外市场融合程度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5.
利用2011年6月27日至2018年11月23日的日度数据与VAR-BEKK-MGARCH模型,分析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与全球和亚洲7种货币之间的双向溢出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在全球和亚洲市场中,人民币汇率在均值和波动率上呈现双向溢出效应;在岸人民币汇率在全球和亚洲区域内的均值与波动溢出效应均强于离岸人民币,表明在岸市场参与者具有汇率基本面信息优势;虽然汇改过程中人民币汇率浮动增强,但人民币汇率溢出效应并未随之增强。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应当与资本账户开放、离岸人民币货币与债券等发展协同推进,以促进离岸市场效率以及与在岸市场的协同程度,并提高人民币汇率弹性与均衡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6.
811汇改是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举措。文章从汇率市场化的波动性、政策敏感度、流动性影响以及在岸和离岸联动性四个方面探究了811汇改前后人民币汇率的运行特征。实证结果显示:汇改前,汇率波动性低,不受政策和流动性影响,且两地市场联动性较低;而汇改后,汇率长期处于高波动状态,受汇率中间价和资本限制政策以及流动性因素的显著影响,两地汇率联动性明显提升。由此得出几点结论和政策启示:第一,汇率波动相对剧烈时,汇率中间价和资本限制的调节作用更加有效。第二,随着汇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应将流动性因素纳入报价模型中,参照其变动拟定汇率调节的方向。第三,不可忽视国际市场风险和汇率预期的作用,应加强市场风险监控和汇率预期引导,防范汇率调整期间出现人民币价格暴涨暴跌现象。  相似文献   

7.
推动和鼓励在境外建立离岸市场是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点。离岸市场的存在和发展可以为在岸市场资本账户的逐渐开放提供缓冲带,减缓骤然开放对国内金融市场带来的冲击,同时叉可以为在岸市场的部分机构和企业率先从事人民币跨境业务提供境外对接点,因而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一种务实选择。但如果在岸市场不能与离岸市场有效对接和协同发展,离岸市场的存在和发展将会增加国内货币调控的难度,并可能为国际资本冲击在岸市场提供便利,也可能给未来人民币定价权带来不确定。在岸市场完全开放后,离岸市场将与在岸市场相互融合,进而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形成一个覆盖全球的、不间断交易的人民币市场。而原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的界限也将淡化,表现为共同参与人民币业务的各金融中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翁东玲 《亚太经济》2013,(4):141-147
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在存款市场、贷款市场、债券市场、以人民币计价交易的金融产品、以RQFII投资内地金融市场、人民币定价机制以及人民币业务平台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目前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面临着伦敦、新加坡、台湾地区等地的挑战,香港需要继续按照风险可控、服务实体经济活动、便利金融创新的原则,继续秉持开放的态度,将香港建设成为全球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中心,并在多个人民币离岸市场中居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9.
目前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和人民币国际化推进的市场驱动力部分来自于两地的套利套汇活动。该活动推动的人民币国际化不是建立在真实的贸易和投资需求基础之上,可能使得本国货币成为国际市场上的投机货币。其相应的资金流动具有典型的投机性和不稳定性,容易出现逆转,将严重影响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和人民币国际化的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0.
2009年人民币国际化拉开序幕以来,人民币的离岸金融市场取得了蓬勃的发展,并在中国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的情况下对人民币增强国际使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人民币的离岸市场主要集中在那些具有重要影响的国际金融中心,但是又与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并不完全一致。面对不同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育程度与单纯的市场逻辑不太匹配的现实情况,作者试图从外交关系也即政府间关系的角度,既包括传统的政治外交关系,也包括新兴的经济外交关系,来解释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逻辑。通过对2016年35个人民币离岸市场横截面数据的计量分析以及对英国和美国、日本和新加坡这两组案例的求异定性分析,作者发现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不完全是一个自然的市场现象,政府间外交关系作为一种政治力量影响着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政府在政治和经济领域中合作的推进能够为市场行为体的相关货币行为提供重要激励,而政府间合作的滞后则会钳制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不过,市场的发展也可以反过来倒逼政府间政治和经济外交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邓观明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7):26-31
文章基于境内市场是离岸市场的信息中心假说,同时考虑到离境NDF市场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因素,利用MA(1)-GARCH(1,1)模型,对两市场间的相互影响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汇改后我国外管局针对人民币在岸远期市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已取得了成效。该市场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已体现了本土的信息中心优势作用;短期内有较强的定价能力,对离岸人民币NDF汇率产生了影响,但其在中长期的定价能力还较薄弱,很大程度仍受离境NDF市场报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货币国际化过程必然伴随着离岸市场的高度发展,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国资本项目未完全开放、人民币非自由兑换货币等原因,离岸人民币与在岸人民币存在极大的套利空间,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反而成为投机资本的集聚地,从而对我国宏观经济和金融秩序造成干扰。构建涵盖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人民币跨境交易、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等在内的指标体系,运用FAVAR模型实证研究香港离岸市场发展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并据此提出化解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负向影响、构建上海自贸区离岸人民币市场、打造香港-上海全球人民币中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以来,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在衍生品交易、存款规模、跨境结算系统、债券及股票市场等方面快速发展,对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分流大陆过剩流动性、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开放、便利企业规避汇率风险、降低融资成本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对大陆宏观金融调控和监管带来了潜在冲击。  相似文献   

14.
