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传统经口腔腺样体刮除术、鼻内镜下经口腔腺样体刮除术及鼻内镜下经口鼻腔双径路低温等离子刀腺样体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回顾分析10年来252例接受腺样体肥大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三种术式术后患儿夜间打鼾、呼吸暂停、鼻漏、鼻塞、听力等症状的恢复和腺样体残留等情况。结果传统经口腔腺样体刮除术后6例患儿存在腺样体残留,鼻内镜下经口腔腺样体刮除术后2例患儿存在腺样体残留,鼻内镜下经口鼻腔双径路低温等离子刀腺样体切除术术后无腺样体残留。鼻内镜下经口鼻腔双径路低温等离子刀腺样体切除术后患儿打鼾、鼻塞症状改善明显。结论腺样体肥大的理想手术方法鼻内镜下经口鼻腔双径路低温等离子刀腺样体切除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鼻内镜下腺样体刮除术治疗腺样体肥大的效果。方法全麻下气管插管后,将鼻内镜放入口腔,选择合适型号的刮匙将腺样体刮除。结果 108例患儿总有效率99.1%。结论鼻内镜下腺样体刮除术治疗腺样体肥大的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内镜直视下使用低温等离子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2例腺样体肥大患儿采用70°鼻内镜直视下低温等离子腺样体切除术,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本组患儿在手术后进食、体温均正常,未出现较为明显的出血和疼痛现象。1次治愈全部患儿,其中51例合并腭扁桃体肥大患儿在手术刚结束的一段时间内吞咽时存在轻度疼痛,但张口呼吸、打鼾、鼻塞等症状都得到了缓解,临床症状在7~10d后基本消失,半个月后恢复正常。随访1~3个月无并发症及复发。结论鼻内窥镜直视下低温等离子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采用,视野清晰,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操作方便,术中损伤小,手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扁桃体腺样体联合摘除术治疗儿童OSAHS的治疗效果。方法对79例儿童OSAHS患儿经鼻内窥镜下行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术。扁桃体采用挤切法或剥离法,腺样体采用鼻内镜下吸切器吸除。手术后一直随访3~9个月。结果显示术后所有治疗患儿睡眠打鼾、呼吸暂停、憋气、张口呼吸等症状全部消失,术后未出现1例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扁桃体腺样体联合摘除术是治疗儿童OSAHS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不同年龄阶段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临床表现。方法选自本院2011年~2013年收治OSAS患儿50例,根据其年龄阶段分为两组,每组5例,其年龄阶段分别为2~5岁与〉5岁。对两组年龄阶段的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所有患儿均有鼻鼾、憋气以及张口呼吸的表现;2~5岁的患儿伴有夜惊、夜啼以及睡眠不安等症状;〉5岁的患儿伴有行为异常、注意力和学习成绩下降等情况。主要病因为腺样体或扁桃体肥大,治疗方法为扁桃体摘除和腺样体刮除术。结论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一般常见于2~5岁的儿童,对存在诱发OSAS因素的小儿应有所注意,及时进行治疗,以免对小儿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儿童耳鼻疾病诊疗中探讨耳鼻内窥镜的检查价值,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和参考。方法对我院在2009年3月~2012年3月患有耳鼻疾病的儿童630例,进行而鼻内窥镜的常规性检查。结果在630例中57.30%的儿童使用了耳内窥镜的检查,其中外耳湿疹55例,中耳炎180例,外耳道炎54例,鼓膜外上13例,耳耵聍47例,外耳异物12例。在内窥镜下进行治疗的耳病患儿25例,占总数的3.96%;42.70%诊治患儿进行了鼻内窥镜检查,鼻出血43例,鼻窦炎46例,鼻前庭炎42例,增殖体肥大22例,鼻疖肿20例,鼻异物14例,鼻外伤、扁桃体结石患儿分别为1例、3例,其余为耳鼻疾病治疗患者。结论耳鼻内窥镜在儿童耳鼻疾病诊疗的检查诊断应用中,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效率高等一系列的优势,它不仅可用于耳鼻疾患的常规性的检查,还可以通过内窥镜对部分患儿起到手术治疗的作用。对于儿童耳鼻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起到可积极作用,应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60例114耳,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鼓膜置管术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30例患儿共56耳,治疗后45耳疗效为痊愈,占80.36%,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30例患儿共58耳,治疗后34耳疗效为痊愈,占58.62%,总有效为81.03%;治疗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治疗组术后感染率为3.57%,复发率为7.14%。对照组术后感染率为17.24%,复发率为22.41%。治疗组患儿的术后感染以及复发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采用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筛前神经切断凝固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方法及技巧.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经鼻内窥镜下筛前神经切断凝固术治疗变应性鼻炎28 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随访一年,显效24 例,有效3 例,无效1 例,总有效率96.4%.结论 鼻内窥镜下筛前神经切断凝固术定位准确,简便,操作可控制性好,稳妥可靠,且疗效满意,便于基层医院推广开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息肉及鼻窦炎的手术护理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行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息肉及鼻窦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行分析。结果 70例患者中42例治愈,25例为好转,3例为无效,治愈率为60.00%,总有效率为95.71%;术中4例患者出血量为200ml,术后3例患者发生鼻腔粘连现象,给予针对性治疗后症状均消失,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给予鼻内镜下鼻息肉及鼻窦炎患者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3月~2012年8月收治的10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Wigand术式治疗,而50例治疗组患者在全麻下行鼻内窥镜手术,对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患者两组均同时行鼻中隔矫正术。结果 50例治疗组患者经过上述治疗之后,治愈43例(86%),好转6例(12%),无效1例(2%),总有效率98%,而50例对照组患者,治愈33例(66%),好转5例(10%),无效12例(24%),总有效率76%,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较为安全,临床疗效好,没有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经鼻内镜鼻窦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组94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主观症状主要有鼻塞、多涕(黏涕或脓涕)、鼻涕倒流、鼻部疼痛、头痛及长期鼻塞引起的嗅觉减退、耳闷塞感,由鼻涕倒流刺激造成的咳嗽等,应用经鼻内镜鼻窦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结果按照1997年海口会议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术后疗效为:治愈74例78.7%,好转14例14.9%,无效6例6.4%,总有效率93.6%,无一例鼻腔粘连、鼻中隔穿孔、脑脊液鼻漏及眼眶损伤。