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现阶段,两岸蕴藏着推动双方农业合作的良机 自去年以来东南亚经济危机给当地各国带来了政局不稳的动乱险象.台湾当局的"南向"政策将有可能在客观上发生较大逆转."西进",当然成为台湾首选的对外合作"路线".时下,台商加快加大农业投资项目对祖国大陆的西进,是顺理成章之事.  相似文献   

2.
从80年代末开始,台湾海峡两岸的经济交流大幅增加,至1997年底止,台商到祖国大陆投资已逾3.7万项,投资祖国大陆的资金超过300亿美元,占台湾对外投资总额的40%.在对外投资的台湾企业中,有3/4的企业在祖国大陆有投资,祖国大陆成了最受台湾企业欢迎的投资场所.这使台湾当局深感不安,为投资祖国大陆的台商设置层层障碍,呼吁企业转向东南亚国家投资.随着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亚洲各国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国际竞争进一步加剧,外向投资型的台湾企业不得不重新审视生存发展空间,举棋于"南向"东南亚与"西进"祖国大陆之间,莫衷一是.然而,在诸方面的利弊得失权衡之后,不难得出结论,祖国大陆仍然是台商对外投资的首选之地.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东南亚国家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及台湾岛内投资环境的不断恶化,台湾对东南亚国家的投资日渐增大,目前,东南亚已经成为台湾最主要的海外投资基地之一。鉴于多重利益的考量,1993年台湾当局正式推出了以东南亚国家作为今后台湾对外投资和贸易重点地区的经济“南向政策”,以推导于岛内难以生存、发展和经营困难的产业前往东南亚投资,谋求产业发展“第二春”。  相似文献   

4.
唐威迪 《特区经济》2023,(8):118-122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经济南向政策就是台湾当局力推的对外政策,2016年台湾地区民进党抛出的“新南向政策”其实就是原来的翻版。时下,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将下一个投资目标转向东南亚和南亚等国家,台湾当局也有意参与到这波投资浪潮中。对于民进党而言,削弱两岸经济依存度是其长期的执政目标,近些年主要表现为与美国商签自由贸易协定(FTA),谋求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而祖国大陆正式签署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台湾地区在加入无望的情况下,势必会继续推进新南向政策与祖国大陆相抗衡。本文旨在分析新南向政策背景下浙台经贸关系,并为防范经济和政治风险提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鸿阶 《亚太经济》2022,(1):122-130
台湾地区没有加入RCEP,无法享受税惠等政策,其"新南向政策"的虹吸效应将降低,并具有变数概率大、不具可持续性、可能被边缘化的特征。为迎合美国"印太战略"需要,掩盖"新南向政策"实施效果不彰,降低岛内反对声音,台湾当局积极向"印太战略"靠拢,此举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6.
台商投资印尼88亿美元本刊讯印尼是距离台湾最远,但经贸往来潜力最深厚的东南亚国家。近年来台湾当局选定印尼作为其“南向政策”重点拓展的国家之一,大力鼓励台商前往该国开拓商机。依据台湾“经济部”的计划,台湾在印尼棉兰开发的工业区将在明年年底可以完工,厂商...  相似文献   

7.
“新南向”政策并未对台湾地区与东盟及其各成员的贸易流量、贸易结构、贸易强度起到积极推动作用。随着RCEP经济体之间贸易壁垒的不断削弱及贸易便利化的提升,可能导致贸易从台湾地区向RCEP区域内的经济体转移,“新南向”政策不可能帮助台湾参与区域经济整合。台湾当局唯有回到一个中国原则和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参与区域经济整合才是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8.
台湾实行“南向政策”在东南亚累积投资240亿美元台“经济部长”江炳坤不久前结束了对越南、印尼、新加坡的访问。他对东南亚五国的投资环境作了比较,认为这些国家在此方面各有千秋。由于印尼、菲律宾与台湾的关系特别好,任何投资障碍都可由“政府”出面克服,所以今...  相似文献   

9.
"9·11"后东南亚恐怖主义与反恐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9·11"后东南亚各国虽因国情差异,在反恐问题上的具体政策上也有所不同,但总体上还是采取了支持和参与国际反恐斗争的一致立场,在各方面表现出重视和加强反恐斗争的共同趋势。这几年东南亚反恐形势颇为严峻,东南亚也成了"9·11"后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一个重灾区,恐怖活动成为影响东南亚各国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毒瘤。东南亚各国在反恐斗争和国际反恐合作中面临着诸多现实难题和障碍,反恐仍是21世纪东南亚政治与安全事务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因而,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国际反恐合作将会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10.
在目前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台湾也受到一定影响.为了减少损失,台湾当局与民众对海外和祖国大陆的经贸交往都采取了各种新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台当局提供融资助台商到东南亚设厂本刊讯台湾“财政部”日前决定,将提供近1亿美元的资金,协助前往越南、印尼、巴拿马等国投资开发工业区的台商取得资金。财经界人士分析,台湾当局的政策是希望扶助更多的台商到东南亚国家及其他地区设厂,减少对祖国大陆的高度依赖。...  相似文献   

