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在考虑IS曲线、菲利普斯曲线以及泰勒规则等理论模型系统的内生性结构基础上,利用时变参数随机波动向量自回归(TVP-SV-VAR)模型捕捉我国货币政策对产出、通胀与汇率反应的时变特征,检验实际汇率与实际有效汇率进入泰勒规则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未引入汇率因素或引入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泰勒规则,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引入泰勒规则使得货币政策钉住通胀目标参数与钉住产出缺口参数均得到更为显著的改善,更符合我国货币政策规则的实际。我国货币政策规则正由"相机选择型"向"规则型"利率调控模式转变,货币政策调控空间也逐渐向产出缺口与通胀率目标及人民币汇率稳定目标转变,具体而言,货币政策对通胀与产出的调整仅表现为先递增后递减的短期正向效应,且2006年第3季度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具有明显的通胀治理偏好;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在2001年之前表现为逐渐增强的短期负向效应,而后影响效应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通胀率作为政策开关变量,对结构转换形式的泰勒规则在我国货币政策中的应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经济周期中非线性泰勒规则优于线性泰勒规则,而纳入货币、资产价格、汇率等因素的扩展型非线性模型又优于非线性泰勒基准模型,其中货币和汇率因素的引入对央行货币政策实施有所影响。  相似文献   

3.
泰勒规则作为一种简单的货币政策规则,受到广大学者关注和各国央行的重视。目前,我国央行在宏观调控中尚未运用该规则进行操作,本文针对我国货币政策实践,从货币政策目标、中介目标、政策独立性、相关机制和技术约束条件出发,深入探讨了泰勒规则在我国货币政策中的适用性,并依据应用中存在的掣肘因素,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中国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月度数据,利用带有随机波动的时变参数因子增强向量自回归(TVP-SV-FAVAR)模型,将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突变特征考虑在内,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动态有效性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总体而言,货币政策能够对产出和通胀做出积极有效的调控;相较于价格型货币政策,数量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更加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数量型货币政策对产出和通胀的调控作用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产出的调控作用同样呈逐渐减弱的趋势,但其对物价水平的调控效果在危机之后逐渐改善;数量型货币政策对消费、投资、进出口、银行信贷等的调控效果较好,而价格型货币政策对存贷款利率、人民币汇率以及股票市场等的调控效果更好。文章研究结果也表明,"价格之谜"问题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甚至根本消除。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标准泰勒规则的内涵和适用条件出发,应用中国1995年第1季度到2010年第1季度的数估计了标准的线性泰勒规则,逐步从利率平滑、前瞻性变量、汇率因素和资产价格等方面放宽适用条件,根据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政策数据对泰勒规则的拓展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并验证泰勒规则在我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我国1994~2006年季度数据,分别对开放经济条件下的Taylor规则和McCal-lum规则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一直遵从McCallum规则,Tay-lor规则不适合我国国情。这意味着,如果经济结构不发生大的变化,就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回归得到的McCallum规则的各种参数和通胀缺口、实际汇率、货币乘数、货币流通速度等变量的预期变化,测算出合理的基础货币增长率,这将为调控基础货币供给提供重要参照。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开放水平的日益提高对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构成了挑战。目前,中国货币政策非市场化的利率与汇率形成机制、不明确的最终目标和难以控制的中介目标,数量型的直接货币政策工具以及日益增强的溢出效应,必然要求货币政策以市场化为长期改革方向,对货币政策的目标、工具进行调整优化,重视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重视货币政策国际合作与协调。  相似文献   

8.
张云  蔡晔 《特区经济》2006,(6):178-179
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逐步推进汇率制度改革,放松资本流动管制,我国货币政策在汇率保持稳定的要求下面临较多问题,文章以解决货币政策面临问题为目的,提出加强外汇储备管理、完善储备结构和保值方法,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改革结售汇制度,健全利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完善政策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开放经济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使用贝叶斯方法估计中国的货币政策规则,并分析了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主要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规则考虑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并且汇率波动的政策反应系数为0.137,远高于国际金融市场完备时的估计值。原因在于,当国际金融市场不完备时,不仅两国家庭的风险分担程度下降,而且实际汇率调整相对消费的能力也被削弱,在此条件下,央行更应关注汇率波动对本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开放经济下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末,一些国家陆续放弃了传统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转而采取直接盯住通货膨胀目标的货币政策。随着我国经济和金融的发展,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着诸多问题。鉴于通货膨胀率作为中介目标具有显著优势,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度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1.
周奕铭 《中国经贸》2016,(19):93-93
货币需求函数是货币需求与影响货币需求变动的变量之间的相应关系式。本文主要对我国货币需求函数在现今经济转型与开放条件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理论的分析与研究,以期实现对我国货币需求规律更全面的认知和理解,其研究对我国货币政策实施与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分别设定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贸易开放与碳排放之间的静态与动态面板模型,并通过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和系统GMM估计的方法对新兴11国1992~2013年的平衡面板数据按不同收入水平进行分组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在新兴11国中,高收入水平国家的经济增长与贸易开放最终会降低碳排放量,而中等收入水平国家只有贸易开放最终将起到减排作用。其中,中高收入水平及以上的国家成为碳污染的天堂和转移排放的对象,较低环境约束下的贸易开放与不合理的能源消耗结构是碳排放的主要原因;而中低收入水平国家仍处于享受贸易开放带来的红利之中,其主要问题在于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对碳排放量的加剧作用。技术进步则是新兴市场国家实现碳减排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3.
文章引入劳动力市场摩擦重新构建了适用于我国经济的DSGE模型,并模拟和比较了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在应对不同类型冲击时对经济的调控绩效。分析结果显示,当前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取决于我国的经济现状、所面临的冲击种类和政府的政策意图,但是就应对通货膨胀方面,数量型工具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要优于价格型工具。我国政府应当将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灵活并合理地搭配使用才能更好地对经济起到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