在金融资本全球化的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时代,货币权力是主导权力,通过培育目标国对母国的货币依赖,母国可以获取与其政治经济实力相适应的货币权力。货币依赖取决于全球经济的主要状况、母国及目标国之间的经济政治不对称关系。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路径是通过选择人民币离岸市场的战略支点,培育对人民币的货币依赖,逐步脱离美元霸权。作者分别从战略资源、政府独立性、国家金融力量三个方面衡量目标国(地区)抗衡美国的实力基础,从政治外交关系、货币金融关系两个方面衡量目标国(地区)与中国的双边关系,设计了16个具体指标,编制了人民币离岸市场战略支点指数(ROMSSI),对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全球战略布局进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认为,英国是全球目前最具优势的人民币离岸市场目标国,中国完全可以利用英国强大的金融优势、敏锐的竞争意识、强烈的共赢意识以及退出欧盟的冲击,引导欧洲地区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2010年8月23日—2013年12月31日香港离岸可交割人民币外汇市场(CNH市场)和境内人民币外汇市场(CNY市场)的统计数据,采用二元VARBEKK-MVGARCH模型,实证研究了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境内市场收益率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当选择人民币汇率收盘价计算境内人民币外汇市场收益率时,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境内市场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收益率溢出效应和双向波动溢出效应;当选择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计算境内人民币外汇市场收益率时,仅存在人民币离岸市场对境内市场的单向收益率溢出效应和人民币境内市场对离岸市场的单向波动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6.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中国货币当局意识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由于资本项目的未完全开放和人民币尚未实现可自由兑换,为了稳步推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香港成为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的首选之地。伴随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日益发展壮大。本文在考察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实施以来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流动性的形成、债券市场的演进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现阶段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的特点,探讨了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在未来发展中可能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预期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国际化推进使得SDR篮子中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溢出效应成为关注焦点.本文基于TVP—VAR—DY模型,构建汇率时变溢出指数,实时考察人民币汇率与美元、英镑、欧元、日元汇率的波动溢出关系,进而识别人民币汇率对主要货币汇率的溢出影响,旨在为增强汇率改革效果和规避汇率风险提供参考.研究表明,改革强化了人民币汇率的净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8.
货币国际化过程必然伴随着离岸市场的高度发展,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国资本项目未完全开放、人民币非自由兑换货币等原因,离岸人民币与在岸人民币存在极大的套利空间,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反而成为投机资本的集聚地,从而对我国宏观经济和金融秩序造成干扰。构建涵盖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人民币跨境交易、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等在内的指标体系,运用FAVAR模型实证研究香港离岸市场发展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并据此提出化解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负向影响、构建上海自贸区离岸人民币市场、打造香港-上海全球人民币中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杨维新 《亚太经济》2014,(4):129-134
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稳步推进、负面清单不断缩减的背景下,建设上海自由贸易区离岸金融中心的要求日益迫切。尽管在政策和制度上,上海自由贸易区离岸金融建设的具体细节尚未完全落实,但基于国际各离岸金融中心的发展历程,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探索上海自由贸易区离岸金融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全球9个典型岛屿离岸金融中心巴哈马、中国香港、巴巴多斯、新加坡、塞浦路斯、巴林、毛里求斯和马耳他为研究对象,使用时间跨度为12年的金融发展变量——协调证券资产调查(CPIS)和外部贷款的面板数据检验了离岸金融发展对岛屿离岸金融中心的福利效应。文章研究发现:岛屿离岸金融发展对岛屿经济体的人均GDP、财政收入和人均储蓄存款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失业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在离岸金融发展变量对人均GDP和财政收入的影响中,外部贷款的贡献达到CPIS的数倍之多,表明来自于银行体系的直接贷款要比来自于资本市场的资产头寸在提升岛屿离岸金融中心的福利水平方面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