12.
印尼官员和民间企业频频赴台招商据台湾“经济部”官员称,今年起印尼官方人士和民间企业频频赴台湾进行招商活动,台方颇有应接不暇之势。去年台商在印尼投资比1993年增长19倍达25亿美元,一举跃居印尼外来投资第三位。去年初台湾当局实行“南向政策”,台商对东...  相似文献   

13.
蔡勇志 《开放潮》2003,(9):35-36
近两年来,随着台湾当局“南向政策”的失败,内地市场潜力的凸显,以及政府所提供的优惠政策,使得台商兴起新一波大陆投资热潮,并以不可阻挡之势,迅猛发展,形成“珠三角集群”和“长三角集群”。台资企业对促进当地经济、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均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从集群角度看台资企业在大陆的投资现状,可以发现其植根性不足,集群效应有待进一步发挥。  相似文献   

14.
目前,台湾农业已初步实现了产业化运作,本文试从台湾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进程,探讨加速福州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1.台湾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作法 "政策"引导台湾当局的各项农业扶持政策是农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从40年代末50年代初土改时期的"三七五"减税政策;到90年代推出的"农业建设新方案"等一系列农业重要政策措施,对促进台湾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升级转化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1959年随着一家台湾水泥厂在马来西亚的创办拉开了台湾企业投资东南亚的序幕,在此以后的22年间,台湾对外投资的很大一部分集中于东南亚,尤其是马来西亚和泰国。可以说,东南亚地区一直是台湾经济活动的重心。到1995年6月台湾对东盟国家累计协议投资额达到250亿美元,其中216亿美元是1988年以后承诺的,台资基本上覆盖了整个东南亚地区,渗透到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等各个领域。1994年台湾当局推行“南下政策”,进一步加大了对东南亚的投资力度,而且把投资与“弹性外交”、“拓展生存空间”的政治目的联系起来,使台湾在东南亚的经济活动更加活跃,政治色彩更浓。据台湾“经济部”统计,截至1996年6月,台湾对东南亚的投资累计达300.2亿美元。  相似文献   

16.
正渝新欧越南国际班列开通,欧洲货物直达东南亚"渝黔桂新"南向通道铁海联运班列首次实现"天天班"东向通道渝甬班列开行"隔天班"今年以来,重庆按照"两点""两地"定位要求,"建"通道、"拓"平台、"优"服务,内陆开放大事喜事不断,活力十足,重庆经济发展生机勃勃。  相似文献   

17.
1997年初,台湾当局在调整"亚太营运中心计划"时,明确提出将台湾建设成为"科技岛"的重大方针政策.今年4月2日,台"行政院"正式通过"国科会"所订的"科技岛'推动方案",规划从目前到2010年的台湾科技与科技产业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迈向科技岛具体作法,积极推动台湾科学研究与科技产业的发展,提高台湾经济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广西:机遇千载难逢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从国家战略高度把广西推向了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的前沿,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陆兵高兴地对记者说,作为中国-东盟自贸区、泛珠三角经济区、南(南宁)贵(贵阳)昆(昆明)经济圈等多个区域经济合作区的叠加省区,广西调整和完善了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东靠西联、南向发展"的区域合作战略新构想.  相似文献   

19.
一览     
正重庆完成首次铁海联运国际物流中转4月19日上午,一批来自越南的电子产品,经南向通道运抵重庆,在团结村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完成国际物流中转,然后搭乘中欧班列(重庆)运往欧洲。这是重庆完成首次铁海联运国际物流中转。目前,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渝黔桂新"南向通道铁海联运班列作为南向通道的"主力军"能够通达的港口已覆盖东亚、东南亚、非洲、美洲、中东45个国家和地区的82个港口,货物品类也越加丰富,下一步将推动迪拜等中东地区的汽车通过该班列运至重庆。  相似文献   

20.
由于大陆的政治环境的改变,两岸关系在80年代出现巨大的缓和.而此时台湾地区的"宪法"因为其本身具有的历史局限性,己经不能应付形势的急剧变化.为了缓和"国内外"对于解禁两岸关系的要求,台湾当局在不改动"宪法"原文的条件下,对"宪法"进行了实质性的修改,及立法通过了"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本文着重对"两岸关系条例"产生的背景及特征做出简要的分析,以期对进一步理解台湾现行宪政体制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