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一种语言的研究,必有一个单位是基本单位,它是从事语言研究的出发点,在英语中是“词”,而在汉语中则是“字”,汉语的“字”与英语的“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他们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沈文秀 《价值工程》2010,29(8):177-178
本文根据J.Nattinger和J.DeCarrico(2000)的理论,采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旨在揭示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写作中词块使用的情况。根据一年级与三年级学生作文词块使用情况的对比提出一年级学生使用词块种类较少,显得单一,重复性高,偏口语化,错误较多;而三年级学生作文由于使用词块种类较多,运用灵活,语言则显得更加地道。本文通过对词块的调查研究,对英语教学提出了两点启示。  相似文献   

3.
陈全  李晶 《价值工程》2019,38(1):176-178
海因里希提出事故发生的原因80%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操作程序HAZOP分析从人的独立行为出发,将人动作的偏差由引导词引导出来并进行分析。很多使用者将操作程序HAZOP分析与流体工艺HAZOP分析方法相混淆,错误的使用引导词导致危险源辨识不全、原因分析不到位。通过对操作程序HAZOP分析法与流体工艺HAZOP分析法二者的引导词进行研究,得出操作程序HAZOP引导词与流体工艺HAZOP引导词的区别,并介绍操作程序HAZOP引导词使用方法,从而将两种辨识方向区分开来,使从事操作程序危险源辨识工作的人员能合理选用引导词将危险源系统辨识出来。  相似文献   

4.
"学历"还是"学力"? 一曲二胡独奏<二泉映月>,让世人永远怀念盲人阿炳,可是阿炳仅仅是个流落街头的乞丐艺人.  相似文献   

5.
《三国演义》给我们塑造了两个很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一个是马谡,一个是司马懿。两人都屡战沙场,谙熟韬略。但马谡自持“饱读兵书”,刚愎自用,独断专行,结果街亭失守,演出了“孔明挥泪斩马谡”的悲剧;司马懿则诡诈多疑,优柔寡断,面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而自愧不如,因而坐失攻打西城的良机,贻笑天下。两个人一个“自负”、一个“自卑”,但下场完全相同,都以失败而告终。可见,“自负”和“自卑”是两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有这种心理的人,不能正确估计自己,因而也错误地估计了别人,从而导致失败。“自负”与“自卑”都有其产…  相似文献   

6.
刘伟 《秘书工作》2009,(6):52-52
“诸”是一个在文言文中使用频率较高,在现代汉语中也运用得比较广泛的兼词。然而,翻开各类报刊,浏览各种网站,有关“诸”的错误用法却是屡见不鲜,例如:  相似文献   

7.
现在学开车的人很多,但发表这篇文章的目的并非单纯是为了开车人。为什么"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工作中仍然出现了不该出现的错误?因为他并没有完全认识自己,因而也就不能正确把握自己。心理上的不适应导致了交通事故,也导致了其他事故和错误。所以,这篇文章提出了看人的质量的新角度——心理素质。读罢,使人对人的质量有了新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在许多会计著作中,人们常把会计假设和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等同起来,作为同一概念使用,虽然偶尔也有人对此提出异议,但由于没有分清两者之间的本质差别,也就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其实,会计假设作为会计理论体系一个重要概念,很早就被人们所采用,而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一词,只是近些年才在我国的会计著作中出现,那会会计假设与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否存在差别?如果有差别,其差别又是什么?在会计理论研究中,我们怎样才能正确使用这两个概念?。  相似文献   

9.
有一些成语彼此之间只有一字之差。这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所差的字意思相同或相近,属于异形成语,即一条成语的两种不同书写形式,使用哪种形式都可以。例如"揠苗助长"和"拔苗助长","百口莫辩"和"百喙莫辩","没齿不忘"和"没齿难忘","目不暇接"和"目不暇给"等。另一种是所差的字意思不同甚至相反,是两条不同的成语,成语意义的差别就在所差的那个字上。这类成语很容易被混为一谈,造成误用,我们不  相似文献   

10.
姜玉原 《人力资源》2005,(21):44-46
提起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我们自然要想起两个词,一个是"英语",一个是"疯狂".因为把"英语"和"疯狂"这两个本来风马牛不相及的词联系到一起的是李阳,而把疯狂英语联系到自己身上的也是李阳.与此同时,李阳也是一位深谙激励之道者,疯在激励,狂在激励.  相似文献   

