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此次论坛现场,来自行业内的多位企业代表带来了服装定制作为技术产业的案例分析及经验分享,从数据化和个性化定制、智能研发管理、云定制平台、互联网定制平台、智能制造等方面展示了在该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实践. 青岛红领集团副总裁李金柱以《服装制造业的数据化和个性化定制》为主题进行发言,他表示,“数据化+定制化”才是真正的智能制造.智能是智慧和能力的集合体,智能制造就是以客户需求为主的供应链资源数据组织,让智慧驱动机器、设备、人与资源,只有数据驱动才可以让智慧形成能力,推动产品工业化生产的智能制造.  相似文献   

2.
时尚     
大规模定制:全新的服装制造模式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对服装的需求也在不断发展,为满足不断变化的大众需求,服装业在制造模式上历经了传统手工定制、大批量生产和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三个阶段。在当今网络时代,随着人们观念的更新和科技的进步,服装制造技术及其制造模式将揭开崭新的一页。所谓大规模定制是以大规模生产的成本和速度为单个客户定制加工单件产品,这是一种为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提升企业竞争力而发展的全新的生产经营模式。具体到服装的大规模定制是指顾客参与到服装的设计活动中,与服装设计师共同完成服装的面料选择、…  相似文献   

3.
对于方兴未艾的中国服装定制市场,资本入驻无疑是一个有力的推手,其实,不管是专业投资机构,还是具备投资能力的“金主”企业,投资入主服装定制行业已非个案,或将成为主流.对于正在着手定制业务的企业及个人,如何获得投资机构的青睐将成为重要的发展契机. 本届中国服装定制高峰论坛的“资本与个性化定制”主题板块中,阿里巴巴集团前总裁、风和投资管理公司创始合伙人吴炯,中瑞润和服装专项基金董事长胡志滨等人共同探讨了服装定制的融资问题.  相似文献   

4.
“让观念时尚化,让生活更美好.”近年来,随着中国时尚消费的日渐“觉悟”和成熟,消费者对时尚新鲜感产生了更多的诉求.时尚已成一种大众共识,消费者对服装、家纺产品的流行度与品牌内涵开始产生更多的期待. 新需求带动新的消费潜力.目前,我国经济建设已经行进至“十二五”末期,挖掘新消费潜力,满足新需求已成中国制造业的突围之路.在这一框架中,纺织服装业成为时尚产业非常重要的载体之一,产业时尚化成为首个亟待破解的议题.  相似文献   

5.
如今,“科技、时尚、绿色”正成为全社会对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新认知。南山智尚摘掉传统服装制造企业的标签,不断推进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以卓越品质、品牌价值,站在国际高端时尚服装定制领域领军企业的全新起点上,蓄力前行。  相似文献   

6.
三维测量、虚拟试衣、智能定制……这些“高大上”的技术越来越多地在行业中得到应用。“加快先进适用技术应用推广,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十三五”纺织工业科技进步的重点任务,随着服装个性化消费需求的兴起,服装设计师、版型师、工艺师成为企业产品开发,以及服装品牌化、品质化、个性化发展中最具创新力和发展潜力的组成部分。为推动纺织行业科技成果在服装设计及服装版型工艺领域的广泛应用,助力服装设计师创新手段更先进、更多样、更具科学性,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和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联合主办的“数字化服装造型设计关键技术”重点科技成果推广活动11月11~12日在江苏常熟举行。  相似文献   

7.
经济“新常态”的当下,服装消费已发生了变化,呈现出个性化、时尚化、品质化的升级特征.一家高端私人定制品牌用一场发布会告诉我们:消费变革,在为行业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并必将成为产业下一轮发展重要的推动引擎. 8月6日,隆庆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举行了“日耀而昇·隆跃成华”隆庆祥2018流行趋势暨定制新品发布会.从专业、专注的角度出发,隆庆祥秉承品牌四百年的匠心工艺,走出了“产品结构中高端化、产品品种多样化、产品设计个性化”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8.
高级定制被称为“服装制造业中的皇冠”。“高级”意味着工艺精湛、材质上乘。为了服装更舒适贴身,定制商们对面辅料选择极为严苛,小到一根缝纫线,都要精益求精务求最完美的缝纫效果。而源自德国的古特曼缝纫线,就完美地满足了高级定制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区域品牌应该开放式地思考未来,不要拘泥于以前已经成功的任何一个模式。”在CHIC2016春季展上,温州市服装商会会长郑晨爱说出了很多产业集群对创新发展的看法。
  在中国纺织服装业,回归产品本源的大趋势令产品设计与制造得到前所未有的链动式发现机遇。同时,随着中国制造业整体升级的迫切需求,中国服装制造的“智造”格局正在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近日,中国服装定制高峰论坛暨浙江省时尚产业联合会成立大会在柯桥举办.柯桥纺织服装产业未来的发展与本次中国服装定制高峰论坛的主题不谋而合,以柯桥为代表的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地,要加速落地服装产业的创新重点和关键环节.近年来,柯桥按照“完善产业链、推进高端化、增强竞争力”基本思路,加快纺织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目前,柯桥区共有纺织企业近8000家,其中规上企业775家,已形成上游的聚酯、化纤原料,中游的织造、染整,下游的服装、家纺、轻纺实体市场和网上轻纺城等全国最完整的产业链和市场营销体系,纺织全产业链的优势十分突出.先后被评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纺织印染产业示范基地、中国绿色印染研发生产基地和浙江省首批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  相似文献   

