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节的由来     
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民间最广泛、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春节这一天,旧时称谓很多,如元月、元日、元辰、元朔,还有的称为正朝、新正、新春、新年等。把春节叫作“年”,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年”的起始,各朝代又很不一致。夏朝正月初一为“年”,商朝以腊月初一为“年”;周  相似文献   

2.
新昌县地处浙东山区,是越剧的发源地之一。新昌人有爱 看戏的传统。在民间,农历正月初一到初七演的戏称“灯头 戏”,初八至十六的戏称“上灯戏”,十七至正月下旬的戏称 “落灯戏”;还有麦子黄了称“麦黄戏”,秋收后的戏称“秋后 戏”,快过年的戏称“春前戏”。此外,还有“祠堂戏”、“庙 会戏”、“开篷戏”、“罚戏”和“和戏”等多种戏种。 这里主要介绍一下新昌的特有戏种——调腔。调腔,俗 称高腔,或高调。它是元朝统一中国后,北曲南腔相互交融 所派生的一个声腔,也是我国保留至今的最古老的声腔。自 …  相似文献   

3.
3月8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除此之外,世界上不少国家还有自己传统的妇女节日。日本的“少女节”和“母亲节”:“少女节”也叫“姑娘节”,在3月3日。日本人认为,此时桃花报春,是女性美的象征,故“少女节”又叫“桃花  相似文献   

4.
文摘之窗     
我国称岁首为“元旦,据说是来自三皇五帝之一颛顼。颛顼以正月为元,初一为旦。夏代正式定正月初一为“元旦”。以后,各朝代定“元旦”不断有所变化:殷代定十二月初一为“元旦”;到了汉武帝时,又恢复正月初一为“元旦”,自此历代相沿未改。到辛亥革命成功,孙中山为了“行夏正,从西历”,定正月初一(元旦)为春节,而以西历(公历)一月一日为新年。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七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夏历正月初一称春节,将公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古罗马的统帅儒略·恺撒在埃及天文家雪根尼的帮助下积极策划制订…  相似文献   

5.
春节过去了,中国的年可还没完呢,按传统风俗,要到过了正月十五才算功德圆满。“正月里闹元宵”,民间百戏百艺全都上街自娱表演,与人同乐。除了点灯燃焰、阖家团圆、共品元宵、竞猜灯谜,兴致高昂的人们拖儿带女地上街,融入欢乐的人流。西北干脆叫“闹红火”,闹腾得越厉害就显示日子越红火。一个“闹”字,点出了元宵节是中国民间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堪比西方的狂欢节。正月也称元月,古人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叫做元宵节。元宵灯会和燃放焰火是必不可少的。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唐玄宗开元盛世年间,长安的灯市规模浩荡,燃灯5万盏,花灯…  相似文献   

6.
春节年年过,今年非寻常。今年(农历壬申年)的正月初一,既是春节,又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的立春节。可谓春上加春。准确地说,这样的春节正是名符其实的春之发端,春之节日。这对我们这个特别崇尚“春”的民族来说,届  相似文献   

7.
元旦溯源     
“元”即开始、第一之意;“旦”为早晨、一天之意。“元旦”即是一年的开始。在我国古代,元旦节到底是哪一天,历代各不相同,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或“元日”者居多。夏代定在“夏历”正月初一;殷商定在腊月初一;周代定在冬月(11月)初一;战国时代,各诸侯国各用各的历法,所以日子均不同;秦代定在“秦历”阳春月(10月)初一。直到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在司马迁的建议下,才定在“太初历”正月初一,和夏代相同。《史记》载:“夏汉改历,以正月为岁首。”即指此而言。到了唐代,房玄龄所撰的《晋书》载:…  相似文献   

8.
元旦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佳节,辛亥革命以前为农历岁首,新中国成立前夕,改于公历1月1日。从历法的角度看,它表示了一年的起始,从人们的社会活动看,它又历来带有诸多政治色彩,显然是科学与政洽的共同产物。相传五帝时期以正月为元,初一为旦。这就表明我国早在四千多年前就以正月初一作为一年的开始了。从汉字的象形特点而言“元旦”则是天地间一幅壮丽的画卷。《说文》释“元”为“始”,解“旦”曰:“日见一上,一地也。”新年的第一天,红日从地平线喷薄而起,多么让人心旷神仙!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时间与希望同时成为人们心中的…  相似文献   

9.
吃节酒     
南方人善茶,把喝茶美其名曰:“吃茶”,一个“吃”字,闲情和逸致就出来了;北方人善酒,一杯端起,咕嘟一喝,再来一杯,像《水浒传》里的英雄好汉,所以直截了当地叫“喝酒”。酒与喝连在一起,豪气、雄壮和野性之味就有了。但老家的吃节酒,把酒和吃连在一起,有些“风马牛不相及”,一般人会按字面理解成关于酒的一种温文尔雅的喝法,实则不然。吃节酒是土塬流行多年的一种乡随——乡随者,风俗也。即过大年时,在始于正月初二终于正月十五元宵节的一段时间里,把村上一年度娶进来的媳妇请到自己家里,主人以上好的饭菜招待她们一天,以示祝福。百余户人的…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众多的农祀节日中,有一个节日称填仓节,也叫天仓节,还叫天穿节。这个节俗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广大农村的汉族地区,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五日举行。所谓填仓,就是在正月二十五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黎明早起,都要在自己的院子里或打谷场上,举行填仓仪式,届时上年纪的人们将筛过的炭木灰、草细灰,撒成一个个大小不等的粮囤形状,谓之“画地作囤”,有的还镶上花边、吉祥字样,以及上粮囤的梯子,并在囤中撤以少量五谷杂粮,履以瓦片等物,俗称填仓。  相似文献   

