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9 毫秒
1.
《中国金融家》2004,(12):7-7
第一眼看过去,陈小宪颇像一位为人师表、解疑释惑的教授,戴着金边眼镜,温文尔雅,极具学者风范。当他在接受我们采访时,侃侃而谈,逻辑思维严谨,并且每回答完一个问题,都会问:怎么样?明白了吗?更让人加深了这种印象。不过,陈小宪目前的角色可不仅仅是一位非全职教师,尽管他兼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他的新角色是中信集团副总经理、中信实业银行的行长。  相似文献   

2.
在今年的“两会”上,有媒体采访汪建熙时说:“因为您一句话,港股都上涨了好几个点。”尽管有些言过其实,他本人也对此作出了解释。但是,作为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首席风险官的分量由此可见一斑。这位前任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长、中银国际(英国)总裁对于国际金融危机和当前的国际国内经济与金融形势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与茅于轼约好周末在他的家里采访。目前在北京三里河一幢十分普通的居民楼里,记者找到了他的家,一进门,茅于轼和他的夫人赵阿姨十分热情地把记者迎进客厅。赵阿姨给记者倒上一杯浓香的绿茶,并在记者耳边轻声地说,一会儿采访时声音大点,他的听力不是太好。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记者心中升起一股暖流,赵阿姨对茅老关怀真是无微不至。品着浓香的绿茶,记者与茅老的交谈就这样开始了。  相似文献   

4.
采访张强,推迟了将近一年。2001年12月,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笔者见到这位风头正劲、年轻有为的副专员,即被他的风趣与健谈所吸引。短暂的拜见,使我无法触及访谈的主题。但300多个日子、上千公里的阻隔,终究不能冲淡我对他的浓厚兴趣。当我终于将一改再改的采访提纲呈现在他面前,已是2002年11月初。  相似文献   

5.
这已经是《中国金融家》杂志社第三次采访赵宇梓了,他说:“很高兴接受你们的采访,我也一直很关注你们杂志的成长。”与往年不同的是,这次赵宇梓被分在无党派组而非经济组,在这里,他遇到很多教育界的专家,自然,他所关心的话题也围绕着教育: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6.
电话采访湖北省黄冈市财政监督局局长童吉炳是在一个炎热的下午进行的。凭记者的经验,这个时间很多人还在午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记者拨通了他的电话。你好啊!……哦,我是!电话刚响,就听到电话那端传来谦和的黄冈音,声音有些急促,很显然,他是在行路途中接听电话。没关系,你尽管问吧!说明意图后,他非常愉快地接受了采访并放慢语速,耐心地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十年的财政监督历程。完全没有官腔,没有初次接触的疏远,采访就在这样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如话家常地展开。  相似文献   

7.
刘蕾 《中国金融家》2009,(10):117-119
%X 两次在"两会"上采访过郑晖,两次的感觉不尽相同。2008年他满怀感激,感谢国家对于农发行工作的大力重视和支持;2009年他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因为尽管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上年度农发行仍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支农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相似文献   

8.
尽管2008年11月后,国际投资大师吉姆一罗杰斯(Jim Rogers)没有再买中国股票,但目前他已开始小规模入手一些中国政府大力支持的行业股票,包括铁路建设、医疗保健、环境治理、国防、金融、婴儿和旅游相关等领域。罗杰斯在接受《中国房地产金融》独家采访时表示,投资者应避免那些房地产以及污染企业相关股票。  相似文献   

9.
在陈凡的投资银行与投资基金的职业生涯里,私募和他有着不解之缘,他曾经为一家企业融资,与数十家投资者过招;作为私募投资者,平均每年他要与百余家企业老板唠呵儿。和陈凡交了朋友,你会发现他身上大有儒商的基因,有着深厚的专业功底。由于他在地里常年“种庄稼”,落得一肚子的实战经验。在采访中,陈凡反复赞誉其他投资者同行,很不情愿的表露自己。在采访快结束时,为了让中国企业家在进入国际资本市场时少走弯路,在本刊记者的再三要求下,陈凡把他修炼十年的“真经”道了出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在相继采访了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等主管行领导后,我们有幸采访了中信控股副总裁、中信实业银行副行长刘志强。曾有多年人民银行、地方金融机构和新华社香港分社工作经验的刘志强副行长,对记者的问题几乎有问必答,采访在轻松的气氛中顺利完成。在他清晰、缜密的叙述中,我们对中信实业银行的个人金融业务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霜重色愈浓──记南召县供销社审计室主任田万里经黎静,赵宪君翻阅着桌案上全国商业系统内审先进工作者田万里的事迹材料,我被深深地感动了。一种要把他的事迹介绍给大家的冲动,促使我来到了地处伏牛山区的南召县,采访了他……说要采访他,他腼腆得不知所措,但一谈起...  相似文献   

