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王博 《商》2012,(3):151-151
居民消费状况对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以四川省城镇居民的消费状况为研究对象,采用四川省21个地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的截面数据,建立收入与消费关系模型,分析四川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并对提高四川省城镇居民消费提出一些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商》2015,(19)
本文列出枣庄市1985年到2014年城镇居民的年人均消费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的数据,用计量经济学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枣庄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支出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发展规律。从理论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人均消费支出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3.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关系协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海涛 《商业时代》2011,(30):26-28
本文基于计量经济学的协整理论,以我国1978-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的动态数据为样本,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单向因果关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将引起人均消费支出的增加;误差修正项符合反向修正作用,误差修正系数反映了长期均衡关系对短期波动具有较强的调整力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与居民可支配收入进行协整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市场化指数、现代化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等环境因素,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进行了广义分析。文章认为,中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现代化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市场化指数与消费支出结构都具有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城镇居民收入与各消费支出均衡机制对消费结构变化具有强烈的制约作用,其强烈程度顺序为食品、医保、居住、家用、衣着、文教、杂项和交通;文教和居住的当期收入对当期消费支出的影响较大;消费结构的变化与居民可支配收入、现代化指数、市场化指数和消费者信心指数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定量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居住消费倾向,建立了能反映人均居住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和房屋平均销售价格关系的和分模型。结果表明,居住支出受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和房屋销售价格这多个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定量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居住消费倾向,建立了能反映人均居住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和房屋平均销售价格关系的和分模型。结果表明,居住支出受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和房屋销售价格这多个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消费支出是由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来决定的,而收入则是消费的根本基础,同时,也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就可以相对提高居民的消费支出,促进我国经济实体的快速发展。本文就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就其相关对策进行了阐述,供大家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居民可支配的收入决定了其消费支出,收入是消费的根本基础,也是主要的消费影响因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得以提高,则其消费支出亦将相对地得以提高,进而很好地促进我国经济实体的发展。文章首先阐述了我国当前城镇居民消费的基本特征和基本状况,其次分析了当前影响我国的城镇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探讨了提高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可能性措施,供相关研究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拟从影响旅游消费市场中的主要因素——居民可支配收入要素角度出发,以居民的旅游消费支出和收入为样本,结合国内旅游消费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当前我国居民国内旅游消费与其人均收入之间的长期动态规律。充分增加持久收入对城镇居民旅游支出的长期冲击效应,刺激城镇居民的旅游消费,开拓国内巨大潜在旅游市场。  相似文献   

10.
消费需求是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及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本文收集了2015年我国30个省份的截面数据,以此作为样本来分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于消费支出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弹性为0.9327,据此提出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进而刺激消费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选取1995——2009年的有关统计数据,对新疆城镇居民收入与新疆城镇居民消费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误差修正模型表明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支出的变化不仅取决于可支配收入的变化,而且还取决于上一期生活费支出对均衡水平的偏离.系统存在误差修正机制。  相似文献   

12.
邱瑾  戚振江 《商业研究》2003,(6):8-10,21
当前要想了解我国的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性支出 ,就必须利用半线性回归模型的优良拟合性质进行分析。研究表明 ,在我国当前经济背景下 ,居民可支配收入对消费性支出的影响模式具有层次性的特征 ,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运用Feldstein和Ascauser的模型,对城市、农村以及全体居民的人均消费、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财政支出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财政支出以及人均消费逐年增加,具有相同的趋势。并且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财政支出的逐年增加,对于人均消费的提高分别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而推动商品流通的良好发展,可以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增加政府财政支出,促进城市居民人均消费增加,即有效扩大内需。政府机构要加强市场流通体系以及商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开拓消费领域,完善消费政策;推动农村商品流通,刺激农村居民消费。  相似文献   

14.
王君萍  王强 《商业研究》2008,(2):167-170
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协整分析方法,求解农业财政支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得出了农业财政支出是农民收入增长Granger原因的结论。根据模型结果,农业财政支出每增加一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88元。因此努力增加农业财政支出是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卫民 《财贸研究》2010,21(1):8-16
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原著的理解,主体收入分配格局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一直为中国学者所关注。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测算方法,众多的测算结果存在很大差异,由此得出的结论和提出的政策建议截然不同。实际上,依据国民收入分配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可以测算出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1978—2006年完整的时间序列数据。数据表明:1978年以来,中国政府可支配收入份额总体上是下降的,但自1995年以来逐步增长;企业可支配收入份额自1983年以来快速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份额在改革开放初期快速增长,但自1984年之后逐步下降。  相似文献   

16.
浅论瓦格纳法则在中国的适用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吴凯 《财经论丛》2006,(3):36-42
瓦格纳认为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政治压力”的增大,以及在工业化经营方面因“社会考虑”会要求增加政府财政支出。瓦格纳法则在我国是否成立决定我国政府提高“两个比重”的措施是否合理。文章在ADF检验和Johansen协整检验的基础之上,利用Hsiao逐步Granger因果检验法,对瓦格纳法则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行检验。结果显示虽然国民收入与财政支出间并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是瓦格纳法则在中国成立。同时在政府地位扩张时,要合理确立政府的规模,并严肃对待长期财政赤字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选择2007-2016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和门槛效应模型探讨财政分权对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结论表明:从系统GMM检验来看,财政分权对环境治理绩效具有显著的负向抑制作用,并呈现出地区差异性,其中,东部表现为正向促进,而中西部表现为负向抑制。从门槛效应来看,财政分权对环境治理绩效存在显著的单一门槛效应。其中,自有收入分权表明,不论其分权化水平高低,均产生负向抑制作用;收入分权表明,在分权化水平较低时,产生负向抑制作用,在分权化水平较高时,抑制作用不显著;支出分权表明,在分权化水平较低时,抑制作用不显著,在分权化水平较高时,产生负向抑制作用。最后,依据实证结论得出相关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8.
区域差异、民生支出与居民消费:理论与实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最优消费行为理论分析框架下,考虑我国区域差异中城乡居民消费的特点,将政府民生支出引入消费函数进行理论分析,并利用中国1997-2009年的面板数据,对政府民生支出与居民消费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民生支出与居民消费存在正向关系;政府民生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大于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政府民生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表现为中西部地区大于东部地区;各地区居民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大于民生支出对消费的影响。因此,今后政府民生支出应向农村居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村倾斜,以促进居民消费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医疗卫生支出与基尼系数之间动态均衡关系的研究发现,中国医疗卫生支出与全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之间存在长期的正向关系,即与社会公平存在负向关系。医疗卫生支出对社会公平的影响不大,说明了医疗卫生支出效率不高。为了增强医疗卫生支出的产出效应,应完善财政支出的运作机制,让所有财政支出包括医疗卫生支出在规范中运作,这样才能使财政支出及医疗卫生支出的功能更充分地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