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市场选址与利用──从《孙子兵法》地形观谈起王元富(江苏省海安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我国是“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孙子兵法》的故乡。孙子的地形观是卓越的。他从战略战术观点上考察地形,论述了“九地”、“六形”、“六害”,把地形和经济结合起来,体现了朴素的唯物...  相似文献   

2.
《孙子兵法》作为兵书是讲军事战略思想的。而这些军事战略思想对形成银行的经营战略思想也有着不可估量的借鉴作用。这一点,已越来越引起世人的瞩目。国外一些银行家或企业家运用《孙子兵法》于经营管理之中已取得了显著成效。日本企业家大桥武夫撰有专著《用兵法经营》,使其公司获得了飞速发展。日本学者村山孚则坦言日本企业生存与发展所依靠的两根支柱,一是现代管理,一是《孙子兵法》。美国教授克劳德·小乔治强调"要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经营管理专家,不读《孙子兵法》是不行的。"哈佛大学商学院还把《孙子兵法》列为培训管理人才的必读教材。在西方,不少管理书籍中都谈到了《孙子兵  相似文献   

3.
《粮食问题研究》2006,(2):51-51
我国是礼仪之邦,素有尊老敬老之风俗,而老年人的别称也颇多。老先生——年高学博者之称。《史记·贾谊传》“: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力而为之对。”老父——对老年人的尊称。《汉书·张良传》“: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老丈——对老年男人的尊敬称呼。《称谓录》卷三十二引《孙公谈圃》“:周孟阳春卿,英庙宫僚也。圣眷素隆,书简以老丈称之。”老宿——年老而在学艺上有所造诣的人。如文坛老宿。汪启淑《鹿菲子小传》“:黄景仁著有《浮湘赋》,老宿咸称之。”老骥——老年人自喻。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  相似文献   

4.
思适磋言     
卷七《货殖第六十一》(三七)《要术》的《汉书》注並非全是颜注引《汉书》“木千章”下小注:“洪洞方章材也。……”这条注文,今本《汉书》没有,但见于《史记·货殖列传》裴驷《集解》引《汉书音义》(“方”下衍“槀”字)。关于《汉书音义》,裴驷声明:“都无姓名者,但云《汉书音义》。”说明《汉书音义》中的引说有不题姓名的,裴驷在引用其文时只好迳题其书名。《要术》的《汉书》注,一般认为都是唐颜师古注本出书后被后人加进去的,大量的注文是这样,但也有不少是颜注本以前原有的,这些可能出自《汉书音义》一类的书,这就是一例。《要术》引《淮南子》注,也有不少不同于今本高诱注(疑出许慎注)。这类注文,未知是否出自贾思勰本人的引录。  相似文献   

5.
一、影响东北旱涝的经验对应区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素以农业立国。由于农业受气候的影响很大,因此,自古以来我们的先辈就对千变万化的天气和气候进行研究。在尚无气象仪器的古代,我们的祖先常常采用观察日、月、星辰的运动变化规律,来预测天气,并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这在许多古书中都有所记载。例如:《书经》有“箕星好风,毕星好雨”、“月之从星,则以风雨”;《诗经》有“月离于毕,俾涝沱矣”(注:离者宿也);《孙子兵法》有“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轮也,凡此四宿  相似文献   

6.
《史记·赵世家》记载,韩国上党守冯亭在秦兵压境的情况下,愿向赵国献纳十七个城邑,赵孝成王很高兴,但赵豹不同意接纳,并劝说赵孝成王不要与泰国作对。对赵豹劝说赵孝成王的一段话,中华书局标点本、王利器先生主编《史记注译》(三秦出版社1988年版)以及张大可先生《史记全本注释》均这样标点:“且夫秦以牛田之水通粮蚕食,上乘倍战者,裂上国之地,其政行,不可与为难,必勿受也。”《史记注译》译作“况且秦国疏通牛田地方的水路运粮来蚕食韩国,以最好的马和精锐的士卒,来分割韩国的土地,它的这个政策已经施行,我国不可同…  相似文献   

