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汇改后人民币汇率波动特性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GARCH族模型对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进行了研究,发现人民币兑主要货币汇率的日收益率均具有典型的金融时间序列尖峰厚尾的统计特征,且除人民币/日元汇率外,对其它主要货币的名义汇率均存在波动聚集效应。文章认为,由于我国外汇市场仍然不够完善,具有一定的投机性,人民币汇率变化因此具有一定的群体行为性而表现出波动的聚集效应,中央银行应采取灵活干预的策略,把握汇率制度改革的节奏。  相似文献   

2.
曲昳 《特区经济》2011,(11):89-91
人民币/美元汇率在我国的汇率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该汇率的波动无论是对国内的微观经济主体还是掌握经济调控的宏观经济管理当局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现代动态计量经济学中的GARCH模型针对2007年以来人民币/美元汇率波动的集群性来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采用GARCH(1,1)模型,可以有效消除回归方程残差项的异方差性,具有良好的预测准确性和预测精度,在现实中可以作为研究汇率波动集群性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3.
为了考察汇率和股价的动态关系,文章分别对汇率和股价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前、股权分置改革之后和汇率制度改革之前以及汇率制度改革之后两个变量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10hansen协整检验、因果关系检验,然后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研究发现,只在汇率制度改革之后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人民币兑港币的汇率分别与上证综指序列在滞后一天呈现短期显著关系;在三个阶段我国都存在汇率到股价的单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4.
自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探讨了中美农产品贸易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从长期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化与中美农产品贸易存在着均衡关系,但在短期内,中美农产品贸易与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均衡关系并不明显。为此,中国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规避中美农产品贸易的短期风险。  相似文献   

5.
对汇率波动性的研究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汇率的波动性逐渐增加。文章借鉴了国外常用的将时间序列和波动理论相结合建立混合模型的方法,建立ARMA-EGARCH模型和ARMA-EGARCH-M模型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外汇市场上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对人民币升值的反应更为敏感;第二,中国外汇市场的有效性不足。  相似文献   

6.
王博雅 《发展》2014,(3):76-77
本文通过构建广义条件异方差(GARCH)模型,分析了我国1994年1月到2013年10月间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的传递效应是不完全,存在时滞和"J"曲线效应。  相似文献   

7.
薄岩 《上海经济》2006,(6):15-17
2006年5月1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突破8:1的心理关口,即1美元兑人民币7.9982元,这是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以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首度“破8”.在过去的近10个月里,人民币汇率在有升有贬的双向波动中累计升幅已超过3.36%.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别采用HD法和GPH法对2005年8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的十种货币兑人民币汇率日交易数据进行研究,对其长期记忆参数d进行估算,结果发现:人民币汇率不服从经典的有效市场假设;人民币汇率存在明显的分形特征,其中,美元、日元、港币、韩元、欧元、新元、林吉特和卢布等八种货币兑人民币汇率均表现出显著的长期记忆性,英镑和澳元体现为短期记忆性。在此基础上,文章对我国外汇市场干预的必要性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乔蛟  之芷 《产权导刊》2006,(3):11-12
2006年2月9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收盘价再创汇率改革以来新高,收8.0537。人们在谈论,美联储主席交接班到底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有多大影响?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先回顾一下媒体对格林斯潘和伯南克在人民币汇率上的两则报道。  相似文献   

