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举债权是规范的分税制赋予地方政府应有的财权。在财政分权的框架下,一级政权,一级事权,一级财权是题中之义。本文首先从财政分权理论出发,指出发行市政债是地方融资平台的替代措施。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阶段发展地方公债具有现实必要性,发展地方公债是完善分税制财税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有利于改善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有利于缓解中央财政压力,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有利于推动中国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中国资本市场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海星 《辽宁经济》1997,(12):49-49
我国发行地方公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张海星1949年以来,我国共发行过两种地方公债。一是1950年前东北人民政府发行的“东北生产建设折实公债”,目的是为了筹措生产建设资金,用于东北地区生产性投资;二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部分地方政府根据1958年6月...  相似文献   

4.
为了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为了减轻中央财政的债务负担、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发展资本市场,我国有必要发行地方公债,当前我国也已基本具备了发行地方公债的条件。地方公债的顺利发行需要在债券的发行主体、种类与规模、发行方式、期限和利率、债券的信用和评级及二级市场流通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相似文献   

5.
在目前我国的公债制度下,发行公债的权力仅限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无权发行公债但在发达的证券市场上已经是极为成熟的金融工具,从我国现在的经济和财政状况看,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时机已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发行地方公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公债又叫地方政府债券,是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和资金需要状况,以承担还本付息责任为前提,向社会筹集资金的债务凭证.  相似文献   

7.
丁静 《新西部(上)》2007,(6X):117-118
地方债务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和各级地方政府举债行为的趋同性提出了发展地方公债的问题,多年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初具雏形的公共财政体制为发展地方公债提供了机遇。赋予地方政府适度的举债权,可以保证地方政府提供公共商品的能力,显化地方隐形债务,也是成熟的分税制财政体制的要求。当然,发展地方公债还必须作好一系列配套措施,保证其实现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的隐性、或有债务数额庞大,引起了社会和中央的高度关注.而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是其产生的内在原因。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可以通过借鉴国际经验,发行地方债券来解决。本文论述了我国发行地方公债的必要性、可行性,并探讨了地方公债发行的原则和相关机制建立等向题。  相似文献   

9.
在对地方公债能否被有效供给的判断分析中,地方公债的发行动力及条件、可承受的融资成本、长期债务的摊销、对发行者的支持援助和便利的正式监督等是重要的衡量指标,通过分析发现在我国现阶段中央代发方式有效弥补了地方公债市场发展的不足,实现了地方公债发行的突破。我国需要增强地方债发行主体信用等级,完善地方公债品种期限设计并大力发展地方公债二级市场。  相似文献   

10.
为应对经济危机,我国政府从2009年发行地方政府公债,先后采用转贷、中央财政代发和地方财政自主发行三种模式,但这些都是在中央政府监管和控制之下的地方债,是中央债的变形。虽然地方政府公债的出现是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但在这些模式下发行的地方政府公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地方债。要实现地方政府公债长期化、正规化,必须加强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能力建设,编制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只有这样才符合财政体制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探讨中央纵向转移支付制度对地方政府引资竞争行为的影响.利用1994-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分税制实施以后,转移支付作为财政收入再分配机制发挥了一定的地区财政平衡作用.在既定财政体制下有效缓解了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对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竞争行为产生了抑制效应,并呈现出具有异质性的区位效应、结构效应和规模...  相似文献   

12.
地方债务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和各级地方政府举债行为的趋同性提出了发展地方公债的问题,多年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初具雏形的公共财政体制为发展地方公债提供了机遇。赋予地方政府适度的举债权,可以保证地方政府提供公共商品的能力,显化地方隐形债务,也是成熟的分税制财政体制的要求。当然,发展地方公债还必须作好一系列配套措施,保证其实现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楠  韩娇 《辽宁经济》2004,(4):15-15
地方政府公债是地方政府筹措地方建设资金的一种手段,也是公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债券市场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是司空见惯的事,如美国的州和日本的府甚至县都能以自己的名义发行债券筹集资金。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地方政府通过发行债券筹集建设资金成为客观需要,也具备了相应的经济条件。特别是现在全国掀起建设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浪潮,允许东北地方政府优先发行地方公债,不仅有必要而且具备了存在的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14.
地方公债是国家公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权力是规范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各级政府应有的财权。我国当前的财政体制已使地方政府初步具备了有能力发行地方公债的主体资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目标也决定了地方公债的强烈市场需求。应在财政体制改革过程中,逐步建立、完善地方公债制度。  相似文献   

15.
李全海 《中国经贸》2011,(22):133-134
为有效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增强地方政府扩大投资、安排配套资金的能力,国务院批准由财政部代发2000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券,并列入省级预算。这一帮助地方政府解决资金不足问题的举措,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加之,地方融资平台快速发展,地方负债率迅速攀升,地方融资平台融资模式中的风险问题已不容忽视。在此背景下,能否以此为契机开始地方政府独立发债,构建地方公债的监管体系,以防范地方公债放行可能诱发的道德风险和财政风险,成为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6.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融资有赖于地方政府公债的参与.授权灾区地方政府发行公债具备明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法律障碍和思想顾虑的解除可以通过构筑健全的风险防范机制而实现.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经济发展放缓的背景下,中央提出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引入地方公债制度是我国推行积极财政政策的一个可行选择,然而,它的引入会带来一些潜在的风险。因此,我国地方公债的制度安排必须以债务风险控制为核心,遵循行政监管与市场化发行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完善政府投融资体制和投资决策责任制,这也是建立风险防范机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由财政部代发的地方债券实施已经初见成效,这被解读为地方债券即将被准许进入我国的金融市场。文章就其发行的必然性从四个角度就一个核心问题进行了分析,说明了发行地方债券是公共体系和市场选择的必然。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造成目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大的直接原因在于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的严重不匹配.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而催化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大量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产生。针对上述原因,本文提出了旨在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增大问题的政策建议,即从财税体制上完善相关制度.同时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管理和完善,并辅助相关的配套措施,包括提高建立偿债专门基金、完善地方政府财政监督、建立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扩大财政收入来源等。关键词:债务风险分税制改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相似文献   

20.
地方政府融资问题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我国进入城市化的高潮阶段,探索出适合我国的地方政府融资模式具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日本地方政府融资模式:日本公债的发行%6度、地方公债的资金来源、日本地方公债的监管。通过考察日本地方政府融资模式,可以为解决我国所面临的相似问题提供一定的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