结论经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是一种安全、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62例鼻内窥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2月~2013年5月收治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62例,均行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在此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在围术期行综合护理的研究组患者痊愈率为87.10%,明显高于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鼻内窥镜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时,在围术期给予全方位、综合性的护理措施,可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经鼻内窥镜筛蝶窦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重症球后视神经炎并伴有蝶筛窦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3年1月确诊为重症球后视神经炎伴有蝶筛窦炎的病历17例,对病历做回顾性分析,分析对此病实施鼻内窥镜筛蝶窦视神经管减压术的治疗效果,总结成功经验及失败教训。结果17例患者经减压手术治疗后,5~7d视力由手术手动-5cm数指增进到4~5cm数指,手术后8~15d视力达到0.3~0.5;术后15~30d视力恢复到0.6~0.9,经CT、MRI对患者进行复查,发现患者球后视神经增粗现象已消退。经过对患者术后的跟踪随访,17例患者的视力均达到0.8~1.2,而且双眼底视乳头红润,血管也很正常。所有重症球后视神经炎伴有蝶筛窦炎患者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后,全部治愈,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经鼻内窥镜筛蝶窦路径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重症球后视神经炎并伴有蝶筛窦炎的疗效十分明显,安全性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鼻中隔偏曲伴对侧下鼻甲代偿肥大患者行偏曲矫正联合下鼻甲部分切除,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鼻中隔偏曲伴代偿侧下鼻甲肥大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50例)患者采取鼻中隔矫正联合下鼻甲部分切除术;B组(50例)行单纯鼻中隔矫正术。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半年的鼻腔通气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VAS结果显示A组鼻腔通气情况明显优于B组,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鼻中隔偏曲伴对侧下鼻甲代尝性肥大的患者,可选择鼻中隔矫正联合下鼻甲部分切除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与探讨鼻内镜手术对于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5月~2011年4月期间收治的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共42例,对其进行鼻内镜下切除鼻息肉与治疗鼻窦炎,总结与分析采用该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结果所以患者在接受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后,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治愈35例(83.3%),好转5例(11.9%),无效2例(4.8%)。在手术过程中未有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利用鼻内镜手术对鼻窦炎伴鼻息肉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安全系数较高,因此耳鼻喉科医生应熟悉鼻内镜手术的应用范围与操作方法,让该方法得到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针对先天性巨结肠(HD)患儿实施改良Soave 术的效果.方法 2008 年4 月~2010 年4 月经灌肠检查等方法诊断出18 例HD 患儿,治疗方案均为实施改良Soave 术,记录肠管切除长度、手术用时及出血量,统计出现并发症比例.结果 无死亡患儿,肠管切除长度、手术用时及出血量的统计均值分别为32.7cm、2.6h、22ml;术后所有患儿均未出现梗阻、排便异常等症状,出现并发症的比例为22.2%(4/18),5.6%(1/18)切口感染,16.7%(3/18)肠炎.结论 针对HD 患儿实施改良Soave 术能降低手术治疗风险,减少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加快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的16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并与同期收治采用传统手术的160例患者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2%(P〈0.05)。结论鼻内镜下手术创伤小,患者身体恢复快,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手术治疗十二指肠瘘进行临床观察及探讨,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22例十二指肠瘘进行手术治疗,并给予十二指肠内减压及静脉高营养等合理的营养支持。结果 22例患者中19例患者治愈,治愈率86.36%;死亡患者2例,死亡率9.09%;未完成治疗患者1例。结论十二指肠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十二指肠内减压及合理的围手术期支持治疗是十二指肠瘘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外伤导致的急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治疗体会,为临床治疗提供经验。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接收诊治的84例外伤导致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手术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治疗与患者恢复情况进行总结研究。结果所有患者经手术治疗痊愈49例(58.3%),缓解21例(25.0%),伤残7例(8.3%),植物人2例(2.4%),死亡5例(6.0%)。结论对急性硬膜下血肿情况要进行及时的血肿清除,进行早期诊断,术后注意置管引流,维持患者生命特征,注意并发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和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10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都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在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中总结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护理后总有效率是90%(90/100),患者在手术后症状较轻微,患者当中有7例出血情况出现,鼻窦粘连状况2例,眼眶血肿状况1例,都未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加强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手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可提高鼻内镜手术成功的疗效,降低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