10.
赵霞  马云倩 《山东经济》2012,(2):103-109
基于Markov机制转换模型研究了人民币兑美元、日元、欧元以及英镑汇率的动态特征,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Markov机制转换模型在残差项t分布假定下能很好地拟合人民币兑美元、欧元以及日元汇率行为,但在残差项正态分布假定下能更好地拟合人民币兑英镑汇率数据的动态行为。人民币兑各货币汇率动态特征各不相同,汇率波动程度与状态持续期密切相关。由此可知,持续期较长或较短对应的波动程度较高,而持续期长度处于中等水平则对应的波动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1.
基于MS-ARCH模型,采用Metropolis-Hasting抽样的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MCMC)估计方法,研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波动状况,并与ARCH类模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人民币兑美元汇率3种波动状态(低、中和高)的平均持续时间各不相同,其中低波动状态的持续期要长于中、高波动状态的持续期。当汇率表现为低波动状态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主要处于贬值状态,而当汇率表现为高波动状态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主要处于升值状态。MS-ARCH模型能较好的描述汇率数据的波动状况,能很好地拟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动态行为。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选取了无抛补利率平价、购买力平价、弹性/粘性价格货币模型、巴拉萨-萨缪尔森模型、资产组合模型、泰勒规则等理论模型,采用DMA/DMS、TVP-VAR、BMA等计量模型,并选择2005年7月至2016年12月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对人民币汇率进行样本外预测,结果发现上述理论模型均对人民币汇率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但只有泰勒规则模型预测能力高于随机游走模型,其余6种理论模型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测能力并不比最简单的随机游走模型强。同时,基于多种计量模型的结果显示,DMS模型对人民币汇率预测的绩效最佳。进一步通过拓展后的泰勒规则模型对人民币汇率进行预测时发现,短期内央行外汇干预发挥的作用最大,汇率预期和风险溢价分别在中期和长期的预测结果中表现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西部论丛》2008,(5):26-27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破七”已于4月10日成为现实,6.992元人民币兑1美元的汇率创造了2005年汇改以来的人民币汇率新高纪录。至此,按汇改前人民币对美元比价8.2765:1计算,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幅度已经超过侣%,市场上对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预期更加强烈。然而,一个后起工业化经济体的汇率调整很少能够是单向的升值,尽管在长期内人民币兑美元无疑会进一步出现较大幅度升值,  相似文献   

14.
在简要介绍时间序列模型的基础上,使用美元/人民币的日汇率值进行实证研究,建立相应的ARIMA模型.本文试图将此模型应用于汇率的短期预测,并对其预测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5.
一周新闻     
《中国经济快讯》2011,(18):12-13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破6.5 4月29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499元.自2005年7月汇改以来首次升破6与关口。“人民币汇率走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总体积极,短期有利于控通胀,  相似文献   

16.
破冰:人民币单边升值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开始破冰,汇率形成机制从盯住美元转向参考一篮子货币,市场力量在汇率决定中的作用增强,人民币兑美元的基本汇率呈现出单边升值格局。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汇率波动性对中国进出口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谷宇  高铁梅 《世界经济》2007,2(10):49-57
本文通过建立GARCH模型及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人民币汇率波动性及其对中国进出口的长短期影响。分析表明:在长期内,人民币汇率波动性对进口、出口的影响显著不同,对进口表现为正向冲击,对出口表现为负向冲击。在短期内,对进口、出口都表现为负向冲击,但对进口的冲击效应稍大。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性扩大能一定程度上降低贸易顺差。本文分析还表明,中国出口主要受贸易伙伴国实际收入及FDI的推动,且出口对价格变动很敏感;中国进口的增长则主要受中国实际收入增长的推动,且对价格变动不敏感。汇率波动性对中国进出口影响的显著不同反映了中国经济内外需求不均衡,贸易结构、贸易方式不合理等经济中深层次矛盾。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自从7月16日681连续下跌至8月7日的686,而人民币兑欧元继续升值,中间价已经达到今年2月以来最低点10.6012。可见7月至今,欧元兑人民币汇率已经下跌2000余个基点,100日元兑人民币也滑落差1000多个基点,人民币兑美元贬值400多个基点。致使今年名义有效汇率升值4.5%,但实际有效汇率仅升值3.6%,反映人民币汇率与一揽子货币挂钩趋势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19.
2012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半年虽有波动但趋于平稳,但下半年尤其是美国EQ3推出后,人民币连续数次涨停。通过观察2012年汇率数据可以看到,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中间价在6.2670和6.3495间波动。  相似文献   

20.
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幅度是中国迈出的重要一步,显示了中国致力于促进经济再平衡,发展内需和让市场力量在汇率问题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人民币朝着汇率市场化又迈进了一步。4月14日,央行对外宣布,自2012年4月16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五扩大至百分之一,即每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的交易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