7.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其内涵思想贯穿古今,涉及广泛,将这些文化底蕴与当前的现代科学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借鉴,相互补充,促进科学管理进一步发展很有意义。日本企业界的高层人士对我国的《孙子兵法》、《周易》等书的拥有率很高,美国的西点军校也将《孙子兵法》列为正式教材,在海湾战争中,美军将《孙子兵法》中宣扬的战略思想灵活正确地运用到了实战中,取得了辉煌战绩。而今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建立一个适合我国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的管理体系,是当务之急,从我国和世界一些国家成功的经验中分析,我国的管理既不能机械地照搬他国经验,也不能夜…  相似文献   

8.
鲍鱼古称“鳆鱼”,又有“镜面鱼、九孔螺、明目鱼”等别名,鲍鱼自古以来就在历代中国菜肴中占有“唯我独尊”的地位,而能够品尝鲍鱼这一美味佳肴的也是那些非官则富的皇宫贵族之流。中国对鲍鱼的品尝具有渊远的历史。《史记》称鲍鱼为“珍肴美味”;《汉书王莽传》记载:“王莽事将败,悉不下饭,唯饮酒,啖鲍鱼肝”;苏东坡品尝了鲍鱼之后在《鲤鱼行》中赞道“膳夫善治荐华堂,坐会雕蛆生辉光。肉芝石耳不足数,醋笔鱼皮真倚墙。”言下之意,一旦品尝了鲍鱼的美味后,一切珍肴都不在话下。鲍鱼作为珍贵的名菜,明清时期被列为八珍之一,经常出现在达官…  相似文献   

9.
兵不厌诈是历代兵家所惯用的一种用兵谋略,用兵打仗奇诈多变者能胜利,要根据是否有利决定自己的行动(《孙子兵法》“兵以诈立,以利动……”)。 诈,只是一种手段。给敌人制造一种假象,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以便于自己能从容地“攻其不备”、“出奇制胜”。  相似文献   

10.
黄金贵 《中国农史》1993,12(1):107-110
禽畜的阉割技术,商代已出现。首先施于猪,阉猪(?)称“豮”。可供祭祀肥壮者是“豚”,“豚”常作阉猪通称。阉马,早期称“(?)”,后称“骟”。阉牛早期称“犗”,后多称“犍”。阉羊,(?)称“羠”,其黑色者称“羯”。阉鸡称“驐”,江南方言词。“豮”、“豚”、“骟”、“(?)”、“犍”、“犗”、“羠”、“羯”、“驐”都是表示阉畜的同义词,《说文·豕部》:“豮,羠豕也。”《马部》:(?),犗马也。”朱骏声谓“犍、(?)、犗、羯、豮”诸字,“皆去势之谓。”(见《说文通训定声·升部》‘(?)’按)《牛部》、“犗,(?)牛也。”《玉篇·羊部》:“羠,犍羊也。”《正字通·马部》:“骟,割去势也。”《说文新附》:“犍,犗牛也。”《广韵·平魂》:“驐,  相似文献   

11.
熊,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大型兽类。由于它们的体型粗壮肥大,动作笨拙可笑,又有较大的经济利用价值,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和猎捕利用。在原始社会,黄帝自号“有熊氏”(史记:五帝纪)。有了文字以后,也就有了熊的记载。熊字象形,古文作能;在鼐毁铭文里曾多次出现,尤其在《能匆尊》、《毛公鼐》《县改毁》等铭文里,十分生动形象,犹如熊在活动。历代古籍文献,对熊类的生态、分类、生活习性、地理分布等均有记载。如我国古代民歌集《诗经》中即有“唯熊唯罴”的记载,当时就已认识到熊和罴是二种动物;后来;《尔雅》则明确指出“罴如熊,黄白文”的特征;《夏小正:礼记月会》还记载了熊类冬季蜇眠的习性,说“熊罴则穴”等。近代动物分类学对熊类的记载,和其他许多动物一样,亦开始于十八世纪中叶,林奈在《自然系统》中依据采自瑞典的标本首先记载了欧洲棕熊(Ursus arctos)。  相似文献   

12.
驾驭全局的能力。县级支行行长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坚持原则,在一些大是大非面前必须站位高,稳把决策者的主导地位。《孙子兵法·计篇》中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这段话意思是:凡是未开战前就预计到胜利的是因为筹划周密,得胜的条件多;开战之前就预计不能取胜的,是因为谋划不周密,得胜的条件少。条件充分算计充分就能胜利,条件不充分算计又不充分的就  相似文献   

