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习近平治国理政实践中的思想及价值观极其丰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及外交等多个维度与层面,形成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的内涵与特质。文章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价值观总体上进行了梳理分析,就习近平治国理政实践中主要领域的思想与价值观进行了探索,并在此基础上着重提出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价值观在高校中的运用方略。  相似文献   

2.
十八大会议召开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四个全面”治国理政思想,其形成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创新,是历史与逻辑思维的辩证统一,深刻地诠释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建设规律.“四个全面”治国理政思想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基本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基本动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基本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证.本文从习近平“四个全面”治国理政思想的内涵展开分析,深入研究习近平“四个全面”的治国理政思想.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体现,而且还是在多元文化思想潮流下党的高效治理国家的智慧结晶。我们在发展过程中要始终坚守以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为核心,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国情和市场经济发展现状,保持着对社会与民族的最深层次的忧患意识与责任意识。要从历史与实践出发,创造性地构建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思维模式,全面统筹党和国家的战略发展布局,深入学习习近平主席治国理政的哲学智慧,从而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快速推进,有效提高国家的民族自信心与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精辟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和基本方略,习近平总书记的法治思想处处闪耀着他治国理政的思想光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行深入思考和科学回答,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迈向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谱写新篇章,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  相似文献   

5.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任后,不断提出各种治国新思想.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省调研期间第一次在"三个全面"的基础上提出了"四个全面",全面体现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新思路.在深入剖析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路基础上,本文分析得出"四个全面"的治国理政思想精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体现了共产党敢于担当、执政为民的决心;第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四个全面"的制度支柱;第三,"全面从严治党"为建设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提供了总体原则.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坚持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坚持并发展了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最新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7.
农业生产在国民生产中居于基础性的地位,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农业的重要性却极易被人忽视。《群书治要》作为古代治国理政之集大成,集合了自上始五帝下迄晋代历朝治国理政的方法和经验,在农业为主的古代社会大背景下,《群书治要》对农业发展的各环节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探究《群书治要》中的农业思想,对在城镇化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农业生产的反思与定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广大党员干部需从治国背景、治国逻辑、治国地位三个层面去深入系统地领会,始终紧紧跟随习总书记的步伐: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相似文献   

9.
《尚书》很多内容论及治国理政之道。治国理政应当取法政通人和、政绩显著的尧、舜,而以恶政亡国的桀、纣为戒。《尚书》的治国理政有修德、以身作则、重视古训典、勤政、公正、行赏得当、选贤任能、从谏如流等原则。以民为本是《尚书》中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施政应当重民、敬畏民,养民、对民众教化引导,对民众慎用刑罚。  相似文献   

10.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紧密联系治国理政的实践,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1.
社会大局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目标,更是维稳战线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标志着我们党对维稳工作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维稳战线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增强忧息意识,坚定理想信念,着力抓好中央和省委关于维稳工作决策部署的落实,不断提高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能力,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在国内外各种场合,善用占今中外的优秀文化元素,旁征博引、纵横捭阖,将高深的治国理政智慧与对外交往战略蕴含于诗词俗语中,给国际社会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3.
乡规民约的德治功能及实现路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治思想对历朝历代统治者治国理政均产生过深刻影响,乡规民约作为一种道德教化也曾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今天,乡规民约的德治功能理应受到重视,要给予乡规民约正确的认识,通过吸收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进一步发挥乡规民约的德治功能。  相似文献   

14.
马冬  刘月 《理论观察》2023,(3):132-136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该书自发行以来,就被译成多种版本并为多个国家所欢迎。其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译本热度较高,本文便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译本为例对其翻译方法作了简要分析,在分析时,主要以中国特色词汇和典故为主;此外,本文对其三个治国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脱贫攻坚”和“人民至上”进行了阐释。在文章最后,对其价值影响提供了本人的见解并提出了在对外传播中应该注意的方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译本的传播为其他国家了解中国和解读中国的治国理念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译本的对外传播加快了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速度。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历届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改革开放,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一往无前,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全区上下呈现出民族团结进步、边疆安全稳定、城乡繁荣发展的新气象.  相似文献   

16.
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精神,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大力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 一、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是党治国理政的时代要求 法治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从党的执政历程来看,我们党历来重视吸纳人类文明发展成果,不断探索依靠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之路.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历史教训,提出了保障人民当家做主,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必须加强法治.  相似文献   

17.
2012年11月,习近平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在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同时,习近平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环境,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道路.习近平的外交思想是习近平关于治国理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相似文献   

18.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主旨,是贯穿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核心与灵魂,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新认识和新发展.我们各项工作都应当紧紧围绕这个主旨,紧扣这个主旨,不忘初心,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到底、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9.
正7月17日上午,宁波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专题学习会,集体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浙江省委副书记、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主持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把学深悟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作为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切入点,坚持学思用贯通,做到知信行统一,努力推动科学理论在宁波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全面展示宁波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的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20.
该文试对孔子与庄子的治国思想进行比较,二者皆认为治国要以修身为本,追求"有为"与"无为"的结合,并在治国理想无法实现之时,表现出"不进则止"的生存智慧,舍"外王"而回落到"内圣"的境界,同时,二者所构想的理想社会蓝图,"大同"社会与"至德之世"有殊途同归之妙.所以,探讨庄子与孔子的治国思想,其实质在于探讨二者的内圣外王贯通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