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集体经济》2013,(8):13-13
刺绣,又称丝绣,古代称“黹”、“针黹”。后因刺绣多为妇女所作,亦称“女红”,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民族工艺。刺绣是用彩色丝、绒、棉线,借助针的运行穿刺绣制而构成各种优美的图案、花纹或文字的工艺,刺绣是完全的手工艺。在汉代,刺绣品已经广泛应用于宫廷服饰、日用品。到了宋代,崇尚刺绣服装的风气,已逐渐在民间广泛流行,这也促进了中国刺绣工艺在宫廷与民间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唐卡系藏文音译,是指刺绣或绘画在布、绸或纸上的彩色卷轴画。唐卡集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以及经济价值于一身,近年来成为收藏界的额宠。艺术品市场有这样一种说法:唐卡既是挂在墙上的“历史”和“艺术”,也是挂在墙上的“股票”。2002年4月香港佳士得春季拍卖会上,一件明永乐《刺绣红夜摩唐卡》,以2912.651万港元成交,创当时亚洲刺绣工艺品最高价,  相似文献   

3.
刘曼  刘汪洋 《今日重庆》2005,(3):114-115
刺绣在古代中国,是女子温柔、贤惠、多才的象征。古诗词中“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对中国传统刺绣工艺的描绘,让人们领会到那种化平淡为神奇的技艺的精湛。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刺绣形成了苏绣、湘绣、粤绣、蜀绣四大工艺流派。其中技艺精湛风格独特的蜀绣,被史书《华阳国志》称为“蜀中瑰宝”。  相似文献   

4.
白恒玺 《发展》2002,(12):43-43
首届香包民俗文化节成功举办后,对庆阳地区的收益和启示是多方面的。除实际经贸成果外,尤其“香包刺绣之乡”、“徒手秧歌之乡”、“皮影之乡”、“窑洞民居之乡”、“五蝙皮鼓一绝”、“天下公刘第一庙”等七大荣誉命名,等于向国内外发放了七张文化名片,有巨大的宣传助推作用。尤以被誉为庆阳“四绝”的剪纸、香包刺绣、陇东道情和环县皮影积淀了深厚的庆阳历史文化底蕴,民歌、书画、泥塑、面塑、布贴、编织等民间艺术也同样具有发展潜力。庆阳地区还活跃着一大批民间巧妇、民间艺人,并拥有一大批区内外有重要影响的民俗文化专家、学…  相似文献   

5.
一说起苏州。让人首先想到的是评弹、园林、刺绣。而刺绣中的“双面绣”更是堪称绝技:一幅绣品的两面,居然可以绣出同样精美却叉完全不同的人物、景致。尺幅天地,浓缩大千世界;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精致与巧慧,透露出苏州这座历史名城的化韵味。  相似文献   

6.
刘权 《走向世界》2012,(24):60-62
“绣”里乾坤 在中国,刺绣的历史同国画一样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7.
《中国集体经济》2010,(9):30-33
青州鲁绣抽纱有限公司始建于1965年,是山东省专业生产、销售抽纱刺绣制品、家纺产品的外向型骨干企业,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企业。  相似文献   

8.
“这些绣品针法活泼、线条流畅,既有十字绣的明快色彩,也兼备传统刺绣层次感强的特点.”轻轻抚摸着织机上的锦缎,高敏的眼神多了些温柔,仿佛在看自己的孩子. 作为黔江区“高幺妹”手工刺绣中心创始人,今年已经是高敏与织机、针线结缘的第五个年头. “黔江是土家族聚居地,当地妇女向来有扎绣花纳鞋垫的习俗.”在高敏记忆中,自少女时候起,她就与色彩斑斓的彩锦为伴,“刺绣是土家族人的优秀传统工艺,在日常生活和婚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土家人历来把刺绣功夫作为评价姑娘才干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9.
陈春 《魅力中国》2014,(2):85-86
贵州黔东南苗族刺绣不仅形式新颖,工艺精湛,而且还因为极具人文内涵而远外闻名。其中.蝴蝶纹样的构成方式变化丰富多彩,主要分为“独”、“框”、“连”、“合”四种表现形式,其中的艺术特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镇湖绣女     
樊宁 《江苏经济》2003,(11):72-75
刺绣早已融入苏州镇湖百姓的日常生活。在这里,刺绣被称为“做生活”,下至垂髫幼女上至耄耋老妪,无不年复一年飞针走线。她们对苏绣怀有怎样的情感?让我们走进绣女痴情求艺的感人故事,走进她们多彩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1.
荷兰有家专卖女用物品的服饰店,为顾客所做的“个别服务”十分令人感动。这家服饰店并不大,但是装潢却很雅致,一个角落里还装设了一部刺绣用的木架。刺绣的花样,是顾客精心挑选的,然后由老板娘绣到顾客所购的衣服上。有人问她为何如此不辞辛劳,替顾客做这个“个别服务”,”老板  相似文献   