13.
记得《孙子兵法》中有这样一句话:“善战者,求之于势。”兵战如此,商战又何尚不是这样呢?能否认清市场态势,研究传统产品的“先天不足”,捕捉稍纵即逝的需求信息,并不失时机地“攻关克隘”、巧于开拓,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据报载:有位四川农民投诉“海尔”洗衣机质量不好,这着实让“海尔”人大吃一惊。当他们得知原来是农民用洗衣机洗土豆、红薯,泥巴堵塞了排水管而令这位农民不满之后,方才松了一口气。值得称道的是,“海尔”人并没有一笑了之,而是从传统用来洗衣服的洗衣机却被这位农民用来洗地瓜中,看  相似文献   

14.
智慧快餐     
<正>刘邦是个怎样的"无赖""无赖"现在常用来指游手好闲、刁滑强横的浪荡子。但在古代,这个词可没这个意思。《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后人据此认定刘邦原是一个"无赖"。但《史记会注考证》说:"应劭曰:赖者,恃也。"原来这个"无赖",是没有产业可  相似文献   

15.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在十四大提出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追求利润已经是一切生产者和经营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企 业如是,作为特殊企业──专业银行也概莫能外。在新体制下,对银行来说,当务之急,必 须学会运用市场机制,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树立大生产、大 市场、大流通、大效益的观念,真正把经营建立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把经营的主要目标放 在追求利润最大化上,把利润作为衡量银行经营好坏的主要标准。  相似文献   

16.
“显”在《经籍纂诂》中有:光也、明也、著也、见也、露也、阳也,等义,大抵作形容词及动词使用。而《说文解字》却训作“头明饰”。何谓“头明饰”?段玉裁说:“头明饰者,冕弁充耳之类”,就是帽子及其装饰品。所以,显字在《说文》中是名词。在小篆中,显字写作顯。段玉裁以为是“形声兼会意”的字。所谓形,大概指页,页在  相似文献   

17.
《孙子兵法》的一些科学思想与方法对林业企业管理也不无益处,这里讲的就是一例。  相似文献   

18.
中国食用菌栽培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我国古代文献可以看到,食用菌的栽培早已引入园艺栽培的范畴,但古人同时又认识到:菌类不同于一般的栽培作物,而是一个独立的生物类群。《礼记·内则》庾蔚注:“无华而生者曰芝栭”;宋代苏颂《图经本草》说:茯苓“附根而生,无枝叶而实”。同代罗愿《尔雅翼》也说:“芝、瑞草,一岁三华,无根而生”,都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生物类群,说明菌类是一种没有根、茎、叶之分、一年可多次形成子实体的隐花植物。这种分类方法无疑是合乎科学的。  相似文献   

19.
白圭的商业致富之术与搞活粮油企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圭是我国古代战国时期的一位思想家和商业致富论者,他注重微观方面的商业经营之道,被后世商贾尊奉为商业的祖师。司马迁是这样评价他的:“天下言治生者祖白圭。”(《史记·货殖列传》,下同)白圭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商业经营管理思想,在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对  相似文献   

20.
重塑会计诚信强化职业道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诚信,就是诚实与守信。诚信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文化传统。公元前五世纪到二世纪的中国,在《道德经》、《论语》、《庄子》、《孟子》等具有丰富伦理思想的著作中就出现了关于诚信和道德的说法。如朱熹曰:“诚者何?不自欺不妄之谓也。”《礼记·礼运篇》则有“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之说。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对诚信更有其独到的见解:“人无信不立,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而我国传统的会计职业道德也与诚信紧密联系在一起。《说文解字》云:“计,会也,算也,从言,从中。”又解释:“直言曰言”,就是要求真实无隐之意,这表明,古代“会计”一词的本义就有不弄虚作假的道德要求。而现代更有潘序伦先生的立信会计精神:“立信,乃会计之本。”“会计师之职业,一曰公正,二曰诚信,三曰廉洁,四曰勤奋。”由此可见,诚信是为人之本,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优秀道德文化,也是会计人员安身立命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