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配置过度集中于某些大企业和行业,而以中小企业为代表的某些群体却处于融资困境。基于前景理论,通过构建我国商业银行贷款经理人的信贷决策模型并用实例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前景理论在描述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决策行为时优于期望效用理论,能够更好地描述商业银行贷款经理人的信贷决策行为,并得出如何设计有利于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绩效评价指标框架的思路,为解决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决策偏差给出了可行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洪连埔 《税务研究》2017,(1):99-103
行为经济理论认为,人的风险偏好会影响其行为选择。纳税人的遵从行为也可能受其风险偏好的影响。前景理论为纳税人风险偏好与遵从决策的关系提供一种更有说服力的解释。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设计"纳税情况选择",运用Ordered-Logistic与Ordered-Probit回归模型,模拟纳税人在不确定条件下的遵从决策。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持"纳税是企业或个人的一种损失"观点者与持"逃税是企业或个人的一种收益"观点者相比,前者更倾向于风险爱好,更具有偷逃税行为选择。本文建议,应重新审视税收本质理论,注重税收激励的作用,通过提高公共物品供给效率、在管理中更多应用预缴制度等方式来提高纳税人的纳税遵从度。  相似文献   

3.
关于前景理论的理论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尼曼( Kahneman )与特沃斯基( Tversky )对行为经济学进行了广泛而系统的研究后所提出的前景理论,冲击了预期效用理论,从动态的角度和行为者的风险偏好行为做了具体深入的研究,并强调微观层次上的决策者和环境之间的互动,较好的解释了认知偏见如何影响决策者对信息的处理,进而影响其决策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PPP项目中政府和私人企业的决策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前景理论,考虑PPP项目中政企合作双方决策时的有限理性状态,通过建立前景价值函数进而构建PPP项目合作中政企双方动态演化博弈模型。从演化博弈的视角分析政府和私人企业之间的策略选择和博弈行为。借助数值模拟,对不同参数和概率条件下政企决策行为展开路径分析,以期对政企双方在PPP项目中的决策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由于部分保险产品很难对被保险人进行区别定价,逆向选择问题在诸如健康保险之类的保险产品中非常严重。本文将利用期望效用理论和前景理论分别与传统精算定价模型进行结合,推导出行为决策精算定价模型,从根本上解决统一定价和逆向选择行为的问题,进一步证明行为决策精算定价模型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的充分条件,讨论其模型的性质,最后对行为决策精算定价模型进行归纳,并推广到更一般的形式。  相似文献   

6.
陈翠霞  周明 《保险研究》2022,(11):32-45
保险公司的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决策往往随着内外部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研究保险公司在不确定环境下的最优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决策会更贴近现实。为了更好地描述保险公司在不确定环境下的最优决策行为,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以寿险公司为例,首先利用实证方法论证了保险公司具有一种随自身经营状况变化而变化的的风险态度,即不再遵循传统的一致厌恶性风险态度;然后,通过引入累积前景理论(CPT理论),进一步探究了保险公司在不同环境下的风险态度和行为决策是如何变化的,并构建了最优决策模型;最后,基于CPT理论,在最大化保险公司财富效用下,得到保险公司的最优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决策结果。结果显示:如果保险公司具有风险厌恶与风险喜好的变化型风险态度,基于EUT效用理论下的最优决策结果得到的效用值远远比不上采用CPT效用理论下的最优决策得到的效用值。  相似文献   

7.
莫一茗  何林 《保险研究》2022,(10):112-127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峻,延迟退休势在必行。如何通过机制设计有效引导参保人自愿选择延迟退休是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参考国际上弹性退休政策和养老金奖惩机制的实践经验,旨在设计一种符合我国人口变化规律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养老金领取待遇奖惩机制。在此机制下,通过比较养老金财富的精算净现值作为退休决策的依据。同时,考虑到参保人的不完全理性,引入累积前景理论刻画其对领取低于缴费的厌恶,以及对早亡概率的扭曲认知。研究结果表明:即使考虑到参保人的不完全理性行为,奖惩机制依然可以有效激励参保人选择延迟退休。此外,部分奖惩参数存在门槛效应,需要谨慎设计奖惩机制的微观方案,以起到有效的激励效果。  相似文献   

8.
风险决策偏好表征着个体在面对不确定条件或具有风险时的决策态度,不同的偏好特征以效用函数为载体,外在地表现为个体具体所运用的投资策略。风险决策机制的深入理解以及基于不同决策偏好的策略比较分析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运用计算实验金融方法对传统决策偏好以及前景理论进行多角度的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基于前景理论构造的投资策略相比传统决策偏好具有较大的优势,对于投资者本身来说是一个最佳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9.
在商业银行信贷背景下基于前景理论和区间数的模糊决策方法,模拟了商业银行客户经理的信贷决策行为,前景理论能够解释期望效用理论不能解释的现象,更全面考虑银行贷款客户经理有限理性的特征。而贷款客户经理在信贷决策过程中往往很难对客户风险给出精确的决策信息,在对客户的准则值进行评价时,用区间数等模糊形式来表示决策信息,可以更好地刻画信贷决策问题,帮助银行贷款客户经理提高决策质量。  相似文献   

10.
崔亚 《保险研究》2016,(9):28-40
基于“风险”新定义,风险管理应该是对“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形成综合效应”这一动态过程的管理,三个要素缺一不可,尤其是对风险导因的管控,这才是风险管理的抓手。而且,将决策主体看作由不同个体组成的集体或系统,是全面风险管理区别于一般风险管理的关键所在。在风险与不确定性决策理论框架下,本文试图为全面风险管理建立一套以“主体E”为出发点的规范性理论基础,从明确界定决策主体E开始,设定其理性行为假设,研究应该如何基于对外部不确定性的认知与衡量,并结合对决策后果的价值判断,选择最优策略。  相似文献   