12.
9月17日,连阴雨刚停,沉寂的武功县游凤镇游凤村街道上便热闹起来.留守家中的妇女们三三两两围坐一起,在闲话家常中刺绣纳鞋. “谁也没想到在自家门口就能挣上钱,自从计总将刺绣公司建到咱这儿,每月挣300元不成问题.”62岁的马大妈做活计已3年,她口中的计总,名叫计清. 作为全国民间刺绣艺术大师、武功县馨绣民间手工布艺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计清曾当过美术教师、专业美工、文化馆员、艺术总监,不同的人生经历都离不开一样东西——刺绣.用计清自己的话说就是:“刺绣是门很能挖掘人潜能和灵气的学问,而这门学问己融入我的生命.”  相似文献   

13.
5月2日,在广东省中山海龙电脑刺绣公司工作的王娟、钟小华等人放假回家,专门回于都县委党校表示对学校的感激之情。她们高兴地告诉老师说:“是‘雨露计划’让我们学到了一技之长,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兰跃生 《老区建设》2022,(22):49-52
<正>近年来,在赣州市兴国县江背镇高寨村有位客家刺绣非遗传承人朱小华渐渐进入了乡村振兴大众视野:2021年9月9日,国家乡村振兴局开发指导司副司长刘晓山率队到其开办的客家绣坊进行了乡村工匠调研;2022年5月朱小华以客家刺绣参加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获赣州选拔赛乡村振兴类项目二等奖……来到朱小华的家里,只见其楼房的外墙上挂着醒目的“兴国县客家刺绣传习所”“兴国县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心”牌匾,其绣坊内一排排整齐的绣架工位上30多位客家表嫂在欢快地刺绣着,时不时还有外地人慕名寻找而来购买时尚绣品……朱小华刻苦学艺、长期坚守,真诚对待刺绣事业,大胆闯出刺绣产业路子,深受当地干群的好评。  相似文献   

15.
游过湘西山水的人,自然忘不了那里浓郁的乡土风情,赶过边城墟场的人, 更是忘不了那儿迷人的苗家刺绣……苗家刺绣,历史悠久,在许多地方流行的《古老歌》里,就叙述着和它有关的渊源。苗家刺绣,简称“苗绣”,苗语称为“巴倍”,传说苗绣起源于古代僕人的雕题文身。据屈家岭文化考古发现证明, 距今4800年前,苗族先民就已纺纱织布。从1958年长沙楚墓中出土的绣品可以推断,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居住在湘西大山深处的苗族妇女“以麻丝为经,纬挑五  相似文献   

16.
桑莉 《黑河学刊》2022,(1):14-20
在当代非遗刺绣宣传片中,女性形象主要被建构为刺绣技术传播者,而较少出现与刺绣文化的个性互动和参与其中的身心体验,从而呈现出静态性、封闭性和保守性特点。当代非遗文化传播者应由技术传播向文化传播转化,通过强化人技互动,凸显非遗文化传播的时代新貌。  相似文献   

17.
周强 《发展》2009,(9):31-32
庆阳地处甘肃东部、陕甘宁三省区交会处,辖7县1区,总土地面积2.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60万。庆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和黄河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被称为肇始周基;是甘肃省唯一的革命老区,被称为边区遗唱;是一片神奇的高天厚土,具有独特的黄土情韵;是中国“香包刺绣之乡”,被誉为民俗艺粹;是资源和特产大市,  相似文献   

18.
一个家庭=一个车间———葛源镇农家刺绣调查□杨朝雪曹淑贞编者按扶贫如何到户?横峰县葛源镇的千家万户搞刺绣,一户就是一个车间的作法,给我们一个启迪。刺绣是劳动密集型项目,那么其他的劳动密集型项目,是否也能走进贫区老区的千家万户呢?浙江省的温州市,发展小...  相似文献   

19.
朝鲜刺绣画一直是艺术界的宠儿。此次大连民间文艺家迎春会活动,由渤海艺术研究院展出的几件朝鲜刺绣画作品,让人大为惊喜。画家李春植的《海边》让人禁不住贴近眼睛去欣赏,而一级手工刺绣艺术家金光镇的《狮子》则更让人感到震颤。朝鲜刺绣画,被誉为世界上最含蓄和低调的艺术。它的刺绣手法,学自中国,却又不同于中国。尤其是手工刺绣画,它结合西方油画的表达方式,用传统的针和线神奇地穿梭画布,线条  相似文献   

20.
<正>刺绣,俗称"绣花",是我国著名传统民族工艺,指用针线在织物上以不同针法穿刺构成各种花纹图案。刺绣在我国有着三千多年历史,著名品种有苏州苏绣、湖南湘绣、四川蜀绣和广东粤绣,合称为我国"四大名绣"。除此之外,中国幅员辽阔,有55个少数民族生活在全国各地,他们创造了灿烂的刺绣艺术,如苗、瑶、侗、壮、土、羌、彝、白、土家、藏、蒙、维等民族都有自己富于特色的刺绣艺术。刺绣是表现一个民族生活情趣的手工艺术的重要手段,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个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