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韩嵩 《人力资源》2013,(11):84-85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传说为周朝姜尚所著.《六韬》中对"选将"有这样一段记载:"知之有八征:一日问之以言,以观其辞;二日穷之以辞,以观其变;三日与之间谋,以观其诚;四日明白显问,以观其德;五日使之以财,以观其廉;六日试之以色,以观其贞;七日告之以难,以观其勇;八日醉之以酒,以观其态,八征皆备,则贤、不肖别矣."  相似文献   

2.
宋代开国宰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思想家辜鸿铭说:"半章《论语》可以振兴中国!"都足见《论语》之博大精深。以笔者之小读《论语》之大,何尝不是摸象之举。然,著名学者沈善增在《心经摸象》中说:"倘若盲人能自知所摸到者只是象之局部,不执着摸到象之牙、耳、头、鼻、脚、脊、腹等即为象,则诸盲人心中合成之‘象',肯定要大大接近于真象。摸象能为接近真象作些贡献,此我愿也。我相信,只要我们真诚地寻求真理,真理必昭示于我们。"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出发,摸《论语·为政第二》,更是从单一角度摸一局部。  相似文献   

3.
古人刘昉《幼幼新书·自序》曰:未医彼病,先医我心。《医工论》里也说,为医之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作为医生或医院,有责任关注所在社区以至整个社会的国民健康状况,这种社会责任要求他和它不仅仅关注来医院求治的病人。因此可以说,医院对病人、医务人员、董事会、其他雇员、当地社区、第三方付款者(保险公司或政府)、有业务或商业联系的单位等利益相关方都有责任。  相似文献   

4.
王厚明 《秘书》2013,(9):47-47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国人最讲规矩。《韩非子·解老》中说,"万物莫不有规矩"。《史记·礼书》也有"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诱进以仁义,束缚以刑罚"。但在现今的职场和人际环境中,所谓"规矩"却是一种必须用心熟谙的潜规则,否则就会被斥为不讲规矩,旋即遭到冷落。这种"规矩"与书上说的墙上挂的法律条文和规章制度有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5.
溯火锅历史之源,寻巴蜀火锅之根火锅是中国的传统饮食方式,起源于民间,历史悠久,早在商周时期已经出现。《韩诗外传》记载:古代祭祀或庆典,要“击钟列鼎”而食,即众人围在鼎的周边,将牛羊肉等食物放入鼎中煮熟分食,这就是火锅的萌芽。历经秦、汉演变后的三国时期,出现了一种叫“五熟釜”的吃法,即将锅分成五格,可以同时烹煮五种味道的火锅。宋代林洪在其《山家清供》中更有吃火锅的具体描述:“师云,山间只用薄批,酒、酱、椒料沃之。以风炉安桌上,用水半铫,候汤响一杯后,各分以箸,令自夹入汤摆熟,啖之,乃随意各以汁供随意沾食。”明清时期,火…  相似文献   

6.
郭象《庄子注》与向秀《庄子注》之间的关系,学界普遍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者为"窃以为己注",另一者为"述而广之"。我们所能追溯的历史材料——《晋书》,对上述两种观点都分别予以了记载,这使得读者无从分辨。事实上,流传于世的现代《庄子》本,是依据郭象《庄子注》所勘定,郭象《庄子注》在学术上有其一定的地位。因此,历史上关于郭象《庄子注》的"真伪"问题,直接关乎对《庄子》思想的研究。通过考据,若能判明、澄清郭象《庄子注》"真伪"问题,无疑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关于《诗经·周南·葛覃》的主题,可谓众说纷纭,本文在梳理各家说法的异同之上,求证于《周礼》中"师氏"之有关记载,通过"师氏"的身份,初步探究本篇主旨。此诗应为记载周代贵族女子回娘家省亲一事。  相似文献   

8.
酒,由高梁、大麦、葡萄或其他粮食水果发酵而成。酒,在我国有着古老的历史。《诗·豳风·七月》记载:"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周礼·天官·酒人》写道:"酒人掌为五齐三酒,祭祀则供奉之。"酒,于政治家,可解忧——"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于诗人,可出灵感——"李白斗酒诗百篇";于武士,可壮胆——"喝十分的酒才有十分的力气"。酒,历代统治者都极为重视。汉  相似文献   

9.
潘波 《秘书工作》2022,(3):63-64
<正>什么是组织在古代汉语里,“组”的基本意思有两个。一是作为名词,有丝带之意,如《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使其妻织组。”二是作为动词,有编织之意,如《诗经·鄘风·干旄》:“素丝组之,良马五之。”“织”在读zhī时,作为动词,有纺织、编织之意;如《孟子·滕文公上》:“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此外,织在读zhì时,通“帜”,为旗帜之意。“组织”在古代一般作为动词使用,主要有三种意思。一是纺织,如陆游《夫人孙氏墓志铭》:“凡组织缝纫烹饪调絮之事,非出其手,舅姑弗悦。”二是组词造句、写作,  相似文献   