11.
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基于前景理论的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前景理论及其扩展研究不同货币政策下人们的行为选择及其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的货币政策下,收入水平和边际利得的不同会促使人们相应地调整参考点和权重,使总价值函数处于不同的位置(税收和通胀也都对参考点和总价值具有重要的影响),使人们呈现出不同的风险偏好,并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从而导致了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12.
前景理论及其对证券市场投资者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2002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丹尼尔·卡纳曼(Daniel Kahneman)和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的弗农·史密斯(Vernon L.Smith),以表彰他们在结合经济学和心理学理论来研究人们的决策行为方面所作出的贡献.此举引起了人们对一门新兴学科--行为金融学的极大兴趣,而获奖者之一的丹尼尔·卡纳曼的主要贡献--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也引起了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3.
王影 《中国外资》2012,(21):189-190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大中型企业也不断的崛起,但是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在企业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出现了众多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税务风险的管理及其成本就是其中之一。随着市场的饱和等原因的出现,大中型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的加剧,而税务风险在企业的竞争中是很重要的因素。为了规避风险,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就要支出部分成本来解决税务风险问题。那税务风险的管理成本包括预防成本惩治成本的几项。企业在不断的完善发展中必须得考虑到税务风险及管理的成本。要考虑这两者之间的制约和对企业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段闻祥 《上海会计》1994,(10):19-19
试探发展会计决策理论重庆商学院段闻祥决策意为选择、决定,即为了达到某一预定目标而对几种可能的行动作出一种选择。笔者认为,会计决策应包括会计性决策和会计实务决策两个层次。“会计性决策”亦可称“会计选择。”它是为了实现“对过程的控制”(目的)而对“观念总...  相似文献   

15.
数学期望在风险决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期望是概率论中一项重要的数字特征,在经济管理工作中有着重要的应用风险决策中的期望值法便是处理风险决策问题常用的方法,该方法是:当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已知或可以估计时,对各种风险事故给出处理方案,先分别计算出每种方案收益(损失)的期望值,然后择其期望值最大(最小)的方案为最优决策方案,即根据每个方案的期望收益  相似文献   

16.
上文梳理了理性风险决策理论①及其由来。所谓理性风险决策理论,就是指丹尼尔·伯努利1738年发明的期望效用理论。所谓理性风险决策,或对的风险决策,就是指在面临风险时,决策者对可能的行动方案(如不买保险和买保险)所致的期望效用进行比较,选择期望效用最大的行动方案。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实验研究方法和Logistic回归,对我国银行小微贷款决策者的三种非理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就"损失厌恶"效应而言,受试者的性别对损失厌恶效应出现概率的影响最大,其次的影响因素是性格、决策方式、受试者的工作年限与年龄。(2)对"框架效应",被试认知需求的影响最大,认知需求得分高的被试不容易出现框架效应,此外被试的性别、受教育程度、决策方式等对其也有影响。(3)对"心理账户"效应,受试者所在银行的所有制性质对心理账户效应出现概率的影响最大,国有银行的受试者表现出更高的"心理账户"效应的倾向,其他的影响因素依次为:受试者的职务、性格特点、工作年限。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关于股市"特质波动率之谜"的研究众多,但尚未有一致的认识。本文运用行为金融学的思想,基于前景理论,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投资者行为是否对股票特质风险与预期收益的关系产生影响。通过二维分组法和横截面回归法实证发现:我国股市特质风险与预期收益间存在反向关系,并且这种反向关系在股票处于获利域时得到进一步加强,说明股票未实现的资本利得确实影响了特质风险与预期收益间的关系。本文结合我国股市发展现状合理解释了实证结果,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对投资者行为的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王力平  隋杰 《保险研究》2022,(12):36-51
本文从我国“未储先老”背景下老年人口资金流动性短缺的现实出发,探讨了唐提计划是否能够提高我国居民养老财富的运用效率。唐提计划具有个体长寿保险性质,约定参与人在存活期获得与池内真实死亡率相匹配的每期支付。根据我国人口死亡率数据测算的唐提计划支付流与根据CHARLS数据测算的老年人口资金流动性短缺趋势具有相似的后期大幅上扬特征。在多元累积前景理论框架下,唐提计划的养老价值优势体现在高龄阶段,而且损失厌恶和概率扭曲的存在使这种优势更加凸显,注重长寿风险保护的个体可以通过养老财富唐提化获得比年金化更高的养老总价值。根据唐提计划和生存年金的支付结构和价值优势而设计的“年金-唐提”组合产品,可以显著提高老年群体的养老总价值,提升养老财富的运用效率。  相似文献   

20.
张雨 《征信》2024,(5):22-30
个人征信机构运用自动化决策提供信用信息查询、信用评价与信用反欺诈产品或服务,可能因传导不实信息、复现社会偏见与歧视、弱化人类决策个性化空间等对人的权益产生风险。通过对个人征信机构自动化决策应用场景进行分析发现,信用信息查询类产品可引发“算法黑箱”风险,信用评价类和信用反欺诈类产品可同时引发“算法黑箱”“算法歧视”等风险。我国现有法律衍生出个体赋权机制、透明度义务机制和第三方主体外部监督机制,以应对自动化决策引发的各类风险,但单一的规制机制较难解决个人征信机构自动化决策的风险规制难题。对个人征信机构自动化决策的风险进行规制,需要综合考量规制对象、规制目的和规制实效,并以个人征信数据处理关系为分析背景,建构公私法规制机制相衔接的立体化风险规制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