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明森 《新金融》1991,(11):8-9
目前,国有企业活力不足,经济效益滑坡,亏损激增,巳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大难题。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深层原因,是我国传统产权制度改革滞后所带来的种种弊端,严重窒息了国有企业活力的发挥。一是国有产权虚拟化。在社会主义的传统公有制结构中,缺乏关心国有资产安全性、盈利性和增值性的人格化主体,二是国有产权一元化。国有企业是国家独资企业,国家作为国有企业的唯一所有者。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而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又是产权制度改革。近几年来,国家对国有企业采取了一系列的扶持措施,减和上利、资金扶持、债转股,使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脱困目标基本实现,但是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尚未摆脱困境。为什么国有企业改革成果不显?关键还是产权制度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国有资产即国有企业的所有财产,是指国家以各种形式对国有企业投资和投资收益形成的财产,以及依据法律、行政法规认定的企业其它国有财产,包括国家拨款、补贴、贷款、生产性资金和固定资产等。本文分析了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提出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明确外部市场机制对国有企业创新的作用,对推进我国的国有企业创新升级、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2015—2020年商业类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财力资源和人力资源两个维度,实证检验了产品市场竞争对商业类国有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产品市场竞争能显著促进商业类国有企业进行创新投入。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这种促进作用主要存在于商业一类国有企业中,而在商业二类国有企业中不显著。此外,相较于地方国有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对中央商业类国有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且主要体现在人力方面的投入。本文结论有利于明确国有企业创新受阻的痛点,为推动国有企业分类改革背景下如何从外部治理机制角度提高国有企业的创新动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财政信用、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对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分别提出了化解各自信用风险的机制和办法,即“拨改贷”、基金贷款等财政信用形成的国有企业债务余额实行“贷改投”;对于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过程中由于国家资本金注入注足而主要依赖高息银行贷款而形成国有企业债务实行“债转股”;对于因商业信用而形成的国有企业大良债权实行“债转投”。  相似文献   

6.
国家监察部、经贸委、全国总工会曾于1995年5月颁发了《关于国有企业实行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向职代会报告制度的规定》,要求各国有企业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近年来,国有企业在经济和公务往来中,用公款大吃大喝和参加高级娱乐活动非常盛行。这种不正之风,不但败坏了党风党纪,还给国家造成了很大损失,广大群众对此十分不满。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提出严格控制业务招待费,并把企业业务招待费交给职代会和职工群众监督,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对工人阶级的信任,也为职工群众参加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增加了一项新的内容。要严格控制业务…  相似文献   

7.
1999年11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00年的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抓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实现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是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并对金融如何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本文就中国农业银行如何支持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谈些看法。一、认真执行国家的货币政策,着力调整信贷结构中国农业银行要把调整信贷结构、加强资金集中管理、提高信贷资金配置效率作为贯彻落实国家货币政策的重要措施。一是加大信贷计划配置的集中度,合理确定各级经营行的贷款审批权限。主要通过总行…  相似文献   

8.
公股制:国有资产经营的新思路何富贵,胡宗良以两权分离为宗旨的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使原国有企业的部分国有资产改变其原有独立的存在形式,虽然部分国有企业通过股份化经营其效益有所提高,但由于在股份化了的国有企业中,由原国有资产转化成的国家股,其股权代表...  相似文献   

9.
论国家作为出资者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本文分析了国家作为出资者与国家作为社会管理者和宏观经济调控者对国有企业管理的区别 ,认为国家作为出资者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应分为国家作为终极出资者对中间出资者的管理和中间出资者对国有企业的管理两个层次 ,并通过建立健全相应的财务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与约束机制来实现。本文还对规范国家作为出资者对国有企业财务监督的形式和机制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向国有企业委派财务监事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当前,存在的问题是国有企业的活力仍显不足。总结经验,探索一条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新路子,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议题。笔者拟就这个议题谈几点看法。一、国商企业活力不足的成因我国的国有企业是在原计划经济体制下哺育成长起来的。那时国有企业是国家政府机构的附属物,自主经营机制不完善,这是国有企业活力不足的总根源。在推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过程中,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建立了国有企业法人制度,但国有企业并未由此而变为真正的独立法人,自…  相似文献   

11.
西方发达国家对国有企业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大多数国家采取派代表参加国有企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方式加强国有产权管理,视企业重要程度及其与政府部门的关系不同,有的由财政部委派,有的由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委派,有的由内阁总理委派。按照不同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有以下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改制前须进行审计熊西庆,杨素军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制企业后,国家不再以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双重身份出现,而作为出资者一方,与法人、个人出资者共同分享股东权益。因此,对原有企业的产权进行界定,正确确认国家股本的价值,对于维护国家、法人、个人三方的股东...  相似文献   

13.
周其仁在《公有制企业的性质》中提出了国家租金的概念,用以解释公有制下人力资源的激励问题。国家租金就是指由国家代理人控制和分配的经济利益。国家租金激励就是通过建立普遍的国家租金分享制度,来激励个人为国有企业利益最大化目标努力。国家租金激励是尚未发生市场化变革的国有企业普遍采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引导、推动、调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五十多年来,国有企业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历史性贡献。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刻变革中,不少国有企业负债率过高,生产经营艰难,缺乏活力与竞争力。如何搞活国有企业,我们进行了近二十年的探索,但是,对这个问题,人们的认识仍然不尽一致,那么,搞好国有企业的根本途径究竟在哪里?笔仅就这个问题作一些扼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解决国有企业高负债问题的思考□周业梁徐剑波一、国有企业高负债经营的消极影响(一)就其对整个社会经济金融发展的影响而言。首先,我国是一个资金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由于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的主要成份,它们的普遍高负债经营占用了大量的社会资金资源,削弱了银行支...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通过会计造假操纵其损益,给企业经营和国家财政带来不良影响。应深化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企业会计准则和财务通则,加大会计执法力度,以彻底消除国有企业操纵损益现象。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所有的财务监督,是指国家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为保障所有的合法利益,以所有的身份对国有企业实行的财务监督。  相似文献   

18.
配合国有企业在规模和布局上有进有退的战略性调整,将国有资产管理的重点由资产经营管理转向资本管理,促进国有资本的重组流动和盘活,将国有资本集中配置到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先导产业和自然垄断行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增强国有企业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在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同时,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建立产权明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出资人(国家)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财政从企业的微观财务活动中退出来,转有资产的宏观调控,主要是加强国有资本金管理,建立国有资产产权代表制度,完善国家所有权治理结构,解决国有产权缺位的问题,同时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从根本上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使之真正成为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提高其整体素质,从而进一步解放国有企业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金融》1994,(7):4-6
深化改革转换机制认真解决国有企业流动资金困难本刊评论员今年以来,国有企业流动资金供求矛盾比较突出,生产经营的资金紧缺,极少数国有企业已处于开工不足甚至停产的困境。社会上要求银行增加贷款的呼声很高。有一种看法认为:国有企业流动资金困难,是国家加强宏观调...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经过20多年的努力,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党的十六大提出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建立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体制的创新有力地促进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