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1 毫秒
1.
任子欣 《经济前沿》2000,(10):45-47
1999年,是国家开发行银行开始涉足债转股运作的一年。从实际的运作效果来看,大家对于债转股的意义和特点的认识还不够深,对面临的障碍和难点也缺乏深入的分析,比如怎样化解面临的障碍、债转股目标企业的搜寻、怎样建立债转股的股权退出机制并最终取得债转股的成功。本文仅就以上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债转股再次成为关注焦点.债转股一方面能够减轻企业和银行负担,另一方面也能给企业和银行带来不利影响,必须在债转股的主体、承接主体、损失承担和退出机制等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 作为债转股政策的直接产物,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只有十年的暂定存续期,其所持股权只是一种“阶段性”持股,最终须实现退出与变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股权的退出变现方式与结果将直接决定债转股政策目标的实现和效果。本文通过对债转股政策基本目标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股权退出与变现方式对政策目标兼顾性的分析,认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股权退出与变现应主要通过股权转让来实现,并且提出了几种可行的股权转让方案。股权退出与变现的几个基本目标由于国家实施债转股的特殊背景与目的(化解金融风险,促进国企脱困),以及债转股企业的特殊构成(以资  相似文献   

4.
债转股:基于企业治理结构的理论与政策分析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国有企业陷入债务困境的根源在于治理结构的内在缺陷。简单的债转股虽然可以在缓解通货紧缩压力方面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但将使国有企业不健全的治理结构进一步弱化。只有将债转股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退出结合起来 ,才能在发挥其积极影响的同时 ,避免其消极影响 ,并且从根本上改善企业的治理结构。因此债转股的根本目标应该是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退出和民营化 ,而不是让国有企业“放下包袱、轻装前进”。  相似文献   

5.
在债转股过程中,资产管理公司可以选择封闭型或开放型的退出方式。本文主要通过比较分析,阐述了开放型的退出方式对降低银行的金融风险、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搞好债转股工作具有更明显的效果;并在小结中简述了开放型退出方式的可行性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债转股的流程机理与运行风险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债转股的范围是企业欠银行债中的边缘性不良资产。债转股的第一阶段为封闭性流程 ,但要真正使银行退出债权风险 ,由社会分摊 ,最终要与其他投资者或者资本市场连接 ,进入第二阶段开放式债转股流程。债转股过程中 ,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国家有关部门一方 ,面临着与以各类企业及其地方和部门为另一方的分别博弈 ,其中由谁操作、利益差别和信息不充分及失真给债转股造成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很大。对于债转股企业 ,选择一元债转股 ,还是选择多元债转股 ,以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否有真正的实质性的股东权利 ,也将影响到债转股后产权约束的软硬及企业运营的效果。另外 ,债转股还面临着宏观经济运行是不是宽松和能不能由社会投资者购买分摊风险的不确定性。针对债转股的这些风险 ,本文最后提出了一些避免风险关键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债转股将使企业失去利息税收庇护的利益,从而将降低企业的价值。因此债转股并不一定是企业解决财务危机的最佳选择,还存在着其他的债务重组的方式。债转股只有在改变了企业治理结构,提高管理效率并足以弥补利息税收庇护损失时,才具有意义。因此债转股的关键是要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激励和约束。  相似文献   

8.
债转股将使企业失去利息税收庇护的利益 ,从而将降低企业的价值。因此债转股并不一定是企业解决财务危机的最佳选择 ,还存在着其他的债务重组的方式。债转股只有在改变了企业治理结构 ,提高管理效率并足以弥补利息税收庇护损失时 ,才具有意义。因此债转股的关键是要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激励和约束  相似文献   

9.
刘伟 《经济管理》2003,(23):65-67
债转股是中国搞活国有企业的重要改革举措。但是由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特殊地位,债转股公司出现了反效率效应。必须通过界定资产管理公司的法律地位、深化债转股企业的改革、资产管理公司的股权退让和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债转股企业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如何退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实施债转股的政策性过渡机构,它能否顺利退出是整个债转股工作成败的关键。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以通过股权回购、股权转让和财政核销三条通道退出。但由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艰巨性、资本市场的不发达和债转股的巨大成本等因素的制约,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退出面临的困难很大,任务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11.
蒋虹 《生产力研究》1999,(6):107-110
债转股是我国银企重组中的重点内容 ,实施债转股 ,对促进国有企业减亏增利 ,解决银行不良资产 ,降低金融风险 ,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及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单纯的债转股并不能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更不能提高国有资本的总体盈利水平。债转股的经济效果能否实现 ,有赖于各方面的配套改革 ,债转股的实施也可能导致一些不良后果 ,如不良债权转为不良股权 ,赖帐经济 ,国有资产流失等。因此在实施中必须正确认识债转股的作用 ,尽可能的创造条件解决债转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对国有企业债转股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债转股作为减轻国有企业债务负担,化解金融资产风险的重大举措,受到人为密切关注。但制度设计的完善并不代表实际操作就行之有效。债转股要达到预期目标,要有非常强的防范企业道德风险的措施,债转股必须与企业治理结构调整及产权结构调整相结合,同时要有发达的资本市场与之相配套。  相似文献   