11.
农厉正月十五,是我国人民传统的元霄节。每逢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挂彩灯、放鞭炮、吃元霄。据说,元霄节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汉朝。西汉时期,周勃、陈平戡平‘诸吕之乱’,汉文帝登基那天是正月十五日。为了庆祝与纪念,汉文帝便  相似文献   

12.
春节前后,笔者由于工作关系走访了一些执法单位,许多单位忙于“围剿”假冒伪劣市场商品,但也听到某些单位的同志讲:正月里,商家生意正火红,打假要挨骂的。故而,远在腊月上旬,中旬就停止了打假活动,不觉如鱼刺在喉,不吐不快,颇有感慨。感慨之一,正月里就没有假冒伪劣了吗?非也!正月里有我国两大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两节前  相似文献   

13.
《中国乡镇企业》2021,(1):80-80
元宵灯节,是遍及中国汉民族居住地区的重大年节活动,已有两千年历史,被称为华夏民族的狂欢节。四川自贡地区早在唐宋年间就有了新年赏灯的习俗,明清时期更进一步发展为各种会节。清中叶即有“狮灯场市”“灯杆节”“提灯会”“瞒天过海”等灯会活动。  相似文献   

14.
王碧君 《活力》2011,(3):41-41
春节.是中华传统文化头等重要的大节。人们都十分看重节日的合家团圆欢聚.因此不惧千里奔波.无论如何也要在除夕夜前家人齐聚一堂.共同守岁.庆贺五谷丰登,家丁幸福安康,兴旺发达,为未来一年祈福。并且,总要过完破五(正月初五),最好过完正月十五元宵佳节之后,再奔赴各自岗位。党、政府,  相似文献   

15.
元旦话题     
元旦,表示新的一年从此开始。我们的祖先以五谷熟、四时尽而改年更岁,因而,人们对元旦的来临总是充满新的希望和欢乐。相传五帝时期,颛顼以正月为元,初一为旦。《尔雅·释诂》解释,“元,始也”,“旦,早也”。可见“元旦”的古意即一年之始,一日之晨。南朝梁人萧子云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也有这个意思。商、周、秦均推崇本朝,“王者得政,示众我始”,各代都对元旦日期改弦更张,使元旦从正月初一依次推移到十二月初一、十一月初一和十月初一。直至西汉,汉武帝根据人们长期的天文记录,纠正了三代提前元旦的错误,重新将元旦恢复到正月初一…  相似文献   

16.
春节,是全国人民古老的传统习俗。很多少数民族的春节日期,并不都在正月初一,而且有着自己独特的过节方式。怒族以观察自然物候来确定春节时间。所以,他们的年节一般在农历十二月五日至正月十五日之间。过年时,人们欢歌狂舞,预祝来年五谷丰收。水族以农历九月第一个“亥”日为岁首,叫“借端”。“过端”有如汉族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这一天,人们进行各种娱乐活动,以示人寿年丰,举家快乐。  相似文献   

17.
这些地方为何不在正月初一过年?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节日——春节。由于我国疆土辽阔,民族众多,但还有少数地方的人们不在正月初一过春节。腊月初六过春节云南宁蒗一带,除夕是腊月初五。这天,各家在院内、院外和屋顶上栽插青松,以示四季常青,兴旺发达。他...  相似文献   

18.
唐朝“安史之乱”时,长安城内有一粗通文墨的张姓青年,以卖油为生,人称张卖油。一年正月十五,天降大雪,张卖油挑担卖油到一酒家,突发兴至,便在酒店粉壁上题诗一首;“正月十五雪花飘,恰似玉女下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  相似文献   

19.
迟忠波 《中外管理》2014,(7):107-107
“劫”与“节”不仅谐音,而且某种情况下,也有近似的寓意。以竹子成长为例,其生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节”,“节”出现后,它会动用全身的能量去冲击。每当冲破一个“节”的时候,竹子就向云霄更近一步。  相似文献   

20.
说起妇女节,人们只知道“三八”是国际劳动妇女节。其实,我国妇女自古以来就有自己的节日。汉族女儿节四川省广元市的女儿节,起源于唐代。广元是武则天女皇的故乡,每逢农历正月二十三武则天诞辰的这天,广元妇女便梳洗打扮,成群结队到武则天当年游玩的嘉陵江两岸集会娱乐,赏花扑蝶,祈求吉祥幸福。1988年,广元市人大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