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2009-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公司规模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公司规模与企业绩效二者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进一步考察管理层权力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发现管理层权力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究了不同产权性质下管理层权力对薪酬利益驱动所带来的大规模并购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在中央国有上市企业和聘请职业经理人担任高管的民营上市公司中,管理层权力解释了公司间薪酬水平变动、并购后市场业绩的明显差异。地方国有上市公司在并购活动中其高管薪酬的变动受到高管权力的影响甚微,企业规模起到了决定性因素,而控股股东或家族成员直接担任高管的民营公司在发生并购时其管理层薪酬的变动与并购交易的规模、并购的复杂程度和CEO努力程度更加相关,相对而言薪酬安排更具有契约有效性。本文的研究丰富了管理层权力和公司并购的理论内涵,并为管理层权力影响下的并购行为提供了更为深入和细致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3.
这篇文章通过设置交乘项OLS回归和分组回归系数chow test,检验管理层权力变量、公司成长性对公司规模与高管薪酬之间关系的影响。运用了A股上市公司2007-2011年的数据,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越大的公司,高管薪酬更加依赖于规模。公司的成长性对高管薪酬与规模的关系是正向的加强效应。研究结论显示,管理层能够利用自身权力对薪酬施加影响,成长性越大的公司更加注重公司规模。 相似文献
4.
《会计研究》2015,(8)
本文从薪酬视角,对董事与CEO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董事监督薪酬"与CEO薪酬正相关,同时对公司未来业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董事超额薪酬"也与CEO薪酬正相关,但对公司未来业绩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中介效应检验显示"董事监督薪酬"和"董事超额薪酬"对公司未来业绩的影响分别有15.37%和40.54%是通过CEO薪酬安排这一途径间接实现的,表明目前董事与CEO之间兼具监督和合谋两种效应,但合谋效应要强于监督效应。此外,还发现董事薪酬和CEO薪酬的影响因素高度趋同,股权集中度的提高可以替代董事监管。总体而言,研究结果表明进一步厘清董事和CEO的职能差异,重视董事监督职能相匹配的薪酬设计是提高公司业绩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6.
基于CEO和董事会相对权力的视角,研究了CEO权力和董事会稳定性对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CEO权力越大,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越高;而稳定的董事会能够有效削弱CEO权力与盈余管理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区分企业产权性质后发现,上述研究结论主要体现在民营企业中。进一步研究发现,CEO任期较短时,CEO相对董事会的权力较小,稳定的董事会能够有效削弱CEO权力与盈余管理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但随着CEO任期的增长,CEO相对于董事会的权力越强,董事会并不能有效监督CEO操纵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7.
8.
上市公司CEO的薪酬问题是企业制度设计的一个重要命题,根据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信息,目前我国绝大部分上市公司CEO的薪酬已经与企业绩效挂钩。然而根据研究成果表明,企业绩效并不是CEO薪酬的唯一决策变量。本文阐述除企业绩效外其他决定CEO薪酬的因素,并运用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来说明我国上市公司CEO薪酬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9.
以2011~2014年我国 A 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薪酬辩护的视角,考察管理层权力对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以及产品市场竞争的监督约束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企业高管利用手中权力获取超额薪酬、谋取私利的同时,会通过提升薪酬—业绩敏感性为自身薪酬进行辩护,形成薪酬契约合理有效的表象;产品市场竞争能够显著抑制企业高管的薪酬辩护行为,降低管理层权力对薪酬契约的影响和扭曲。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中国沪深两市观测到的上市公司中CEO和董事薪酬的趋同现象,综合代理理论和乘员理论等多理论基础,基于薪酬激励和公司治理绩效的关系,考察了董事与CEO之间的合谋、单边激励和共同激励等复杂关系。论文采用2005-2007年度我国上市公司样本池数据,通过混合回归、固定效应回归和敏感性分析等实证检验发现,我国董事与CEO薪酬激励已初步与公司业绩挂钩,但是研究揭示CEO激励走在董事绩效激励前面,董事激励不足问题突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中CEO薪酬与公司业绩正向相关,董事薪酬对公司业绩没有显著影响;结论认为我国上市公司中董事与CEO关系并非简单合谋或共同激励关系,而是处于CEO选择合适角色或监控得当,董事仍持代理角色,并且其战略指导要弱于监控作用的"单边激励"状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