11.
龙华 《中国纺织》2010,(2):64-64
不久前,一则“中国制造”的公益商务广告出现在美国有线新闻网CNN亚洲频道。在这则仅有30秒的广告中.我们清晰地看到法国顶级模特所穿的知名品牌服装打着“中国制造、法国名师设计”的标语。中国“ODM”的服装如此这般的在CNN上演,这让一直被嘲笑为“假名牌”的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倍感惊讶和欣喜!  相似文献   

12.
4月20日,全国工商联纺织服装业商会、上海国际职业装博览会组委会联合主办的“中国职业装十强最受欢迎品牌颁奖盛典”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行,波司登团购定制以强大的品牌优势及专属定制化行业解决方案荣获“中国职业装十强最受欢迎品牌”称号,跻身新时代职业装市场主导品牌行列.  相似文献   

13.
软实力提升企业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桂林 《中国纺织》2009,(2):120-121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基地,早在2006年中国服装界提出了国内服装企业要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设计、中国创造”升级的口号,中国服装从此开始了“创意产业,中国设计”的战略思想,加大服装产业的创意含金量。促使中国服装产业的整体水平全面攀升,服装产业的升级关键在于服装企业的软实力建设和深化。  相似文献   

14.
链接     
《中国纺织》2006,(3):24-26
商务部:上半年纺织服装市场需求将稳定增长,拉米就美国对中国贸易保护主义立场提出警告,51个国家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美准许超额付运纺织品服装入境,成思危:“中国制造”为美国人节约上千亿美元.  相似文献   

15.
在服装业飞速发展的今天,规模化加工的成衣已经很难满足高层次、高品位人士的需求,却为服装高级定制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本文通过对服装高级定制的概述,以及介绍假缝的概念、作用,说明传统工艺"假缝"在服装高级定制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在传统工艺基础上的创新是推进我国服装高级定制工艺改革进程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为期三天的首届潮州婚纱晚礼服时尚周按照国际标准,度身定制了14场精美绝伦的婚纱晚礼服作品发布秀.这是潮州荣获“中国婚纱晚礼服名城”、“中国服装跨国采购基地”后首次在本地举办的,以企业作品发布秀、精品静态展示及颁奖盛典为主要内容的大型时尚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17.
被誉为中国服装界“头脑风暴”的“如意·2014中国服装论坛”3月底在京举行,本届论坛以“转型:重建消费连接”为主题,聚焦移动互联时代零售市场的大变局,探讨国内传统服装企业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新挑战以及迫切需要解决的新问题,探讨消费新趋势与零售市场新规则,带来互联网思维融合服装零售产业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18.
[CTEI消息]在今年秋冬众多的服装面料品种中,“线绢”布料在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和中国织里商城成为销售的主流。随着服装潮流的不断创新,适合中青年穿着的各式休闲装成为人们的新宠,“线绢”布料正好适应广大消费群体的需求,因而受到各地布商及服装生产厂家的青睐。其销路前景广阔、销量日增。  相似文献   

19.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中国绿色服装消费者的消费意识、消费心理、消费行为特点,通过调查发现绿色服装消费者已经成为不可忽略的新兴消费群体。绿色服装消费意识仍停留在注重“自身健康”的初级阶段,而“环保意识”较为淡漠;消费环境、消费方式以及产品的价格对消费者的绿色服装消费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服装的消费已引起有关业内专家和经济学家的极大关注,拉动服装的消费,无疑会启动纺织品市场的需求。但是作为流通环节的“卖衣”出现不畅,则将极大地制约服装企业的发展。市场销售女装为主不可否认中国服装业的迅猛发展,繁荣了纺织业和消费市场,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服装的生产量和销售量都呈现上升趋势。然而就在中国服装品牌增多、生产量增长和出口额增加的同时,国内服装零售市场依然存在着消费者购买服装难与生产者销售难的现实问题。以女装为例,笔者在北京、上海等主要城市的各大商厦中看到,服装销售区域约占整个商厦销售区的50%至60%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