11.
陆宗成 《秘书工作》2007,(10):37-38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染指“一词的使用频率似乎越来越高.按理说,一个词的使用频率越高,说明这个词的生命力越强,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对它的理解也就越透彻,可是事实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12.
曾几何时,"下岗"一词在国人中流行起来。本文作者在美国也有过"下岗"的经历。个中滋味,自有体会。"下岗",可能是这两年国内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下岗者,失业也。笔者在美国也有过"下岗"的经历。个中滋味,自有体会。我在长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把"人"放在了第一位,越来越注重对"人文"的探讨和研究。当今社会,有一种权威的看法概括了"人文"的深刻内涵。"人文"有两个支柱:一个支柱是要实现个人的价值,实现他的权利和能力。第二个支柱,是要有一种归属感,归属于一个共同人类群体,使个人在这个群体中发挥出最大的潜能,实现个人与群体的共同进步。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职工是企业中最活跃和最具能动  相似文献   

14.
谢韶亮  张莉 《价值工程》2011,30(27):188-189
本文对比研究了中美英语社论体裁的词块使用情况。为此目的,本文自建了一个包括两份报纸的英语社论,共246,771词。研究结果表明,两类语料在词块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的意义在于,为跨文化交际和英语教学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5.
卫志民 《企业研究》2007,(11):12-12
"中国制造"与"德国制造"在很多方面存在区别,人们首先会想到"中国制造"的技术含量与"德国制造"不同。"中国制造"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或多承担劳动密集使用的生产环节,而"德国制造"则多为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或主要承担技术密集使用的生产环节或人力资本密集使用的研发环节。其实,这个差别是这两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技术水平和创新体制不同的体现。任何国家都不是先天就是发达国家,不是先天就处于技术进步的最前沿,德国也曾是欧洲的落后国家,"日本制造"、"韩国制造"也曾是产品不可靠的代名词。所以,中国今天生产低端产品是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规律性的阶段,是经济发展、消费水平提高、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必经阶段,我们可以缩短它,而不可能超越它,因此,这个差别并不令我们特别担心。  相似文献   

16.
闲话"染指"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染指"一词的使用频率似乎越来越高.按理说,一个词的使用频率越高,说明这个词的生命力越强,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对它的理解也就越透彻,可是事实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忠诚一词成为管理学界和企业界频繁使用的流行词汇.企业要求员工忠诚,也追求客户对企业的忠诚,"忠诚"问题在人力资源管理和营销管理这两个领域形成了颇有影响力的研究热点和实践重点. 近年来也有文章批评企业的忠诚计划,认为许多时候企业的忠诚计划不仅不会给企业带来收益,还会带来忠诚成本.这些批评者提出"忠诚"是有条件的,但始终没有人从根本上否定"忠诚".而笔者认为,无论对于员工,还是对于客户或是别的什么利益相关者而言,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忠诚".管理者一味追求和依赖"员工忠诚"和"客户忠诚",只能将管理理论和实践引入误区.  相似文献   

18.
汉语和法语是世界上最为古老和完善的两种语言,地处世界东西两端的中国和法国,以其悠久而灿烂的文明令世界瞩目,其语言中丰富的词汇,优美动听的读音,富于变化的语法,都折射出这两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文明古国的璀璨深邃的文化,语言,这个最能表达人类情感的精灵,是探究一个民族深层文化内涵的钥匙,人们通过口语和书面语的运用,表达着自己的喜怒哀乐,抒发自己的爱恨情仇,记录着这个民族历史的变迁,表达着两个民族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汉语是经历了五千年历史的世界上最为古老的语言之一,而法语被誉为世界上最为优雅的语言,随着中国和法国经济的不断强大,两种语言的使用人数和影响范围也越来越广,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最为基本的组成部分,它是语言的血肉,而颜色词是词汇中十分常见的基础性词汇,我们的世界是五彩斑斓的,蓝色的天空,白云,紫罗兰,黄土地,绿叶,这些在任何地方都是很常见的,颜色词语本身是客观的,没有褒贬之分,亦无好恶之别,但是,由于地理,历史,政治,宗教的影响,每个民族对于同一种颜色又有着不同的感受,这种感受在语言中打上了深深地烙印,在颜色基本词汇的用法和新词的生成中有着深刻的影响,在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过程中会造成文化理解的偏误,对此,我就两种语言的词汇词语中的颜色词汇进行简单的比较和探究,以便于第二语言学习者便于较为正确的把握其不同的文化内涵,才不至于在使用中出现较大偏差.  相似文献   

19.
企业是一个系统性很强的有机生命体.同人一样,它也要经历一个生老病死的过程,这就是企业的生命周期.每个企业生命周期的长短差别很大.一般而言,一个完整的企业生命周期可以分为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不同阶段企业经营的特点是不同的,因而现金流量管理的策略也应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20.
"文化"二字,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这是因为经济离不开文化.文化从字面来讲,就是以文明化人,有的说以文化人.很多人认为企业是个经济组织,在企业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么理解也不能说错误,但当企业走上一个较为高级阶段时,仍把它视为一个经济组织,显然是片面的,因为经济是手段,经济也是目的.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标志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物质生活的全面提高,精神文明的全面提高.我想,这是我们理解企业文化的一个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