10.
孟子曰:“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一个人要想做到身心健康,那就只有“善养吾浩然之气”。中国养生文化的萌芽最早可上溯到殷商时代。逮至西周,养生思想进一步发展。周代还设有食医,专门掌管周王与贵族阶层的饮食,指导“六饮、六膳、百馐、百酱”等多方面的饮食调理工作,提出饮食调理要与四季气候相适应,并有了专职主管环境卫生的职官。中国养生文化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的到来首推春秋战国。《左传》记载了秦国  相似文献   

11.
张家口之名始于明代。《万全县志·张家口概况》记载“张家口在明代原属万全右卫,宣德四年(1429年)始筑堡城,为与蒙古通商互市之要镇。”相传因其北五里有东太平山与西太平山,两山相距数百步,对峙如门;又因该堡城为指挥张文所筑,故名张家口堡,后改称张家口。  相似文献   

12.
致富快讯     
菌中极品、抗癌之王———桑黄中国《中药大辞典》记载:桑黄,别名桑黄菇、桑耳、胡孙眼,系针层孔菌的子实体,中文名鲍氏木层多也菌,用于治疗盗汗、血崩、血淋、脱肛泻血等疾病。野生多生于杨、柳、桦、桃等阔叶树的枯立木上,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有“森林黄金”之美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内外权威医药机构研究新发现,我国珍稀药用菌———桑黄对肿瘤(癌症)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在目前所有治疗癌症的药物中排第一位,号称抗癌之王。古医书记载:桑树生黄,幸得之,百病可医。同时,国外的医疗机构在对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桑黄,也…  相似文献   

13.
一0直以来,很多人有一个模糊的认识,以为乳制品是外国舶来品。其实,据历史记载,早在2100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开始认识牛乳并饮用牛乳了。如2100年前《史记·匈奴传》中的“人食其肉,饮其汁”,即为饮马和牛的奶汁。1500年前《齐民要述》详细记载了用牛、羊乳制造干酪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寓言“狐假虎威”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故事出自《战国策·楚策一》,全文不足百字,兹录于下: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之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相似文献   

15.
《中国总会计师》2013,(12):154-154
元至元六年"雾锁大都""都门隐于风霾间"北京地处我国的北方,气候干燥,尤其是冬季漫长,且北距沙漠不过200多公里,很容易出现雾霾天气,史称"霾灾"、"雨霾"、"风霾"、"土雨"等。《北京气象志》、《北京灾害史》、《元史》、《明实录》和《清实录》等史料中多有记载。  相似文献   

16.
编者寄语     
编者寄语年年岁岁春相似,今朝春风意不同。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可如今,五年之计、十五年之计、跨世纪之计在今春;我们《纵观世纪之交.再话立国之本》,脚踏实地,奋发进取,在澎湃的春潮中,迎接"九五"计划的春天,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春天!《难事何以不难》...  相似文献   

17.
刘娥苹 《上海房地》2014,(12):19-21
《吴越春秋》记载:"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此城廓之始也。"21世纪的今天,城市公共安全是市民的底线要求。然而,纵观我国城市化发展历程,城市公共安全事件频发,不得不引人深思:在全球化时代,城市公共安全作为国家竞争力之基础工程,应当如何维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对官吏经济政绩的审计考核,最早可溯源到夏禹时代的“会计”。据《史记·夏本纪》和《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等史籍记载,禹三载考功,五年政定,会诸候于茅山,乃大会计。这里的“会计”,乃是定期会集诸候,对其贡赋征收进行考核。此为后世上计制度之端倪。《周礼》更明确记载了定期考核官吏的制度:大宰以八法治官府,其“八曰官计,以弊邦治”。“岁终,则令百官府各正其治,受其会,听其致事,而诏王废置。三岁,则大计群吏之治而诛赏之”。  相似文献   

19.
廉政,就是廉洁施政。廉洁,就是清廉,洁白的意思。《楚辞·召魂》中有"朕幼情、以廉洁乞"之句。王逸注释为:"不受曰廉、不污曰洁",可见,廉洁就是指不受贿,不贪污。廉洁的反面就是腐败。 廉政问题,历来是执政主体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子发与神偷     
《淮南子·道应训》记载,楚将子发很爱结交有一技之长的人,并把他们招揽到麾下。有个其貌不扬,号称“神偷”的人,也被他待为上宾。一次,齐国进犯楚国,子发率军迎敌。交战三次,楚军三次败北。子发旗下不乏智谋之士、勇悍之将,但在强大的齐军面前,简直无计可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