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府信息公开已成为我国政治发展的不可逆转的趋势,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实现信息公开的重要途径。为实现信息公开,必须正视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存在的问题,从立法建设、制度建设和监督制约等三个方面完善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  相似文献   

2.
从信息不对称理论看政府信息公开的实践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表现为政府垄断着大量的公共信息,而公众则处于信息弱势地位,难以获得政府信息,这最终可能会导致其权益受损。作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对于消除政府信息不对称现象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媒体充斥,信息传播迅速,这一方面促进了公民社会的建设和完善,另一方面又会使不当信息和具有危害的信息扩散,引发社会不安定因素,从而导致社会恐慌,影响政府的执政效果.由于媒体的赢利性的本质决定了其追求轰动性新闻和负面报道的特性,在新闻自由的趋势下,政府为避免不真实新闻的散布,便是建立一个有效传播政府声音的机制,并且借此作为一个与民众交流沟通的平台.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便是这样一种机制建构.本文试通过介绍美国的相对成熟和完善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及其作用,对比我国逐步建设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以求得到可以借鉴的因素,从而促进我国此项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网络舆情是人们以互联网为平台,在网络上公开表达个人对社会热点事件或自己关心的话题的观点、态度、意见和情绪的集合.它具有开放性、交互性、突发性、多元性、非理性等特征.政府加强网络舆情治理,对于净化网络环境、维护社会秩序、提高决策科学化及管理水平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当前,政府在网络舆情监管工作中存在的典型问题主要有舆情响应迟滞、监管手段单一、监管力量分散、监管法规缺位等.  相似文献   

5.
胡云生 《宁波通讯》2006,(12):30-31
近年来,为了打造“阳光政府”,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在政务信息公开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新闻发言人、听证会、行政服务中心、政府常务会议市民旁听制度、网上政府、电子政务、市长信箱、政府热线等词汇频频见诸报端,政府信息公开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是,当公民主动去查询相关政府信息时,仍时有遭遇“红灯”的情况出现。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网络谣言已成为困扰网民获取有价值信息的一大阻碍。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不完全统计,仅2012年3月,有关部门清理的各类网络谣言信息就高达21万多条。据法制网的调查显示,在2012年出现的网络谣言中,有51.7%是源自微博,27.6%的网络谣言源自论坛或者主要在论坛中传播。2012年4月,中国互联网协会、人民网、新华网等联合发出"抵制网络谣言倡议书",指出"健康、文明的网络是每一个网友美好的家园",希望广大网民坚决抵制谣言、谎言在互联网上的传播,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不给谣言、谎言提供传播渠道,做网络健康环  相似文献   

7.
越说越错,近期似乎成了政府新闻发言人无法避免的尴尬。最典型的,无疑是刚刚离职的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7.23"动车事故的新闻发布会现场,已在铁道部宣传部工作了8年的王勇平,用了不到8分  相似文献   

8.
如何有效地应对网络舆情,提高政府公信力,已经成为党和政府必须直面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立足于网络舆情,介绍了网络舆情的内涵和特征,分析了网络舆情与政府公信力之间的内在关系,旨在从网络舆情视角下来具体探讨如何提升政府公信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时代,各种网络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网络舆情事件的频发呼唤我国政府完善网络舆情治理体制。文章旨在探索网络舆情治理的方向和思路,从完善法律法规、提高技术水平、反思社会问题3个层面分析治理网络舆情的基本方法,以期规范网络环境,使网络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从而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就加强新形势下党的纪律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然而一些党员干部仍无视党纪,腐败频发,如何杜绝腐败现象是当今世界难题。近年来网络反腐异军突起,但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对网络反腐案例进行分析,归纳了当前我国网络反腐的主要特征,最后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网络舆情成为中国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社会态度与感受的重要反映。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改变了既有的信息传播模式,给网络舆论研究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本文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运用问卷调查、访谈等社会调查方法,用数据监测和研究网络舆论,从社会信任度、公众满意度等角度概括社会心态特征,分析总结地方政府现有网络舆论管理模式的经验和不足,并就如何培育良好网络社会心态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刘影 《黑河学刊》2009,(9):20-21
十七大报告在论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时,明确指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作为一个形象比喻,它具有广泛和深刻的内涵,其中一个重要的内涵就是要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而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已成为我国公民尤其是年轻公民的一种基本生活方式,并在推动和影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推进政务公开,必须加快网络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14.
我国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4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步入法制化轨道。作为硬性制度约束规则,《条例》的颁布对于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合法化、规范化和保障公民知情权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它将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增进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王颖  余萍 《魅力中国》2011,(20):5-5
随着政府决策主体对网络舆论的日趋重视,使得网络舆论凌驾于政府决策之上,从而对公权力造成挑战。本文从分析网络舆论的特性出发,从而得出网络舆论在政府决策中的消极影响,为政府在决策中能正确甄别网络舆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建设服务型政府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在日新月异、变化剧烈的信息时代,改革开放纵深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人民迫切渴望主权,对服务型政府的考验不断增加,而政府信息公开正好满足他的所有要求.  相似文献   

17.
网络舆情的大量涌现,既为地方政府的社会控制、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提供了崭新手段,同时也给其加强自身建设特别是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现以如何提升地方政府回应网络舆情能力为中心,指出当前网络舆情的特征和发展趋势以及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现实困境,并对形成的挑战进行深度探究,最后从理念、制度和具体操作等三大方面提出自己的对策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正> 继政府职能转变打造"责任政府"、"服务型政府"之后,通过《行政许可法》的实施,一些地方政府开始推进"开放型政府"的试点,提出要进一步打造"开放型政府"。总结国内外政府公务部门的开放制度或开放经验,笔者认为"开放型政府"是继打造"服务型政府"之后的政治文明和政治民主化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网络舆论危机下的政府形象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括来说,网络舆论就是指网民对最近发生的公共事务和政府行为,通过信息网络公开表达的、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带有一定的时效性和随意性。所谓危机,由两种含义,一指"危",即危险;二指"机",即机遇。故危机所代表的是一个质变的临界点,这个临界点预示着两种可能,一种是情况从此好转,还有一种则是彻底恶化。而网络舆论危机正是由网络舆论发生质变而引发的,表现为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叛逆性或者说是不利的负面舆论占据了舆论阵地的主导地位,给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带来十分严重恶劣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一、网络舆论的内涵及其特点1.网络舆论的内涵网络舆论是一种新兴的舆论表达形式,在当代社会,已日益成为主要的社会舆论形式之一。对于网络舆论的内涵,不同的学者,具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网络舆论是公众以信息网络为平台,对社会中各种现象和问题表达的具有倾向性和影响力的意见,且对相关事态的进程产生重要影响。也有学者认为,网络舆论是公众以网络为平台,通过网络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