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正确思想的指导下,人们纷纷想方设法,挖掘潜力,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力流汗。然而,在教学中有些同志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中“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这一命题感到疑惑不解:既然劳动生产率越高,商品价值量越小,那么人们为什么要千方百计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呢?有些从事实际经济工作的同志甚至由此产生误解:因为劳动生产率高→价值量低→价格低→利润低,所以企业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这种认识上的混乱若不消除,是会影响人们在实践中提高工作效率的积极性的,提出正确认识这个问题还大有必要。下面,就这一问题的探讨,结合《资本论》的学习,汇报三点体会,以就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2.
胡培兆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83,(4):56-59
马克思在《资本论》里,提出两种不同意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 第一卷里提出的一种意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这样规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① 相似文献
3.
4.
<正> 马克思对农业中资本主义发展问题的研究,是以十九世纪中叶英国资本主义农场为对象的。《资本论》中关于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理论,主要也是以英国的实际情况作为例证。当时还是马克思主义者的考茨基,于1899年写了《土地问题》,把观察的对象扩大到法国,美国和德国,结合十九世纪最后三十年的情况,证实了马克思的理论。列宁说;“考茨基的这本书是《资本论》第3卷以后最出色的一本经济学著作”,肯定了它在系统地考察农业中的资本主义发展方面的贡献。不过,考茨基的著述也没有超出《资本论》的时代背景。列宁在许多论著中探讨了农业中资本主义发展的问题,主要的是1899年写成的《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农业中的资本主义》,以及 相似文献
5.
(一) 机器人,这种由电脑控制的、可以按指令办事的自动化机器,从七十年代后半期开始,日益作为劳动手段被运用于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目前,世界上有180多家公司在研究和生产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的数额每年以40%左右的幅度在增加。在号称“机器人王国”的日本,1980年底已使用机器人7万架,平均每一百万人中占有机器人58架;在作为机器人诞生地的美国,对机器人的使用也一反过去的保守状态,每一百万人中占有机器人15架;在西 相似文献
6.
在研究《资本论》中,学术界对于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价值决定问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①其中之一认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共同决定的,②然而,人们在论证这一观点的过程中,却停留在静态方面。这是有缺陷的,本文试图就此观点,从动态即再生产的角度对社会必要劳动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政治经济学在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中,对使用价值应给予应有的注意。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对马克思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为商品学这门学科提供材料”这段话的误解,认为研究使用价值不是政治经济学的任务,从而在研究生产关系的过程中,放松了对商品使用价值的必要的考察和分析。我们知道,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和价值都是商品的不可缺少的两个因素。商品是为交换的劳动生产物。因此,不仅价值体现着人们之间交换劳动的关系,而且作为商品因素之一的使用价值也处于社会联系之中,从它的创造到它在消费中的实现,其运动的全过程都体现着商品经济关系的特点,它和价值运动过程结合在一 相似文献
8.
丰裕中的贫困一直是世界关注的问题,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的著作《贫困与饥荒》中给出了识别、治理“丰裕中的贫困”的新视角和新方法.本文在对阿玛蒂亚·森的理论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阿玛蒂亚·森的理论对中国治理贫困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说过这样一段话:“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联合而达到的革命团结代替了他们由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把这段话同革命的成败联系起来进行思索,就会认识到,无产阶级的胜利和资产阶级的灭亡必须经过尖锐复杂的斗争才能实现。然而,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资本论》中的所有制理论系统而完整。马克思以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商品为研究起点,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外在表现及其不断激化的必然性,全面论述了公有制作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对立物必将取而代之的历史趋势,科学预见了未来社会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并结合当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实际,敏锐地指出了由资本主义私有制向未来社会公有制的过渡形式及最终实现公有制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尽管150多年过去了,但《资本论》的所有制理论仍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依然是指导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张林忠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84,(4):28-32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主要是从生产劳动意义上讲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问题的。它是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与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意义上所讲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是有原则区别的。但是,多少年来学术理论界往往忽视两种意义上分工的原则区别,这就不能不造成理论上的某种混乱和对脑力劳动者的某些偏见,有澄清的必要。 相似文献
12.
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重创,至今世界经济仍未能完全走出金融风暴的阴影,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仍然充满着各种不确定性。这更加促使人们关注对危机的起因、后果及其影响的探讨,并使人们重新怀疑资本主义运行机制,探求资本主义的出路。论文试图通过解读《资本论》中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重新发现资本主义的秘密,从历史和现实的视角认清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真相,以求探索化解和防范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的出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就如何坚持和发展《资本论》的基本原理问题,我国经济学界展开了不同意见的争鸣,这是件大好事。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对如何坚持和发展《资本论》基本原理的方法问题讨论不够。要真正做到坚持和发展《资本论》基本原理,关键在于重视方法论研究,从方法论上找出路。具体来说,应坚持以下三个方法:(一)彻底的唯物主义认识论(二)唯物主义辩证法,(三)抽象法。 相似文献
14.
《经济纵横》2022,(1)
劳动和资本的关系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核心话题。在对分工协作和机器大工业的政治经济学考察中,马克思深刻揭示了生产工人从"局部工人"向"总体工人"转变的逻辑。"总体工人"是由片面的"局部工人"社会地结合而成的一个总体性存在,它是在协作之中生成的一种有机的生产关系,它顺利地实现了生产活动在时间上的继起和空间上的并存。"总体工人"的出场一方面充实了无产阶级队伍、扩大了剥削材料、延展了剥削范围、构筑了严苛的劳动和工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未能实质性地改变阶级关系,"总体工人"依旧是自由的一无所有者、剩余价值的生产者或人格化的剩余劳动时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马克思创造性地提出了"总体工人"的概念,不仅为我们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劳资关系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参照,也为我们展望人类未来前景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方向指引。 相似文献
15.
《资本论》关于贫困问题的制度分析及对我国反贫困实践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关于贫困问题的分析,是从制度角度进行的。其主要内容包括:导致无产者贫困根源及对剥削秘密的科学揭示、无产者贫困积累规律及改变贫困命运的途径分析和关于未来社会消灭贫困、实现人类共同富裕的构想。尽管在不同历史阶段、贫困性质存在着差异,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对我国转型期贫困理论与反贫困实践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方法论的角度看,整部《资本论》始终是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个别到一般,由抽象到具体,并坚持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的。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从分析商品开始,正因为商品是资本主义财富的“元素形式”和“经济细胞”,因为商品关系是资本主义社会中最简单、最基本、最一般的关系。在深入剖析商品这个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时,马克思又强调了认识劳动二重性的意义,那则因为提出和分析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既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抽象法的典型表现,同时这一点还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相似文献
17.
18.
马健行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83,(2):31-35
周期性的生产过剩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一切经济矛盾的集中表现,它十分清楚地说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性质。马克思着手研究政治经济学时便十分注意对经济危机问题的研究。1848至1849年革命失败后,他结合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发展详细地探讨了这个问题。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危机理论。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观点“劳动创造一切”,而从人类的发展历史来看,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本文从:资本的增值、资本增值的劳动力,尊重劳动者等方面进行论述。也只有充分的尊重劳动者,尊重人的价值,以人为本,才能真正的促进生产力的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作者从五个方面阐明了剥削在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剥削是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剥削是资本主义生产正常进行的内在因素,剥削是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提高的物质力量,剥削是促进资本主义社会文明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剥削是改变社会私有制结构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