13.
金晖 《经济经纬》2000,(5):65-67
实施债转股有助于改善企业治理结构,推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若能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妥善解决实施中的具体问题,便能使国有企业卸下包袱,轻装前进;同时,还能够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国有银行的商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债转股”就是把债权转为股权,一般来说,它可发生在任何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像企业债权转股权、企业内部的集资转股权、银行在企业的债权转股权、金融机构之间的债权权转股权等。但就目前具体操作的情况,国内成立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的初衷是将债转股作为改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结构和减轻国有企业社会负担的一个重要措施提出来的,从世界各国进行债务重组的经验看,债务重组可以采取“银行和解协议”、“法庭和解协议”、“破产和清算”、“债务出售”、“债务归还”、“债务证券化”、“债转股”等,从不良资产程度和对回收率的预期看,债务重组可依次分为催收、一般性重组、债务延期或避免、债转股、破产诉讼等,究竟采取哪种债务重组的方式首先取决于不良资产的程度,其次取决于债务重组在经济、法律制度等方面受到的约束,而我国现实的情况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基本上是由国有企业的不良债务引起的,银行的不良资产和国有企业的不良债务基本上是对称的,由此决定了我国的债务重组只能是银企合二为一的整体重组,这种整体重组既不能实施大规模破产清算的“硬”措施,这样地造成社会不稳定和大的金融风险,但又不能实行像催收、一般性重组、延期、免息、免债的“软”措施,这样不仅不能达到目的,而且银行、财政的承受力不行,债务重组证券化现在又不具备条件,经过综合考虑权衡利弊,收益、成本比较最后才选择了债转股这一形式是把债转股当作权益之计,仅仅为了企业脱困减轻企业的债务负担,还是把它当作治标治本的措施,为改变 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和治理机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目标的确定直接影响着“债转股”这一资产重组方式运作的成败,其实,国有企业的债务问题,解决方案早在1993年就讨论过和建议过,但一直未能彻底解决,其原因便是认为国企经济效益不好的原因是资产负债率过高,利息负担重。所以改革措施多在如何降低负债率、如何减轻国有企业负担上下功夫,在更深层增加新投资和推动创新方面明显不足,结果不仅没实现“脱困”,反而还使人们对改革产生了怀疑。为什么会如此,就是我们的出发点目标定位不准确,没有找准“解困”的关键点,如今国有企业脱困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选择了债转股这种方式,分别成立了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后,短短几个月时间,国家经贸委首批一次圈定了108家债转股企业,从北京水泥厂的债转股开始,到目前已有不少企业实施了债转股,以这样快的速度实施,似乎让人感受是件很容易做的事,是为了实现三年脱困的目标必须马上完成似的,故而对债转股的目标一定要明确,才能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债转股的实质及重要作用。我们认为债转股的目标定位应该是改变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和治理结构,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其根据是我们认为国有企业的不良债务及国有企业不断亏损的原因不是资产负债率高、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其根据是我们认为国有企业的不良债务及国有企业不断亏损的原因不是资产负债率高、利息和税收负担重,而是经营机制没改变,有效治理结构没建立起来,更谈不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故而企业资产盈利能力低下,亏损逐年加大,银行贷款也就越来越多,债务也就越来越大,恶性循性。  相似文献   

15.
关于国有企业债转股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债转股是针对国有企业目前过高的负债率,解决债务问题的一种方法。目前国有企业的负债率很高,平均在70%以上,债务总额十分庞大,企业负担很重,很多企业已经无法还本付息。国有企业过高的负债率大部分是实行拨改贷以后形成的,但并不限于拨改贷这一种情况,还有许多情况也造成了企业的过高负债。高负债使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无法开展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另一方面,对商业银行来说,过高的不良债权比例,也包含了巨大的风险,必须设法将这一风险予以化解,债转股就是减轻国有企业债务负担、化解银行不良债权形成的风险的一种方式。债转股在国外也是一种常见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债权转股权的现实意义和运作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债转股”, 对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 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要总结经验教训, 要重视建立资本金制度, 要正确掌握负债经营的界限。另一方面, 要求“债转股”企业必须符合规定条件, 要全面评审, 严格把关, 转股价值应该评估, 要有利于今后盘活不良资产,并要按规定程度操作, 加快企业改革力度。  相似文献   

17.
曹慧  周兴荣 《经济论坛》2002,(17):18-19
“债转股”方案运作的机理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购买商业银行的不良债权,形成新的债权、债务关系,并对企业实施债转股,形成新的股权关系;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债转股企业实施资产重组,待企业经营好转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兼并、合并、股份回购等方式收回投资。上述环节环环相扣,即资产收购、资产管理、资产处置三个方面同时展开。实施“债转股”后将形成企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的“三赢”的格局,对于我国目前的国企改革来说可谓是一剂良药,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一、“债转股”的有效性 我国目前企业的资本结构普遍表现为高负债率。对七个城市的国有经济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有企业债务中,有20%是不良债务,即使按照这个比较保守的比  相似文献   

18.
自1999年4月以来,国家先后组建了信达等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AMC),剥离银行不良贷款(以下简称NPLs)的工作进展顺利。截止到2000年底,四大国有AMC已剥离NPLs13939亿元,银行不良资产比例降低了10%.实行债转股的国有企业达580家,资金总额4050亿元。AMC收购NPLs的任务已基本完成,现步入对NPLs的处置阶段。目前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AMC如何从债转股企业的股权中退出,或更广泛意义上的AMC退出通道问题。  相似文献   

19.
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及其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在整个风险投资中处于核心地位。本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并借鉴国外尤其是美国的成功经验,提出建立适合我国经济运行机制的三种方式(首次公开发行;股份转让与企业出售;公司清理)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并同时对这三种方式在我国的适用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李栋  吴燕宁 《经济前沿》2007,(11):49-50
债转股政策实施以来,对于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挥了积极作用。结合债转股实践中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应该继续发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积极作用,加大债转股企业的战略性重组力度,提升企业价值,实现盘活金融资产和企业资产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