12.
《中国金融家》2005,(3):99-100
李葆华走了,他走的很突然。一个多月前,记者还来到他的家中,对他进行了一次回访。那时,他的身体显得很硬朗,思维也比第一次采访时清晰了些。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次回访竟成了永别。  相似文献   

13.
儒生苏日明     
跟苏日明约好的采访时间是上午10点半,当天,离约定时间还差几分钟的时候,我见到了爱迪尔企业文化专员张佳,由她带着去苏日明的办公室。路上,张佳说:“我们苏董喜欢睡懒觉,但今天跟你约好了,他很早就到了.”采访中,平均每半个小时,他的电话要响起一次,他直接挂掉两个电话后,我告诉他,采访时间可能比较久。他可以接电话,第三个电话响起来时他才接听。上午的采访一直持续到午饭时间。苏日明的办公室外就是通向食堂的走廊,一下班,员工鱼贯而过,热热闹闹,大呼小叫,而他办公室的门却总是开着。“看着同事去吃饭,”苏日明说:“就感觉是家里的一群兄弟姐妹去吃饭一样,作为‘兄长’是很开心的,公司很热闹,人丁兴旺,我很开心。”  相似文献   

14.
乌日图离开劳动保障部已经整整8年,但其行事严谨认真的风格依旧。每每有小组讨论,往往是记者把人大代表拉到会场外采访的“良机”。为了采访他,记者几次光顾他所在的内蒙古代表团。当记者把写有“希望此时采访”的纸条递给他的时候,他都会不容置疑地小声说:“等会议结束吧!”  相似文献   

15.
《理财》2002,(9)
前不久,台湾著名散文家林清玄来南京讲学,笔者借机采访了他,他讲述了自己的爱情与婚姻故事以及对文学与人生的看法。以下是他的情感独白。坦白地说,我曾经为情所困。爱的诺言经常开花,却不经常结果。醉后方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我曾谈过几次轰轰烈烈的恋爱,又轰轰烈烈地失  相似文献   

16.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183;福格尔教授一直致力于研究经济增长。他长期看好中国经济,坚信中国经济能持续快速增长。近日,他就世界经济增长性质与中国经济增长等有关问题,在北京大学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17.
在金邦达公司刘彪先生的引荐下,我们终于有机会采访了广州市公共交通数据管理中心的副总经理徐业军。据熟悉徐业军的人士介绍,他很少接受媒体采访,原因很简单:他从不认为目前羊城通项目所取得的成绩是他个人的功劳,而是全体管理中心员工以及广州市公共交通数据管理中心的同仁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一切在我们开诚布公的交谈过程中得到了印证。  相似文献   

18.
魏冬 《理财》2013,(3):30-31
他本来是想去学点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为自己的创业加油的。不曾想,在踏入企业咨询管理行业之后就离不开了,还成了这个领域的知名导师。陈锋,换了一种形式,让自己成功创业了一把。他究竟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本刊记者与他进行近距离地采访和交流。  相似文献   

19.
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期间,《国际融资》杂志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副省长、民建青海省委主委高云龙先生。采访中他谈的所有话题都没有离开生态保护、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2008年以来,尽管全球金融危机的阴霾迟迟没有散去,但是,地处中国西部高原的青海却以金融杠杆撬动经济发展,走出了一条"生态立省"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夏斌一直是国内最活跃的经济学家之一,记者曾对他进行过多次采访。2007年1月5日,烟雾缭绕中,与夏斌在金融街聊了两个多小时。与不断的写作和经常性的沉思不无关系,夏斌烟抽得较凶。听烟雾中他的声音,他的形象,在我的眼前恍然有种雾中看花的感觉。这种错觉转瞬消失了,他的声音,他讲的内容,恢复了惯有的确切、生动。我边听,边在记忆里为他勾勒出和幅肖像,我想起他的讲、听、写、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