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从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看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优势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是一国据以发展经济和对外贸易的两种理论,各有其优缺点.绝对的否定或肯定两者中的任意一个,在实践中都是有害的.中国产业结构还不合理,应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国力,把两种理论结合起来考虑,促进我国产业升级,提高我国国际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2.
王昌林 《改革与战略》2012,28(12):38-42,58
离岸服务外包是国际服务贸易中一种新兴的重要形式 . 文章分析了内生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对离岸服务外包的适应性,并在分析中国发展离岸服务外包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指出从内生比较优势理论出发,中国发展离岸服务外包产业应该是一种“积极改变”的策略,需要在统筹规划的前提下,以产业政策和发展策略在更高级的产业领域形成动态比较优势和产业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按照国际贸易一般规律和多数发展中国家经验,一国随着经济发展阶段变化,其在国际上的比较优势应沿着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路径不断向上升级。从我国静态和动态比较优势看,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完成了由初级产品出口为主向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转变,即实现了比较优势由资源密集产业向劳动密集产业的转变。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在劳动密集产业的比较优势下降后,并没有按照上述规律率先在资本密集产业获得国际比较优势,反而在部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产业获得比较优势,比较优势升级过程呈现"跳跃"特征。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发生变化,既与我国要素禀赋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比较优势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是一国据以发展经济和对外贸易的两种理论,各有其优缺点.绝对否定或肯定两者中的任意一个,在实践中都是有害的.正确的办法是把两者辩证结合起来,共同促进经济的发展.中国是个发展中的大国,经济实力还不强,产业结构还不合理,应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国力,把两种理论结合起来考虑,促进我国产业升级,提高我国国际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5.
以竞争优势提升中国工业产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就是:中国的产业竞争力源自何处?对于产业竞争力的源泉问题,目前理论界存在两种解释: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本文选择中国工业产业作为分析的着眼点,从实证角度分析研究,得出了重要结论:中国的工业产业竞争力服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的趋势,而竞争优势各要素对中国工业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显著贡献.作者认为,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发展是成功地利用了比较优势理论,利用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集中力量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在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的产业上,实证的结果显示出其不断增强的竞争力主要来源于与竞争优势有关的各要素.因此,今后中国政策的制定应该侧重于培养竞争优势的四要素(包括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同业竞争),为产业发展和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良好的宏观和微观环境.  相似文献   

6.
比较优势理论的要义是贸易可能性,而不是贸易效益。比较优势战略作为比较优势理论在发展战略的具体运用,并不能保证一国获得持续、较高的贸易效益。追求贸易效益的最大化是理性国家对外贸易长期追求的目标,只有在比较优势基础上,获得贸易的竞争优势,才能实现发展中赶超。中国比较优势战略的实施对贸易水平的提高和贸易结构的提升有积极的意义,应在贸易和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  相似文献   

7.
文静 《中国经贸》2012,(12):14-14
本文主要介绍了新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优势理论的产生,简要介绍了比较优势理论和绝对优势理论,接着解释了新形势国际对外贸易理论,以及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决策。  相似文献   

8.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国际产业在新的经济环境下的分工格局,中国的产业发展应该寻求构建新的比较优势的道路,并通过新的比较优势来建立在国际上的竞争地位.  相似文献   

9.
论复合比较优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出现了关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论争,争论的焦点在于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是应该以比较优势抑或竞争优势为基础。本文旨在从内生和外生的角度对比较优势进行扩展,从而将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纳入统一分析框架之下,为贸易理论和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提供更为合理的分析基础。最后,从发挥复合比较优势的角度,对中国的外贸发展提供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30年的对外贸易发展,使我国部分出口商品初步具有了一定的比较优势,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然而肇始于2007年的金融危机使我国外贸出口形势吃紧,在这种情况下特别需要研究金融危机对出口商品比较优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的比较优势——基于H-O理论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便利用劳动力这一比较优势,令中国外贸出口额逐年增加并拉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然而,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转变中国的比较优势即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资本密集型产业,改善中国外贸出口的结构迫在眉睫,并用"比较优势陷阱"等观点作为其理论支撑.文章在H-O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的研究方法,论述了中国的出口竞争优势仍旧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仍须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且给出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贸》2015,(11):18-2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对外贸易是我国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国际环境和国内发展条件都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背景下,保持我国外贸传统优势、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是事关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为巩固外贸传统优势、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实现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健康发展,推动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现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3.
2013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突破4万亿美元,用较短的时间实现了举世瞩目的大跨越.但我国对外贸易在出口商品结构、质量、效益、核心技术以及服务贸易发展等诸多方面仍面临不少挑战.当务之急是要努力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从追求市场份额、出口规模和数量转移到提升进出口的质量和效益上来,加快外贸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着力培育外贸新的比较和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4.
长三角纺织服装业发展透视: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少兵   《华东经济管理》2008,22(3):18-21
长三角地区纺织服装业发展的成功在于从宏观上遵循了比较优势战略,而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占据价值链低端,过分依赖廉价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又使其落入"比较优势陷阱".从积极意义上讲,遭遇国际"反倾销"和国内加工贸易新政的限制,对于长三角纺织服装业发展从发挥比较优势转为提升竞争优势而言未尝不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15.
比较优势理论长期以来一直是各国开展对外贸易的指导思想。对于发展中国家,比较优势理论决定的对外贸易格局一般表现为出口劳动密集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这样导致发展中国家在长期的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易陷入比较优势陷阱。本文通过对我国医药行业对外贸易的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得到我国医药行业应对比较优势困境的策略——实行竞争优势策略,从而降低其陷入比较优势陷阱的可能性,加快对外贸易格局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西部开发的主要目的是努力改变中国西部地区的落后现状,促进民族团结与边疆繁荣.在国际经济区域一体化和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的国际经济形势下,西部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必然和强区富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战略、结构及政策选择对于西部产业优势的培育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国际产业在新的经济环境下的分工格局,中国的产业发展应该寻求构建新的比较优势的道路,并通过新的比较优势来建立在国际上的竞争地位。  相似文献   

18.
比较优势理论在长久以来都占据着中国国际贸易政策指导地位,也对中国三十多年来的工业化造成了重大影响.但随着中国国力的上升以及近年来中国经济在国内与国际上曝露出的种种问题,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西方国家对于中国商品的排斥加强.笔者不得不思考中国的发展道路.本文通过对于比较优势理论以及国际政治经济现实的分析,揭示出比较优势理论所使用的限度以及这一理论对当下中国的不适用性,并提出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所应坚持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国际贸易的作用已经不仅仅是平衡国内市场盈余的必要手段,而是转变成了提高本国产业生产效率,推动国家经济进入世界经济循环的重要动力。就国际贸易而言,由于国内外贸易环境的不断转变,比较优势的理论也呈现出了一定的不适应性,因此重新认识传统优势理论,并向竞争优势理论转变靠拢,是目前比较有效的促进国民经济持续提升的发展手段。  相似文献   

20.
按照国际贸易一般规律和多数发展中国家经验,一国随着经济发展阶段变化,其在国际上的比较优贽应沿着资源密集型一劳动密集型一资本密集一技术密集一知识密集的路径不断向上升级。从我国静态和动态比较优势看,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完成了由初级产品出口为主向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转变,即实现了比较优势由资源密集产业向劳动密集产业的转变。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在劳动密集产业的比较优势下降后,并没有按照上述规律率先在资本密集产业获得圈际比较优势,反而在部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产业获得比较优势,比较优势升级过程呈现“跳跃”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