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60年代,在地球的东方一个文明古国的广阔土地上,爆发了震撼世界的第二次“绿色革命”。在这场“绿色革命”中,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政协副主席袁隆平摘下绿色王国中“杂交水稻”这颗瑰丽的绿宝石。由于他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国际同行誉之为“杂交水稻之父”。有人甚至将他的杂交水稻发明誉为中国继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袁隆平因此获得了迄今为上独一无二的国家特等发明奖,并获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拯救饥饿奖等8项顶尖级国际大奖。1998年,一家权威的知识产权评估认定袁隆…  相似文献   

2.
隆平种稻     
许多人都知道袁隆平院士是我国当代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但对于他当初为何会萌发研究杂交水稻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3.
《中国乡镇企业》2014,(2):45-46
近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致信慰问袁隆平院士,向他和他的科研团队致以新春的祝福,转达李克强总理、汪洋副总理的问候。去年,袁隆平院士带领科研团队培育的超级杂交稻百亩连片平均亩产创造988公斤的高产纪录,令人振台。同时由他主持完成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韩长赋对此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4.
<正>他自称是杂交水稻的"孝子贤孙";他三次刷新世界水稻单产的新纪录;他从日内瓦捧回了"国际发明金奖"……2009年2月,35万多字的《中国稻路——一个人的稻作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国2000多家书店发行。本书的主人公就是从农50多年的中国育种制种专家、福建东方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文炳研究员。  相似文献   

5.
谁是中国最富有的人?这一问题包含两层含义:一指手中握有的现钱多;一指创造的社会财富多。后者如袁隆平,他发明杂交水稻,解决了几十亿人的吃饭问题,其背后的财富无法用金钱衡量。  相似文献   

6.
无人反思     
"我真的不知道,我真的什幺都不知道。"当"尚德"两字从我嘴里吐出的那一刻,曾经投资尚德的前无锡政府官员,立马像电影里的地下党一样严辞拒绝我把来意讲完。不论我如何软磨硬泡,他都以不变应万变:"真的不知道。"他的大义凛然让我有那么一瞬间把自己当成了预谋戕害民族英雄的罪人。  相似文献   

7.
隆平高科,我国第一家以科学家名字冠名的农业高科技公司。借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研成果和品牌价值,该公司的科技成果被6个国家大面积种植,20多个国家引种试种。  相似文献   

8.
《企业导报》2001,(2):25-27
<正> 袁隆平:知识创造财富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恐怕怎么也想不到,有朝一日自己会拥有亿万身家,而且成了经济界的新闻人物。 2000年12日12日,发行后搁浅达半年之久的隆平高科,终于在深交所挂牌交易,随后一路高涨。 这是中国股市上第一家以科学家品牌上市的公司。根据隆平高科公司与袁隆平签订的协议,袁隆平同意在股份公司存续期间将其姓名用于股份公司的名称和公司股票上市时的股票简称,公司则向其支付姓名权使用费200万元。  相似文献   

9.
《福建质量管理》2014,(1):54-55
一位是著名作家,被誉为“荒诞现实主义大师”;一位是家喻户晓的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之父”。当阎连科和袁隆平坐在一起,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相似文献   

10.
鞠开 《秘书工作》2009,(11):52-53
我出身贫苦,参加革命后,没想到能在粟裕首长身边工作,而且一干就是14年。在粟裕首长的秘书当中,我干的时间最长,而且离开他身边后,一直到他临终,我和首长的来往从没中断过。前不久,《秘书工作》的编辑约我写写做好秘书工作应具备的修养,我就讲几点给粟裕当秘书的体会吧。  相似文献   

11.
《企业技术开发》2012,(5):13-15
【正】"十一五"以来,湖南省农村科技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农村科技投入不断增加,新的重大成果不断涌现。2011年,我省成功创新、转化、推广了农业重大科技成果100余项,尤其是第三期超级杂交水稻百亩片亩产突破900公斤,刷新了水稻大面积亩产的世界纪录,杂交水稻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落户湖南...  相似文献   

12.
给苏步青同志当秘书,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不像大机关某些部门的秘书那样,有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平时,涉及苏老的一些事,大的如为他起草学校的工作报告、讲话稿,小到送一份材料、代拟一份电文,这种融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为一体的工作,既需要有一定的理论水平、文字表达能力,还需要有较丰富的社会阅历及较强的办事能力。单纯的“文字型”或“办事型”秘书,难以做好这项工作。我给苏老当了23年秘书,对此深有体会。  相似文献   

13.
在我的案头,有一本书经常被翻阅,我把它作为自己学做秘书的"教科书",这就是原武警指挥学院副院长纪东将军的回忆录<难忘的八年--周恩来秘书回忆录>.从1968年8月直到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纪东同志一直担任周总理的秘书,他在总理身边工作的收获和心得,对于我这个秘书工作领域的"新兵"有许多的启发.每次重读这本书,我都有新的感悟、新的收获.……  相似文献   

14.
《秘书》2008,(6)
屈指算来,我当秘书已经六年了。这六年,我在学中思,思中悟,悟中写,渐渐成熟起来。秘书工作的辛酸与苦累,只有亲自做了才能体会。在这里,我愿与各位秘书同仁分享这些体会。一篇感想让我与秘书工作结缘那是2003年的事了。那时我参加完"自治区第二批赴南疆四地州乡镇工作公务员岗  相似文献   

15.
刘萍 《价值工程》2011,30(11):179-179
有人说一个好的班主任应该像母亲一样细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应该像父亲一样严格要求学生;应该像知心朋友一样热心帮助学生。我认为这种说法十分贴切,我决心要当学生们的慈母、严父和挚友。我已经不是第一次当班主任,有一定的经验了。本文根据我做班主任工作的经验探讨了班主任工作理念。  相似文献   

16.
《中国乡镇企业》2010,(9):11-11
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8日在北京举行的“21世纪论坛”2010年会议上表示,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唯一途径是科技进步,大幅提高单位土地的粮食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17.
5月23日,70多岁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金正大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有限公司这家亚洲最大的缓控释肥生产企业,成为袁隆平“种三产四”(种三亩,产量是四亩)实验中化肥环节的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18.
网民在袁隆平买车这件事上的"一边倒",显示了民众的理性,也使得什么样的人我们会"仇"、什么样的人我们会褒泾渭分明。  相似文献   

19.
曹局长96岁,走了,我内心十分悲痛,深切地怀念他。生前,有人称呼他"老曹"、"曹老"、"曹局长"、"曹顾问"、"曹部长"。我一直喊他"曹局长",因为我刚参加工作时,他是国家建委城建局副局长;给他当秘书时,他是国家城建总局副局长,所以改不了口了。在他客厅里,挂着一幅他去年书写的条幅:"建  相似文献   

20.
正【案例回放】陈秘书可真是一个谜。刚20岁就被挑选到办公室当秘书,35个春秋过去,与他一起进入机关的同龄人,早已升职的升职,改行的改行,跳槽的跳槽,他却像个铆钉那样铆在秘书的岗位上,一直没动过。他刚到机关时,人们称他"小陈秘书";过些年头,又称他"大陈秘书";后来就改口叫"老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