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平  谭琼 《改革与战略》2012,28(1):111-113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是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农业的物质基础,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确保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文章通过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重点县——四川省平昌县进行调研,着重分析了该县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发展不平衡、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并提出了合理布局、完善组织结构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农村村容村貌的改变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文章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河南省不同位置的179个行政村的乡村道路、农田水利设施、供水和排水、供电和通信以及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满意度进行了意愿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应注重和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的设施建设。同时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因素:陕西437户样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陕西省437户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影响农民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满意度的因素。研究表明,农民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满意度的影响主要来自于是否是村干部、人均年纯收入、粮食补贴政策评价、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民增收的作用、投资主体、近五年是否修筑新农田水利设施、能否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维护状况、变化情况、区域比较等;性别对农民评价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满意度具有一定的影响;年龄、文化程度、家庭规模和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对农民评价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满意度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农田水利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文本分析了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改善了生产条件、生态环境等,还促进了农民增收,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促进了农业增长及其现代化发展。同时,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形式的多样性,其施工建设与管理面临各种各样的难题。本文分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质量,从而推进农村经济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田水利是农业基础设施的主体和中心环节,因此,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农田水利设施滞后,建设投资不足,金融支持不够。本文就是针对这些问题,分析农田水利建设与金融支持之间的矛盾,在解决这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强化金融对农田水利建设支持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农村建设的重要项目,在财税政策的推动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完善,但是目前农田水利技术设施建设的财税政策方面也存在很大问题,不能满足目前的发展需求,文章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以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财税政策的重要意义为着手点,着重分析如何改善并且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财税政策的选择,从而为其提出可行的建议,以此促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与农村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8.
赵美玲 《天津经济》2007,(11):47-49
一、农业基础设施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农业基础设施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前提,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的设施装备条件,是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农业基础设施作为农业生产过程中所必须投入的物质与社会条件,对现代农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增强农业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减少农产品面临的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靖边县当前农田水利灌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农田水利灌溉的对策建议。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加强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对现有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加强管理,确保其能够有效使用;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宣传工作,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水害旱灾,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农业建设的心腹大患;水资源短缺、水利设施薄弱,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的最大硬伤;而近几年来全球粮食价格的大幅上涨,更给粮食生产安全敲响了警钟。为应对国际粮价上涨,我国政府推出增加粮食生产计划,要求在今后10年中保证95%粮食的自给自足。在此背景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薄弱的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近些年国家对农田水利给予了大量投入,重点用于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型灌区续建配套等大型骨干工程建设,水利"大动脉"正逐步打通,但与之配套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却明显投入不足,成为"弃儿",形成"国家管不到、集体管不好、农民管不了"的局面。据水利部最近对500个典型县的现状调查,小农水设施的平均完好率不到50%,在西部则远远低于这个比例。对于西部,许多地方的财力、物力、人力都难以保障,相当一部分工程老损严重,蓄水能力大幅下降,渠道灌溉能力大幅萎缩,排涝能力日益衰减。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中国水利问题,鲜明地提出"土地出让收益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也为地方配套资金来源明确了方向。西部农田水利如何才能做到"旱能灌、涝能排",如何从根本上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如何夯实农田水利基础、打通农田水利设施"小动脉"?为此,《西部大开发》杂志社在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的领导下,邀请了有关研究专家、官员、管理者等,举行"西部小农水建设论坛"。旨在梳理西部小农水存在的问题,探究"如何以县为单位统筹建设和管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通过一定规模的连续投入,探索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规律,逐步建立新的、稳定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机制",以破解西部小农水建设之困境,为西部农业发展鼓劲呐喊、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靖边县当前农田水利灌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农田水利灌溉的对策建议.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加强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对现有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加强管理,确保其能够有效使用;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宣传工作,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谷芳球 《北方经济》2013,(12):80-81,8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长期的政治任务,长期以来,粗犷式的农业发展模式使农业基础建设水平较低,投入不足,成为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根本原因,也是新农村建设的瓶颈.中央对新农村建设非常重视,2009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就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共事业投入,加强农田水利、耕地整理、养殖小区、渔政渔港、能源交通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农业".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村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拓展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大力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  相似文献   

13.
资讯     
《中国招标》2013,(35):11
中央财政下达2013年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180亿元截至目前,中央财政已全部下达2013年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180亿元,用于进一步扩大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覆盖面,加快推进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2009年以来,中央财政已累计安排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632.16亿元,其中的470.1亿元,通过采取"集中投入、连片改造、整县推进"的方式,全面实施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基本覆盖了农业大县并向牧业大县延伸,为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农业要发展,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是关键。今年,国务院、人民银行先后召开电视电话会议,明确要求金融机构要加大抗旱生产力度,特别是水利设施的信贷投入。据调查,近年来欠发达地区的涉农金融机构在农田水利设施贷款项目上不断加大营销力度,重点对节水灌溉、中低产田改造、农村居民饮水、防洪等方面进行了支持。但是金融服务相对滞  相似文献   

15.
摘要: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提高农业生产力的物质基础。淠史杭灌区六十年来,在基础设施建设与综合管理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文章通过调查,分析了淠史杭灌区水利建设60年来的成功经验,剖析了其建设和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从建设过程和建成后管理两个角度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老区建设》2012,(11):4-4
在“稳增长”的基调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投入重点,尤其是对农业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的农田水利建设。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村基建将提速。  相似文献   

17.
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农村水利设施是保障粮食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本文首先利用全国数据分析得出农村水利投入是农业产出的格兰杰原因,然后基于生产函数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就西部地区农村投入对农业产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出目前西部地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存量水平普遍较低,农村水利设施较其他基础设施更为缺乏,增加西部地区的农村水利投入能够更有效的增加西部地区的农村经济产出.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受自然地理和气候影响,农业高度依赖灌溉,农田水利工程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有着重要作用。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工作,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农田灌溉面积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2亿多亩发展到8.67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7%,生产了全国75%的粮食和90%以上的经济作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严重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强化农业基础的紧迫任务。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指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我们一定要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尽快改变农业基础设施长期薄弱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广西经济》2009,(3):4-4
国土资源部日前下发了《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完善设施农用地和农村建设用地管理.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按要求.各地将进一步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支持设施农业发展。除了设施农业附属的管理和生活用房等永久性建筑物用地必须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按照建设用地管理外.凡未使朋建筑材料硬化地面或虽使用建筑材料但未破坏土地并易于复垦的畜禽舍、温室大棚和附属绿化隔离等用地,以及农村道路、农田水利用地.均可作为设施农用地办理用地手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