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运用古典二分法从另一个角度对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进行扩展,利用扩展后的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能够很好的解释通货膨胀、滞胀、逆向供给冲击等经济现象,并且在扩展后的模型中加入市场出清和理性预期假设能够得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政策无效性命题。因此扩展后的总需求总供给分析框架是一个很强解释力的经济学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2.
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状态的实现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状态的实现方式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不论是萨伊的供给创造需求,还是凯恩斯需求拉动供给的理论都不能有效解释,为什么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能力过剩并存的局面.本文试图从经济运行的结构均衡的实现方式出发,分析经济总量中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实现的路径,并提出实现总供求均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4.
5.
陶为群 《经济师》2011,(1):80-81,85
社会总供给总需求平衡是现代宏观经济分析框架的一个重要部分,将这个部分与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与模型连通,能够对沟通两个不同的理论和分析体系产生重要作用。以现代宏观经济分析之视角剖析,遵循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中实物构成原理和价值构成原理,社会总供给总需求平衡可以分解成投资品供给与需求平衡、消费品供给与需求平衡两个部分。两部类扩大再生产与两部门经济的社会总供给总需求平衡具有相合性,并且体现了比通常的社会总供给总需求平衡更为丰富的内容,更贴近现实经济。文章引用《资本论》中的举例,对所论析做了算例验证。  相似文献   

6.
7.
总供给和总需求,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对重要概念。在我国,广泛运用它们来分析中国的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问题,是本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情。时至今日,虽然总供给和总需求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学家使用频率最高的经济学术语之一,但是,在不同的经济学家之间,它们的含义则存在相当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8.
9.
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平衡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基础。供需总量基本平衡了,而结构或局部不平衡通过调整可以达到平衡。如果总量失衡了,就会危及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因此,经常保持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平衡是宏观经济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为此,就必须经常及时正确地观察和反映社会供需总量及其结构的变化。本文着重就社会供需总量计算的若干方法论谈一些粗浅意见。什么是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所谓社会总需求,不是指人们的自然需求,而是指具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总的购买力,即全社会用于投资和消费的货币总量形成对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需求总量(包括以价值表现的物质产品和服务总量)。人们手中有钱(或支付能力)可以购买建筑  相似文献   

10.
本文指出,由于中国经济的特殊性,需要根据总产出基数准则、部门范围对称性准则、价值内容对称性准则、计算内容非重叠性准则和价值计算尺度非对称性准则,对从西方经济学中引进的总供给、总需求概念进行重新界定。在按社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和最终产值三种口径核算的总供给和总需求中。第三种口径是目前一种比较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包括三个模型,即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IS—LM模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文章从总需求和总供给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出发,分别就总需求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对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变动影响,结合实际事例说明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16.
17.
<正> 近几年经济建设和体制改革的成绩很大,但经济生活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社会总需求连年超过总供给,不利于经济稳定增长,不利于经济体制改革顺利发展。对于这几年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严重程度存在着不同看法,对于如何争取总供求的基本平衡想法也不相同。为了正确认识这几年社会总供求不平衡的状况,最好是能在数量上测算出两者的差额,同时要弄清楚这几年需求膨胀控而不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略谈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状况的分析与核算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正> 近几年来,分析和判断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状况,已引起经济理论界和决策部门的广泛关注。但因概念的内涵不一和某些理解上的偏差,导致对分析和判断我国社会总供求平衡状况究竟应采取什么方法,意见分歧。总的看,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主张通过测算来分析和判断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状况;另一种则认为只能通过一些相关指标的变动来分析和判断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状况。分析和判断方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甚至截然相反。这对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是极为不利的。通过对供求理论和现行测算方案及其结果的分析,我们赞成第二种意见。  相似文献   

19.
国内总需求结构矛盾与国民收入分配失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国民资金流量表核算资料,对近年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趋势及其对国内总需求结构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前投资与消费的结构性矛盾与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失衡有密切的关系,并研究了这种失衡的制度性背景。改善这种失衡不仅是社会发展和公平的需要,也是提高我国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宏观效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伍戈  李三 《金融评论》2015,(1):22-33,124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有关中国通货膨胀的文献,我们发现,现有的研究通常偏重于数据挖掘,而忽视了普适性宏观经济理论的约束,因而所得出的结论其经济学含义值得商榷。尽管总供给-总需求框架是十分简洁的宏观分析框架,但是很少有人用它的具体方程来推导通货膨胀的决定式,并将所得来的决定式用之进行中国的实证分析,使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互印证。本文创新性地在总供给-总需求框架下,首先对封闭经济下的通货膨胀成因做了较为深入分析,接着将模型推广到开放经济中以获得计量上可估的线性方程,并利用中国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通胀的形成是由供给面和需求面两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这也在数量上验证了总供给-总需求框架在中国的适用性。其中,产出缺口增大、劳动力增速放缓、货币增速变大、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同比增速减缓、大宗商品价格增速走高都显著性地导致通胀率的抬升,且它们对于通货膨胀的影响的显现具有一定的时滞性。鉴于此,我们建议,当经济体遭遇供给冲击(刘易斯拐点、大宗商品价格高企等)时,货币政策尤其需要审慎,以避免因刺激性宏观政策形成成本推动与需求拉动相互强化所导致的螺旋式价格上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