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股东本位论是现代企业理论和公司治理结构理论的核心,本文从股东作为公司主体的治理结构出发,阐述了股东本位论的不足,从而提出了建立以各利益相关者为核心的公司治理结构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从代理成本的角度分析企业组织是现代企业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此对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和综述。从企业产权的不完全转让关系出发,指出代理成本是企业组织治理问题中的重要因素,正是对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治理推动了不同企业组织结构的创新和演变。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并不必然导致企业经营的无效率或低效率,委托代理关系反映的正是一种在代理成本约束下的有效率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公司治理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机制。以"国美控制权之争"为典型案例,分别从"董事会中心主义"导致权力滥用、"委托-代理关系"引发逆向选择的道德风险、缺乏对利益相关者有效的激励与监督三个方面剖析了造成"国美控制权之争"的内部人控制问题的成因,进而提出通过对内理顺委托-代理关系、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对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强公司外部治理的思路。国美电器控股权之争是中国公司治理的经典案例,对于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治理能力和治理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吕臣 《天津商学院学报》2009,29(4):12-16,37
治理现在已经引入到旅游景区中。现阶段,已经出现委托代理理论下的行政管理模式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下的共同治理模式。通过对两种理论下的不同治理模式进行比较,探讨对旅游景区治理的创新,进而提出了旅游景区四种治理模式,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企业绩效评价理论演变:一个资本扩展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绩效评价机制的背景理论很多,大体上经历了从委托代理理论到完全契约理论再到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过程。这些理论在发展中内在的存在一个一致的演变逻辑。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可以使用“资本扩展-激励制约”这个框架来分析这些理论演变的逻辑。  相似文献   

6.
大学是一个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国外大学治理中的应用成为现代大学改革的一大亮点。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本观点,对比分析了美国、加拿大、英国等与我国大学治理结构的不同,探讨了加强我国党委领导下的大学治理机制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和谐社会的观念逐步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和理等利益相关者都是企业风险的承担者,企业的所有权理应谐社会对企业最为重要的启示是:企业必须竭尽全力为各利为各利益相关者共同拥有。益相关者服务,而不只是为某个特定的利益相关者服务。财基于以上认识,以契约理论为基础的利益相关者理论认务会计作为反映和监督企业经济活动、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的为,企业是一个由股东、债权人、经理、雇员等众多利益相关者一种工具,也不应该只为某个特定的利益相关者服务。所签订的一系列契约的有机结合体,每个利益相关者都向企一、企业是一个利益相关者的集合业投入了一定的专用性的资源,都是企业风险的承担者,各自根据“股东利益至上”理论,股东与管理者之间存在的是的利益都与企业的利益休戚相关。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实际上一种委托代理关系,作为委托人的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因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失去其中的任何一方,其他各方的利益就而作为代理人的管理者对股东负有一种信托责任,其一切行得不到有效保障,企业这个契约组织就会被破坏,整个企业的为都必须从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为实现股东利益最经济目标也就难以实现,最终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都可能受大化而努力。然而,随着企业理论的不断...  相似文献   

8.
运用产权理论,分析了公司治理从股东主权至上转向关注利益相关者利益这一制度变迁的合理性。从所有制变迁来看,人力资本的稀缺性及其贡献的上升,引发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的趋势。从产权分析可知,利益相关者对于企业拥有部分事实上的所有权并承担了一定风险。公司治理从效率和公平意义上均应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张晓文  刘春 《大众商务》2022,(2):119-121
独立董事制度是上市公司的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证监会在一系列财务违规案件中对独立董事未能履职处以高额罚款,独立董事制度引起了新的讨论。文章以权力制衡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分析我国现阶段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针对性建议,以促进上市公司治理体系 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由众多利益相关者通过一系列契约关系构成的经济实体,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是追求价值最大化。我国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现状表明,不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会产生诸多阻碍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因素。因此,必须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完善我国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1.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蓬勃发展促进了企业财务治理相关理论的深入研究,利益相关者理论在企业财务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得到重视。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分析契点,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视角,构建利益相关者参与企业财务治理的框架,提出以社会责任为导向的企业财务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12.
李吉林 《全国商情》2009,(14):78-79,81
在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下,出现委托代理问题,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就必须解决委托、代理双方的矛盾冲突,建立一整套良性的监督与激励机制,从而导致了公司治理的产生.而会计监督是公司治理结构中实现权力制衡的制度安排,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直接关系到公司治理的成效.本文在委托代理观下,分析了公司治理与会计监督的本质,公司治理与会计监督的内在关系,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公司治理加强会计监督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治理机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认为,“股东至上论”只是“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一个层次;企业是契约的联合体,利益相关者模式是必然选择;最大化股东财富绝不等价于最大化利益相关者价值。实现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的公司治理结构有两种:一是以董事会为中心,二是以财权配置为中心。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除了是一种共同治理、相机治理外,更是一种动态治理。  相似文献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突破传统股东利益最大化财务战略目标的局限性,辨析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从而揭示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的内在根源和主要表现形式,寻求实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制衡的有效路径。本研究既为补充和完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做出了有益探索,同时也为利益相关者理论应用于我国企业治理和管理实践提供了一种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凸现出的金融保险机构治理失效问题,对重新审视和优化金融保险公司治理的政府监管提出了迫切要求。在后危机时代,只有基于保险公司治理的特征,在更加严格、高效的政府监管的指导下不断优化保险治理结构,增强其治理机制的有效性,才能从源头上防范其治理失效的风险,避免重蹈本次金融危机中大量金融保险机构破产倒闭的覆辙。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通过深入探讨后危机时代政府监管在引导保险公司治理取向、完善信息披露机制、优化治理各方的博弈,以及均衡内、外部治理等方面的职能作用,旨在为构建和优化我国保险公司治理的监管制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从国内工程项目质量事故的基本情况出发,文章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初步建立了工程项目利益相关者关系演进过程分析图谱,系统分析了关系治理影响因素,即利益相容性,信任水平,合作强度,并就改善工程项目关系治理绩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公司治理结构的产生与模式--从博弈角度进行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从博弈论的角度考察了公司治理结构的产生与模式,讨论了其对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启示与意义,并得出主要结论: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利益相关者为保证合作利益实现的博弈规则;公司利益相关者在企业中所拥有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水平的差异决定了企业所有权配置的不同,形成了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同模式;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过程是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公司治理结构的过程,公司利益相关者应该根据其在企业中所拥有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水平状况,参与到国有股权的优化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的各个相关者都向企业投入了一定专用性资源,各相关者应按投入资源的比例共享企业的收益,并共同享有企业的治理权.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就是企业的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和与之相联系的企业治理权配置关系.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实际上就是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恰当分配企业的治理权,进而确保企业建立合适的社会责任体系来对各相关者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并且向各相关者履行这些责任和义务的代价占整个企业收益分配的比例,应与各相关者向企业投入的专用性资源的价值比例基本一致.只有企业的各个利益相关者分享了合适的企业治理权,才能确保企业对其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9.
黄春铭 《新智慧》2004,(10B):28-28
1.公司治理结构的特征。公司制下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形成的企业经营者与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使得所有者和经营者所获得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导致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继而产生各利益主体之间相互制衡和监督的需要。委托人为了防止代理人损害自身的利益,需要通过严密的契约关系和有效的监督制度限  相似文献   

20.
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是委托—代理和企业的不完全契约。从实践看 ,目前在发达国家主要存在两类形式的公司治理机制 ,即英美模式和日德模式。两者在股权结构、组织结构、市场环境、法律制度、激励方式上均存在差异。英美模式侧重于依赖市场机制 ,而日德模式更倾向于公司内部的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