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长江上游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向前发展,人类对资源环境提出了严重的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文章通过对长江上游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实证研究与量化分析,对长江上游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现状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达到全载或超载状态,形势依然严峻。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提升长江上游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人口超载已经成为北京的重大现实难题。 环境人口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牛活水平和环境质量要求下,在不超出生态系统弹性限度条件下,环境系统所可能支撑的人口数量。一个区域环境人口承载力取决于这个区域环境系统的瓶颈因素。北京位于全国严重缺水地区,按照联合国标准,属于极度缺水地区。水资源是北京环境系统最主要的瓶颈因素。凼此,水资源的人口承载力从根本上决定了北京区域环境人口承载力。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4个子系统中选取23个指标,构建了广东省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运用加权TOPSIS模型结合ArcGIS相等间隔法,从时间上纵向考察了广东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变化,并对同一时点下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横向比较。结果显示,近17年来,广东省及其各地级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数呈先下降后上升的“V”字型变化,转折点为2008年;广东省城市各子系统承载力指数存在明显的分异,改革开放政策、环境相关法律条文的制定以及市场的自发调整是导致广东省资源环境承载力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综合承载力内涵出发,建立了综合承载力指标体系.依托指标体系对天津2007-2011年的综合承载力及土地、环境、水资源、能源、设施和社会六个方面承载力变化趋势进行了评价分析与展望.对京津冀综合承载力进行了横向比较,详细分析了天津承载力的优劣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天津综合承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城市发展就会产生城市环境承载力的问题,本文在阐述了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概念的基础上,构建了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河北省11个城市的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6.
崔寅 《天津经济》2022,(1):11-17
工业化在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也对环境承载力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样,环境承载力水平也制约着工业化的发展质量.因此,它们之间的协调发展程度对于各自的发展水平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天津市为例,在对其工业化与环境承载力发展水平进行组合评价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其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天津市的工业化与...  相似文献   

7.
依据环境承载力理论,选取临夏州2016年数据,运用ArcGIS、层次分析等方法来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承载力评价模型。以广河县为例,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承载力综合指数影响因子。从整体看,全州资源环境承载力已超载;从各县市看,永靖、积石山和和政县承载能力尚有盈余;广河县、康乐县严重超载;广河县只有城关镇承载力略有盈余,其余都已超载。灰色关联分析表明,环境承载力影响因素大小为:资源需求>环境压力>资源禀赋>环境容量。  相似文献   

8.
依据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主体功能区划的理念,从现有开发密度和强度、资源环境承载力、发展潜力等方面入手,设计指标评价体系,提出状态空间法、相对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发展潜力模型可作为省域功能区划的评价方法,从而实现对主体功能区的科学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9.
为了推进中国西北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本文对5个省区(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2010-2019年资源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检测和预警机制.其间基于DPSIR模型构建西北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对西北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数进行测度,并...  相似文献   

10.
肖忠海  袁虹   《华东经济管理》2008,22(6):12-16
文章在介绍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徐州市1998-2004年的相关经济数据,实证分析了徐州经济发展的环境承载力趋势,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并采用经济学的方法对分析结果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1.
水环境承载力已经成为流域、区域产业选择的重要因素,对于实现社会、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南洞庭湖区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也一直是政府关注的重点。以南洞庭湖区为例,基于水环境承载力概念构建水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进而分析研究区域水环境承载力状况。针对研究区水环境承载状况存在着空间差异性的特点,提出了差别化的产业选择战略。  相似文献   

12.
高晴  彭鹏  王梦茵 《科技和产业》2020,20(1):109-112
为丰富海滩休闲承载力研究,从游客感知视角出发,借鉴旅游环境承载力模型,从休闲空间、生活环境、设施服务和综合心理四个维度构建海滩休闲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取基础数据,对福建省泉州湾海滩休闲承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泉州湾海滩休闲承载力整体处可载水平;由于旅游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的差异,泉州湾内部各区域海滩休闲承载能力不均衡;泉州湾海滩休闲承载力的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水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11市城市综合承载力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经济增长迅速伴随而来的是资源、环境、社会承载能力的严重下降。本文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四方面建立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河北省内11个设区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熵值法确立指标权重,通过综合评价指数法计算河北省11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和承压水平,指出河北省11个城市综合承载力差异较大,城市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对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做的还不够,应重点提升11市的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承压水平。  相似文献   

14.
遵循评价体系构建基本原则,从高等教育生态承载力理论内涵出发,构建省域高等教育生态承载力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涵盖了生态弹性度、资源与环境承载力、承载压力度3个系统层,并基于改进熵权法对中国省域高等教育生态承载力进行评价及空间格局分析。研究发现:承载压力度、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对高等教育生态承载力影响作用最大;中国高等教育生态承载力空间格局差异显著,表现为地区间和地区内不均衡发展;地区间和地区内生态弹性度差异最为明显,多数省份存在明显长短板共存现象。据此,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我国高等教育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指明路径。  相似文献   

15.
旅游承载力管理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承载力的经验研究往往集中于游客接待量极限的界定,其操作难度大且实践性不强。本文尝试从承载力管理的角度来探讨适度旅游承载力的实现途径。本文在分析旅游承载力管理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建议从旅游目的地、旅游客源地、旅游通道三方面对旅游承载力进行管理,并指出了旅游承载力管理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增强了旅游承载力调控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代娟  张俊霞  张世辉 《特区经济》2007,216(1):180-181
旅游目的地环境容量对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和旅游产品的消费具有约束作用。本文环境容量约束加以量化,并引入到旅游产品消费的经济模型分析中,对如何在与旅游产品消费经济模型相关的研究领域中引入环境容量,以弥补因忽视环境容量约束而带来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初步探索。此外,本文对如何解决环境容量约束对旅游产品消费的制约作用也做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滇中城市群的昆明、曲靖、玉溪、楚雄4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无量纲化、均方差决策等方法对城市综合承栽力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城市综合承载力的排名是楚雄〉昆明〉玉溪〉曲靖。而且各城市综合承栽力总体呈上升趋势,但2008年后略有下降。因此,需从科学规划城市群、调整经济结构、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等方面来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  相似文献   

18.
以黑龙江省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特点及1995-2003年的统计数据为依据,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借助SPSS12.0软件对黑龙江省1995-2003年间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提出提高土地资源承载力的途径与措施如下:统筹协调区域内的经济、环境、社会等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大力加强环境的治理力度;提高城镇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
副省级城市相对资源承载力及其社会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三大产业作为研究因素,运用相对资源承载力方法,以全国作为参照区,计算15个副省级城市的各产业承载力及其综合富余率,比较各城市的承载力状况:其中有8个城市的第一产业的发展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城市中第二产业除西安和哈尔滨的富余率小于零外,其他城市的第二产业资源承载力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富余;15个副省级城市的第三产业富余率都大于零,第三产业的发展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此基础上客观地评价了15个副省级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并提出副省级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武汉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运用生态足迹理论和模型,对2002—2007年武汉市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定量计算。结果表明武汉市的生态系统处于过度开发之中,全市年人均生态足迹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远大于年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增长,资源的消费严重超过了资源的再生能力,生态资源压力巨大,表明武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不可持续性的状态。针对目前的情况,文章提出了加快经济发展、发展循环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人们行为观念等实现武汉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